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祖是书生,在江湖游历,踪迹所到之处,通常以参拜宫观寺坛为名,遇见的人,又以官员、书生居多。于是,入观寺则谈道学,遇冠盖儒士则赋诗酌饮、欣赏佳句。以一个离乡别井的修行人而言,这种日子自是显出潇洒脱俗,确实可说这像神仙的日子,人间少有。 吕祖化成买药郎中(资料图 图源网络) 天庆观论道 吕祖在前往湖南省岳阳途中,路过宿州(江苏省宿迁市)郊区的天庆观去参访,道士宁玮正好在大门口扫前院。于是,吕祖就化成卖药郎中的模样,上前向宁玮施礼后,两人就在观前的草坪上聊起天来。 这位少年道士大谈老庄之学,大言不惭,说他来日要自立门户,广收徒弟。由于这位茅山中少年道士,不晓得他眼前的这位卖药郎中正是道家吕仙,竟敢如此的“江边卖水”“铁匠门前卖斧头”,吕祖对他的大吹大擂,不置可否,怕扫了这少年道士的面子,只说:“你愿拜我为师么?”少年道士不禁心中一惊,但立即伏地三拜。吕祖并未当场收这位江湖徒弟,只微微一笑,说:“你拜师,我收徒弟的事,以后再说吧。” 不过,吕祖留下两首诗,当场写在天庆观的大门上,诗说: 松枯石老水萦回,个里难教俗客来,抬眼试看山外景,纷纷风急障黄埃。 重然诺再访 其后吕祖在江苏宿迁一带,参拜了很多道观胜地,不久,他又回到天庆观来,想到这里的这名少年道士宁玮的谈吐有趣,道学头脑也有些深度,很想再和他聊聊,未料,宁玮正好下山外出。吕祖只好在门上题了二首七绝。诗说: 一、秋景萧条叶乱飞,庭松影里坐移时,云游鹤驾何方去,仙洞朝元失我期。 二、肘传丹篆千年术,口诵黄庭两卷经,鹤观古坛松影里,悄无人迹户长扃。 吕仙祖飞游山水,从终南山到江苏宿迁,不下二千里之遥,形单只影,路途中的寂寞,可想而知,自己此时到天庆观再访宁玮不遇,像秋天“叶乱飞”一样,只好在观庭的松树下“坐移时”等他回来,本来很想再与他谈一谈“黄庭经”的道学思想,想不到他的行踪像黄鹤一样,观门一直是“户长扃”,大门总是关著的,心想这宁玮也是单身一人住在这道观里,无人作伴,连一个看门的小道童也没有吗? 吕祖这次重来,也暗含“守信”风格,因他前次曾跟宁伟表示,收徒之事以后再说,为重“然诺”,自是要再次光临,绝非信口敷衍,随便说说。 “秋景萧条叶乱飞,庭松影里坐移时”(资料图 图源网络) 缘浅缘深 后来,少年道士宁玮云游归,看了吕又来到这里的门上题诗,想自己与他大概是“缘薄”,所以未能再见相叙。不过,也有人说,这两位志同道合之士并非缘薄,既然吕祖在天庆观大门上两度题诗示道,两人之间,便是大缘了,又何必以缘薄可惜呢! 纯阳祖师协会高忠信理事长解说:现今社会宫观壁上,已不容人擅自书写,但在留言簿上,墨客倒也可以题些诗词雅句,以增添文化气息。吕祖在入道之前,也曾是十载寒窗的苦读书生,他所到之处,喜欢在门上、壁上题诗,这是唐朝书生的风流名士的浮生风气,并非吕祖个人的浮夸炫己作风。 吕祖到处题诗,所写的书法大都是大篆,体势逎劲。据说,当时的民俗,相传有将门上、壁上的字迹用刀刮下来,吞服治病,并且具有疗效,这也是一种神异方式。也有传说,吕祖写字,入木三分,刮木入寸,字迹仍在,墨迹不减。这算是神仙笔下才有的仙迹吧! 本故事由张宝乐先生白话译写。张宝乐先生毕业于国立政治大学新闻系,由记者历任至总编辑、社长,是台湾新闻界最高荣誉“曾虚白新闻奖”两届得主,现任台湾中华道教学院学务长、太平洋日报社长。 (腾讯道学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