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代宗师娄近垣 明中叶以降,道教正一派在统治阶级不断紧缩的重重限制下,不但作为道教教主的历代张天师的社会地位日益降低,官爵品秩从明初的正一品,逐渐降到乾隆年间的五品,正一派的宗教组织发展也陷于停滞,并且渐趋松散化。而最为致命的是道教自身长期隐藏的一些弊病也逐步恶化,具体的表现就是这一时期的道教徒在理论教义的时代阐释与发展上不但不能跟上主流学术思潮,就连继承前代也已完全无法胜任。 娄真人行法图(资料图) 虽然在这段时期,道教正一派严重的衰落了。然而,在这衰弱的历程中,雍正年间却出现了一个承上启下划时代的代表人物——娄近垣。娄近垣,字朗斋,法号三臣,又号上清外史,又称妙正真人,江南松江娄县人,生于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卒于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 雍正皇帝(资料图) 第五十五代天师张锡麟的三弟张昭麟,曾在雍正九年(1731年)代署“大真人”印务,协同娄近垣监修龙虎山庙宇,其所撰《敕赐重建大真人府第碑记》,记载了娄近垣一生的主要宗教活动。 “妙正真人者,姓娄氏,名近垣,法号三臣,江南松江娄县人也。冲龄味道,眇爱云松,至性精虔,博综符箓。始潜养于枫溪,继来游于江右,契元都之秘,玉局攸傅。启绿笈之真,景舆与爰驾。 于雍正五年循例值季,雍正九年正月钦承世宗宪皇帝谕旨:‘近垣绿章有效,丹篆多灵,降敕语之辉煌,嘉阐法之诚敬,’圣心悦豫,恩赉有加,赐以龙虎山四品提点,供奉内廷钦安殿住持。 雍正十年三月二十五日,颁给龙虎山上清宫提点印信,并给提点、提举等员部剳二十五道。 十一年十月十六日,敕封妙正真人,赐大光明殿开山正住持,统领法官四十八员,焚修顶礼,祷雨祈晴,祝国佑民,迎祥请福,重念道妙重元,心栖正一,崇隆典礼,实表清修,爰广推恩于所自,更成盛事于名山,特发内帑专遣大臣董督修建龙虎山上清宫。 更垂恩于内地,正阳门外有大真人府为循例朝觐斋居之所,其寮舍即值季法官之居停也,年久倾颓,屋宇狭隘,钦命易地于地安门外。 今皇上(乾隆皇帝)孝思维则,道被无垠,覃恩妙正真人晋秩三品,诰授通议大夫,荣及祖、父,兼掌道箓司印务事、东岳庙等处正住持。” 在这段碑记中,记载了娄近垣一生的主要宗教活动。笔者将其列成下表: 通过上述材料,可以很清楚的看到,娄近垣的命运在雍正五年,发生了关键性的转折。他在“循例值季”时为雍正施法治愈疾病,因而得到皇帝的宠幸,其直接表现为晋升三品,掌管道箓司印务,须知这一事件发生的背景正是雍正、乾隆两朝龙虎山张天师的地位急剧下降的时期,乾隆五年(1740年)张天师被贬 “规定不许入朝臣班行,爵位从二品降至五品,取消朝觐、筵宴”,而正是这一年娄近垣却晋升三品,掌管道箓司印务,成为全国道教实质上的领导者,并兼任东岳庙住持,其政治地位提升到了顶点,居然不合礼制的位居天师之上。娄近垣所受到的礼遇,在崇佛抑道的清王朝可以说是绝无仅有的。笔者同意卿希泰版《中国道教史》的观点,娄近垣持续的成功,并不仅仅是源于他施法灵验,还在于其为雍正皇帝治好疾病以后与皇帝建立的亲密关系有关。更重要的是其与一般方士不同,“能以忠孝为心,利济为事,而不涉于丹药怪迂之说”。当然本文的重点并不在于此,而是着力通过阐述娄近垣这位清代著名高道的生平来揭示其在清代道教音乐传承上的重要地位以及近代无锡道教科仪音乐的传承脉络。 《先天大梵斗科仪》(资料图)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