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道学 > 道学入门 >

道家香话丨修行的必要辅助品

http://www.newdu.com 2017-12-29 腾讯道学 鄢敬新 参加讨论

    文/鄢敬新
    道教使用香来净化环境,以安心修炼
    相传,汉明帝时有修道之人燕齐(字仲微).曾在三公山的一个石洞中修行。山上毒虫邪祟甚多,燕齐入静时常受其惊扰,无奈之下,只好移至山下华阳县的一处道庵。某日,有三位神人来到庵中,乞食借宿:燕齐将其敬为上尊,悉心照顾。三人行别
    
    一些香具有神奇的功效 资料图
    前,为燕齐留下一些香,说这种香合自然之理,得天地玄妙,是难得的奇香,还为燕齐留下制作这种香的香方。三人离去后,燕齐便带着这些香返回了三公山的石洞,练功前先焚此香,果然没有毒虫邪祟再来干扰他了,从此修炼大有进境。据说,三位留香的人之一就是著名的清灵真人裴元仁(裴君).所赐香即“三神香”,制法谨严,功效神奇,据说此香还“能开天门地户,通灵达圣,人山可驱猛兽,可免刀兵瘟疫,久旱可降甘霖,渡江可免风波,有火焚烧,无火口嚼,从空喷于起处,龙神护助,静心修合,无不灵验”。
    
    道教典籍中记载诸多奇香 资料图
    道教文献中记载的“异香”
    陈敬在《新纂香谱》中专辟“香异”一节,且引经据典予以说明,其中绝大多数都与道教相关。
    在谈及“都夷香”时曰:“《洞冥记》云:‘香如枣核,食一颗,历月不饥:或投水中,俄满大盂也。’”
    意思是说.《洞冥记》载,其香如枣核,吃一颗,一个月不会饥饿。若投入水中,用不了多少时间就能将盛装它的圆口器皿涨满了。
    在谈及“荼芜香”时说:“王子年《拾遗记》云:‘燕昭王时,广延国进二舞人,王以荼芜香屑铺地四五寸,使舞人立其上,弥日无迹。香出波弋国.浸地则土石皆香,着朽木商草,莫不茂蔚,以薰枯骨,则肌肉皆香。’”
    是说燕昭王时,西域广延国曾进献二舞人,王以荼芜香屑铺地四、五寸,任舞人站立其上,却一整天也见不到任何痕迹。这种出自波弋国(亦名波祗国,即波斯国)的荼芜香,置于地上则土石皆香,接触到的朽木腐草,莫不茂蔚,以其香薰枯骨,则肌肉皆香。
    在谈及“威香”时他说:“孙氏《瑞应图》云: ‘瑞草,一名威蕤,王者礼备则生于殿前。’又云:‘王者爱人命则生。’”
    意思是说,此香是瑞萆,又叫威蕤,皇帝礼备则生于殿前。又说:“皇帝爱人命则生威香。威蕤,即玉竹。又称威香、萎蕤、地节。根茎可食,又作药用。旧时被称为瑞草。
    
    道家对不同场合用何种香,亦有规定 资料图
    道家对不同场合用何种香亦有规定
    中国古代道教中所用香,据记载大约有返风香、七色香、逆风香、天宝香、九和香、反生香、天香、降真香、百和香、信灵香等十几种。道家对不同场合用何种香,亦有规定。
    例如,《道书》称:“檀香、乳香谓之真香,只可烧祀上真。”反生香,又称“返魂香”、“惊精香”或“却死香”,有人考证可能是中国古代乳香的一种别称。叶庭琏《名香谱》称其是“尸埋地下者,闻之即活”。陈敬《新纂香谱》在谈及“返魂香”时亦日:“洪氏云:司天主簿徐肇,遇苏氏子德哥者。自言善合返魂香,手持香炉,怀中取如白檀末撮于炉中,烟气袅袅直上,甚于龙脑。德哥微吟日:‘东海徐肇欲见先灵,愿此香烟用为导引,尽见其父母曾高。’德哥云: ‘但死八十年已前则不可返矣。’”当然,以上这些说法大多近似荒诞,充其量只能作为故事听听而已,读者大可不必认真才是。
    供养诸神 感召神灵 传递心愿
    道家认为,香不仅可以供养诸神,感召神灵、传递心愿,而且还可开窍、辟邪、养生、疗疾。香之通感功能的论述,也纷纷见于道教文献。
    由于焚香可助人开窍安神,令心念专精,因此在道教炼养术中,香被称为药,是修行的必要辅助品。《道迹经》云:“夫精思者,当先烧香于左右。”《受持诸品咒》中有“上香时咒:常焚心香,得大清静”的说法。道教也认为,香能辟邪祛秽。《太丹隐书洞真玄经》云:“烧青木、熏陆、安息胶,于寝室头首之际者,以开通五浊之臭,绝止魔邪之炁,直上冲天四十里。此香之烟也,破浊臭之炁,开邪秽之雾。”另外,道教在炼制所谓“药金”、“药银”时,也需要香的参与,要“常烧五香,香不绝”。(编辑:行云)
    
    腾讯道学独家编辑,转载请注明原出处。鄢敬新著,《尚古说香》,青岛出版社,2014.01,第68页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