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道学 > 学术研究 >

道教术数与科技哲学

http://www.newdu.com 2017-12-28 道学网 詹石窗 参加讨论

    长期以来,不少人对“道教术数”嗤之以鼻;把它同科技哲学挂起钩来似乎显得不可思议。这两者之间到底存在什么关系呢?为了能够有一个比较确切的认识,我们不妨从其含义的发掘入手。
    一、“术数”由来与其意义的发明
    “术数”这个词汇由来已久。在古代,它曾经是一个颇为重要的概念。因为它的涵盖面相当之广,甚至连政治策略、权术也叫做术数。《韩非子·奸劫杀臣》篇说:“夫奸臣得承信幸之势,以毁誉进退群臣者,人主非有术数以御之也。”①韩非子在此所谓“术数”,即是就策略上来使用的。在他看来,一个国家的君王如果不精通政治术数就不能很好地控制那些为非作歹的奸臣。另一方面,古人有也把治国的方略叫做“术数”。《汉书》卷四十九《晁错传》称:晁错“上书言人主所以尊显功名扬于万世之后者,以知术数也。”注谓:“臣瓒曰:‘术数,谓法制,治国之术也。””对此字义,颜师古予以充分肯定。用现代的语言来说,术数实际上具有治理国家大政方针的意蕴。
    当然,古代所谓“术数”更多的则为具体的法术、象数的旨趣。或者说它是古人通过阴阳五行生克制化的数理来推断人事吉凶、指导生存的学问。懂得术数的人在古代具有相当高的地位。《三国·吴范传》说:“募三州有能举知术数如吴范、赵达者,封千户侯。”可见,有术数之道在往昔也算是具备一技之长了。就此意义来讲,术数的类型又是不拘一格的。《汉书·艺文志》列天文、历谱、五行、蓍龟、杂占、刑法六种为术数。古代文献中,“术数”或又称之为“数术”。如《汉书·艺文志》在罗列了以上六种类型之后说:“数术者,皆明堂羲和史卜之职也。”所谓“羲和”,其名见于《尚书·尧典》。书中称尧“乃命羲和,钦若昊天,历象日月星辰,敬授人时。”意思是说,帝尧命令羲和恭谨遵循上天旨意,依日月星辰之运行制定历法,作为时人从事生产活动的根据。这既说明古代曾经设立专门掌管天象的官职,又反映了术数之学乃有相当古远的渊源。随着时间的推移,术数的类型不断增加,诸如星占、卜筮、相命、相地、择日、拆字、占梦、符法等皆入术数之门。不仅如此,古代有时把“方技”又称作“方术”。涉及具体内容时,“方术”与“术数”有时并没有太明显的界限。如《后汉书》设《方术列传》,其传主多擅长医学养生与占验法式。因此,医学养生的许多具体法门往往也被视为术数之类。被奉为传统中医宝典的《黄帝素问》便使用了“术数”的概念。该书之《上古天真论》说:“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其中的“道”既是“天道”又是“医道”、“养生之道”。在《素问》作者看来,能称作“有道”的人起码具备了两个基本条件,一是效法阴阳规律,二是其行为不违反术数之道。可见,医学养生在古人的心目中与术数本来就互相关联,它们之间存在着由此达彼的桥梁。
    二、道教对古代术数的吸收与发展
      作为中华民族的一个传统宗教,道教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根基上产生的。同时,它也属于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长期发展过程中。道教也吸收术数内容,以充实和完善自己的体系;同时,又在具体的应用中变通和发展术数。道教吸取和发展术数法门,这是由其基本宗旨所决定的。对道教略有了解的人都知道,道教的根本目标是要延年益寿,通过气质的变化,最终成为“长生不死”的神仙。为了达到这个根本目标,道门中进行了不懈的探索。这种探索首先是了解自身生命之特征与奥秘。为此,道门中人便积极地研究传统医学与养生学。但,仅仅这样是不够的。因为人体并非是孤立的,而是以空间与时间的存在为前提的。生存空间对人的寿命具有制约作用。在不同的生存空间中,其寿命的长短是不一样的。另外,宇宙天体的种种变化对人类的生存也发生巨大影响。在某种情况下,人类的命运甚至可以说是受到天体运行的制约。比如,宇宙中星体的撞击,自然灾害的发生,都将给人的生存带来祸殃。所以,在道门中人看来,要延年益寿、羽化登仙,还必须了解天体的运行,从一些可知的征兆中预测灾害发生的时间、地点,力求获得避免。这样,也就导致道门中人对天文、历法的探究和传统占卜之法的因袭和变通。另一方面,道教所要达到的羽化登仙目标,既是从个体考虑的,又是从人类整体考虑的。因为如果人类整体生存环境不理想,生态平衡受到破坏,道门中人要进行个人的修炼也会受到阻碍,甚至成为不可能。处于“救己”与“度人”的考虑,道门中人也关注社会的种种问题。所以,原先已经存在的诸多术数形式自然会被承袭下来。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道门中人又把术数法式加以衍扩与革新。稽考一下道教经书总集《道藏》,我们可以发现有关术数的著作相当之多。所以,我们完全有理由把此类著作统称之为“道教术数”。
    三、道教术数的科技成分探索
    由于时代的原因,道教术数正如其它分支的术数学流派一样,存在不合时宜的东西,但是其中也包含着科学因素。许多道门中人注意对天文、历法、地理、医学、养生的探究,留下了丰富的资料。这些方面对于科学史的整理而言无疑是有价值的。英国科学家李约瑟(JosephNcedham)博士说过:“道家(按:在古代,道教也称道家)哲学虽然含有政治集体主义、宗教神秘主义以及个人修炼成仙的各种因素,但它却发展了科学态度的许多最重要的特点,因而对中国科学史是有着头等重要性的。此外,道家又根据他们的原理而行动,由此之故,东亚的化学、矿物学、植物学和药物学都起源于道家。”②李约瑟博士所使用的“道家”概念实际上是包括道教在内的,在一些方面甚至可以说主要是指东汉以来的道教。的确如李约瑟博士所言,包括道教在内的广义上的道家学派在中国科技史上是有独到贡献的。如果说老子、庄子为代表的先秦道家主要的是奠定了中国科学技术的思想基础,那么在东汉以来的道教则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将先秦老庄道家的科学思想付诸实践。仔细地阅读一下《道藏》中大量的术数类著述,我们不难发现道门中人科技活动的种种记录。姑且不论那些炼丹化学反映的描述,就天象察看方面,我们也能够看到道门中人对于自然界的密切关注和在认识论上的独到见解。如《太上洞玄宝元上经》不仅对日月星的运行规律作了认真仔细的总结,而且对那些异常现象也作了客观的记载。其它方面的科技活动,也是有案可稽的。
    四、从道教术数到科技哲学
    然而,必须指出,如果仅仅看到道教术数包含科技成分,这样的认识还是不够的。我们应该进一步追溯其背后所蕴含的更为深刻的思想理念。那么,这种追朔是否可能呢?回答是肯定的。实际上,倘若我们稍加稽考,那就不难看出道门中人在进行术数推演或者描述有关科技活动的时候是结合着其哲学思想认识在其中的。我们可以把道门中人观察天文、地理或者试验、体验之类方术技艺活动所引发的哲学思想称作“道教科技哲学”思想。
    在道教经书中,科技哲学思想尽管并非有十分系统的体系,但在大量术数文献里确有丰富的资料。例如,关于金丹术的操作,道门中人在阴阳五行理论指导下,通过试验,认识到万物自然嬗变、物质之间相互转化、自然进化的规律。同时,由于亲临其境的体察和具体操作,道门中人又认识到物质还可以通过人工调控的客观性。尤其应该注意的是道门中人的术数文献大多贯彻着天人相应的思想。这是因为他们仰以观天,俯以察地,把自身的存在同天地联结起来。《三元延寿参赞书》说:“天地之间人为贵……头圆象天,足方象地,目象日月,毛发肉骨象山林土石。”③这种把人体生命同天地自然等量齐观的思想虽然相当朴素,但却体现了先民在生存认识上的整体把握。
      道教的一切方术技艺活动可以说都是为了人的生存。从具体的观察和体验中,道门中人认识到人的生存与宇宙间诸多事物的相互关联性。按照“道”的一元本体论,人类生命不仅与天体宇宙具有同构对应关系,而且互相影响着。要使运载人类精神的躯体健康而长存就必须认识天体自然,根据天体运行规律办事和养生。《黄帝阴符经》有一句言,叫做“观天之道,执天之行,尽矣。”这段话是道教科技哲学自然观的洗炼概括,又是性命修行的要诀。所谓“观天行”就是观察天体自然的运行规律;所谓“执天之行”就是强调人们必须按照“人天相应”的自然规律办事养生。作者认为,只要能够做到这两点,也就算明白了“神仙抱一”的大道理了,所以才称作“尽矣”。从某种意义上说,《黄帝阴符经》的论述已经超出了个体养生的范围而具有了一般认识方法论的价值,在今天科技昌明的时代依然不失其启迪意义,值得我们深思。
    王先慎《韩非子集解》卷四,《诸子集成》本,华书局1954年版。
    ②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第二卷,科学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第67页。
    ③《道藏》第18册,第528页,文物出版社、天津古籍出版社、上海书店1996年影印版。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