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类文明发展到经济与科技都空前繁荣的今天,同时也显现出了对宗教的极大兴趣。抛开“宗教与科学”这个庞大而深刻的话题,单就道教而言,这种现象其实与新时代的文化与社会背景也互相呼应。 道教,自其创立之始,就对人类自身生存的问题倾入了比其他宗教更大的精力,同时也成了道教的最大特色。其中包括人如何不死,如何延命,如何治病,如何生存,如何对待他人,如何对待自然等等,也因此形成了独特的价值观、人生观、生命观、自然观。而这些话题正是当今时代人们更加关注的。 司马谈在《论六家要旨》一文中,评价了当时“百家争鸣”的学术派别,其中对道家的评价最高,“其为术也,因阴阳之大顺,采儒墨之善,撮名法之要,与时迁移,应物变化,立俗施事,无所不宜,指约而易操,事少而功多。”这种“应物变化”、“事少功多”的特点对于当今社会的发展也很有指导意义。 然而,道家与道教是一个庞杂的知识系统,元代马端临就有“道家之术,杂而多端”的说法。因此,对于初学者来说不免会有茫然不知所措之感。其实,学习任何一门学问都会有这样的问题,因此不必担心,了解一些基本的知识与方法后,循序渐进、日积月累,问题自然就能解决。 首先,要抛弃误解与偏见,正确看待道教。 钱穆先生在其名著《国史大纲》中讲到:“当信任何一国之国民,尤其是自称知识在水平线以上之国民,对其本国已往历史,应该略有所知。所谓对其本国已往历史略有所知者,尤必附随一种对其本国以往历史之温情与敬意。所谓对其本国已往历史有一种温情与敬意,至少不会对其本国已往历史抱一种偏激的虚无主义,亦至少不会感到现在我们是站在已往历史最高之顶点,而将我们当身种种罪恶与弱点,一切诿卸于古人。” 这就是著名的“对历史之温情与敬意”的说法来源。道教当然是我民族之历史,因此对于道教也应当抱此态度。然而,就像北京大学王宗昱教授所说,“我们历史上从来不是、今天也不是道教徒,我们既没有道教信仰,也没有道教实践,先儒留给我们的大多是对道教的偏见和歧视。”其实不仅是先儒,直到今天还是有一些人甚至是学者对道教抱有偏见与误解。比如,一提起道教就与街头打卦算命的联系在一起,认为道教都是封建迷信;还有一些影视作品,甚至直接把道士描绘成污秽不堪的形象。当然道教自身的确也存在一些问题,但是这种以偏概全的做法无形中影响了整个社会对道教的看法。还有一些学者因为学术研究领域的不同,把道教说成是剽窃佛教而来,等等。这些歧视与偏见导致了一些人对道教采取“敬而远之”甚至是排斥的态度。其实,就是因为陌生与不了解,才会导致偏见与误解,那么就让我们带着“温情与敬意”走进道教,走进这一块民族文化的宝藏。 其次,道教是中华文化与中国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在文化与历史的大背景下理解道教。 我并不赞同初学道教就钻进《道藏》经典中去,因为初学者没有道教知识背景。我们可以利用已具有的文化常识去理解道教,比如在先秦诸子的大背景中去了解老庄文列,就比较容易理解道家学说在当时所处的地位;在汉末社会动乱与佛教传入的背景下,理解太平道、五斗米道的创立;以及在魏晋玄学、佛教中观学派背景下,理解道教的重玄学派等等。 另外,还要在历史发展中理解道教,这种理解方式,先贤做了典范式的研究,著名的有陈寅恪先生的《天师道与滨海地域之关系》,解释了魏晋时期东部滨海地域的道教传统是有别于西部五斗米道的传统。陈垣先生《南宋初河北新道教考》,通过对南宋初的新道派的研究,揭示南宋道教繁荣的历史环境。唐长孺先生《史籍与道经中所见的李弘》,对魏晋道教与农民起义的关系进行了阐述。 因此,采取由外而内剥笋的办法走进道教,可能对于初学者而言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大家可以先阅读相关方面的作品,然后再回到道教经典中去。我们这里推荐傅勤家《中国道教史》,许地山的《道教史》,陈国符的《道藏源流考》,任继愈的《道教典籍概论》,卿希泰《道教史略》,胡孚琛的《道学通论》、《中华道教大辞典》,李养正《道教概说》等等,这些书既是经典又是道教入门的必备书。如果你要深入的学习与理解道教,那就要开始翻阅《道藏》,品读经典,对道教的各种流派、科诫、仪范、斋醮、丹道等进行全方位的梳理与研究。 最后,到底该如何入手呢?还是“走进道教”。 你也许对道教的符箓咒术不感兴趣,但是神仙故事可能会吸引你;如果你感觉道教的法事科仪繁琐难懂,那么你可以欣赏美妙的神仙音韵,飘逸的步罡踏斗;你担心炼丹会使你“走火入魔”,你可以学习道教养生。所以,这是中华文化的宝藏,这里的世界丰富多彩,总有你感兴趣的内容。那么,从你感兴趣的地方开始,从今天起走近她,阅读她,品味她。 你可以选择在一个空闲的时间,去仙山道观里感受一下宫观的生活,也可以在家中登陆“道教之音”之类的道教网站,或者到图书馆翻阅道教书籍。总之,当你走近她,你一定会发现一个不一样的世界。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