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道学 > 百家论道 >

刘固盛、肖海燕:宋元武当山真武信仰的兴盛与真武道书的创制

http://www.newdu.com 2018-01-02 道教之音 佚名 参加讨论
    从宋代开始,由于皇室崇奉真武,武当山的地位逐渐提高。当时各派道士到武当山修道,并以五龙观为中心,以真武信仰为纽带,形成道团组织。入元之后,全真道、清微派等纷纷传入武当山,逐渐形成信奉真武、独具特色的武当清微派。随着武当真武信仰的日渐兴盛,武当道士创制了大量与真武相关的道书。真武道书的面世,又进一步促进了真武信仰的传播,推动了武当道教的发展。对于宋元时期武当真武信仰兴盛的原因以及有关真武道书的创制情况,目前尚有研究不够的地方,为此本文拟作一简要论述。
    一、宋元皇室奉祀真武
    玄武,又称真武大帝、玄天上帝、玄帝、北帝、黑帝、报恩祖师、披发祖师、祖师(始)爷、上帝公、荡魔天尊等,是道教尊奉的大神之一,在民间信仰中也有广泛的影响。玄武信仰源于古老的星辰崇拜,从最初的星宿神演变成为道教的尊神,过程十分复杂,学术界对此已有比较深入的研究。在道教形成以前,玄武只是二十八星宿中的北方七宿,呈龟蛇缠绕之形,与朱雀、青龙、白虎合称四象、四灵。早在战国秦汉时期,对四象的崇拜就已经出现。道教形成之后,吸收四灵作为四方的代表和护法神将,玄武逐渐被赋予了更多的神性,如北方之神、水神、生殖之神、司命之神、劝孝之神、战神、福神等,地位日益提高。玄武由星宿神上升为玄武将军、真武真君直至玄天上帝,主要是在宋元时期完成的。有学者指出:“在使真武神格逐步抬升的过程中,大体有三种社会力量(皇室、道教、民众)起过作用,其中起决定作用的为宋元明三代皇室。”皇室的尊崇的确是玄武信仰兴起和发展的重要条件。
    宋代自开国以来,北方疆土相继处于辽、金等强敌的威胁当中。为了稳定民心,宋皇室以玄武作为其“北方疆土的捍卫神”,立专祀,加封号,建宫观,赐观额,大力尊崇。
    宋代以前,玄武信仰主要在道教和民间流传,宋初开始出现专祀。据《两浙金石志》卷十四记载:“玄武本是天象,见于礼经,汉唐以来无专祀。宋初有佐命应见之事,遂专崇祀,遍寰宇焉。”继改玄武为真武之后,天禧二年(1018),宋真宗下诏建立第一座真武专祀——祥源观,并诏封真武为“镇天真武灵应佑圣真君”:
    御笔手诏敕中书门下:朕伏以丕显聪明,聿求孚佑,旌贲殊号,率循旧章,恭惟真武之灵,茂著阴方之位,妙功不测,冲用潜通。尹京邑之上腴,有龟蛇之见象。允升地宝,毖涌神泉,自然清冷,饮之甘美,资中国之利泽,奏民疾以蠲除。倍庆济时,虔恩报德,就其胜壤,建以珍祠,既修奉于威容,合登隆于称赞。爰稽懿实,永耀鸿祯,真武将军宜加号曰“镇天真武灵应佑圣真君”。当体寅恭,咸从布告,故兹昭示,想宜知悉。
    宋仁宗曾作《真武赞》:“万物之祖,盛德可委;精贯元天,灵光有炜。兴益之宗,保合大同;香火瞻敬,五福攸同。”并于嘉祐四年(1059)册封玄武“太上紫皇天一真君玉虚相师玄天上帝”。大观二年(1108),宋徽宗加封“佑圣真武灵应真君”:
    惟皇上帝,孚佑下民,统镇北方,有大神将,至真示化,缘感而通,盛德阴功,万邦永赖。恭惟真武灵应真君,应虚危之次,合龟蛇之形,道德妙于难名,威灵摄于万有,周行六合,洞察无形,祚善刑淫,庇护群品。国家诞膺宝命百五十年,肆及眇躬,嗣承丕绪,欲无不护,为无不成,神人底宁,海宇静谧,妖孽不作,嘉祥荐臻,太平之休,厥为熙盛,非神茂迪,曷济登兹,宜进徽称,贰示昭答。谨遣朝散郎试吏部尚书兼侍读实录修撰赐紫金鱼袋余深奉册增上尊号曰“佑圣真武灵应真君”。夫惟秉箓,宝典神天,作民恭先,其在隆礼,情著于内,备文以行。尚冀眷昭,俯垂贶祉,谨言。
    靖康元年(1126),宋钦宗加封“佑圣助顺真武灵应真君”。嘉定二年(1209),宋宁宗加封“北极佑圣助顺真武灵应福德真君”:
    敕仰止层霄,巍乎北极,瞻百神之环卫,有玄武之尊严,顾像设之已崇,而号名之未备,肇称缛典,以介蕃厘。北极佑圣助顺真武灵应真君,天之贵神,国之明祀。威灵在上,常如对于衣冠;光景动人,遂莫逢于魑魅。赫然祥异,著于见闻。在天禧时,瑞表醴泉之观;若熙宁日,事传大顺之城。祖宗相继,礼文有加,祠宫乃创于阜陵,扁榜爰新于佑圣。肆朕尤严于祭报,而神每监于祷祈,载惟肸蛮之孚,曾靡窈冥之问。福诒冲眇,将垂万世之子孙,德及高深,溥洽四方之黎庶。诞扬盛美,庸侈徽称。金阙玉京,密增于神筴;云车风马,永镇于人寰。尚冀宴娱,遹观荐飨,可特封“北极佑圣助顺真武灵应福德真君”。奉敕如右,牒到奉行。
    淳祐六年(1246),宋理宗作《御书真武像赞》:“于赫真武,启圣均阳,克相炎宋,宠绥四方,累朝钦奉,显号徽章。其右我宋社,万亿无疆。”并于宝祐五年(1257)加封真武为“北极佑圣助顺真武德福衍庆仁济正烈真君”:
    北极惟尊玄武,允谓穹崇南面,虽主百神,必严寅奉。既阴受护持之贶,宜显嘉旌贲之仪,申衍荣章,用昭敬事。北极佑圣助顺真武灵应福德衍庆真君,道周六合,威摄万灵,钟元黄一气之真,阴功有赖,握坎离二精之妙,神化无边,以兹荡邪而辟功,莫匪救民而护国。惟我朝之累圣,殚至敬之一心,在真庙、仁庙,则表灵应而彰感通;在孝皇、宁皇,则奉佑圣而崇福德。迨予眇冲,固当增衍庆之封;嘉尔聪明,亦既述均阳之赞。肸蚃冥冥而默应,威灵赫赫以旁昭,无愿不成,锡庶民之福祉,何幽弗察,清四海之妖氛,凡同普率之间,均在包含之内。惟仁则所济之博,惟正则丕烈之洪,强赞上真,难明至德,尚宏道荫,永庇人寰,可特封“北极佑圣助顺真武福德衍庆仁济正烈真君”。奉敕如右,牒到奉行。
    在累加封号的同时,宋皇室还在京师兴建宫观奉祀真武,如北宋汴梁的祥源观、玄帝庙、佑圣观,南宋临安的佑圣观,等等。各地道教宫观中也纷纷附建真武殿,据《玄天上帝启圣录》的记载,仅北宋中期各地所建的真武祠庙有三十多处;南宋时期,真武专祀迅速发展,在江南、西南、西北等地区都十分常见。
    蒙元本是兴起于北方的游牧民族,入主中原之后,为了笼络人心,元世祖忽必烈对各宗教都采取支持的态度,尤其重视当时在民间影响极大的道教玄武神,并以之作为其“入主中原的肇基神”,大臣们也纷纷将龟蛇出现的异象与玄武显应联系在一起,认为元朝统一中国是得到了北方之神玄武的佑助:
    北宫黑帝,其精玄武,实北方之神也。我国家肇基朔方,盛德在水,今天子观四方之极,建邦设都,属水行方盛之月,而神适降,所以延洪休、昌景命、开万世太平之业者,此其兆欤!
    龟蛇黑帝之精,季冬水王之月,以是月而有是祥,其玄武之灵验欤?国家肇基朔方,奄有四海,今京邑告成,而是瑞来格,神理不言,应以象类,盖昭昭矣。
    揭傒斯在的《天寿节大五龙灵应万寿宫瑞应碑》中也有类似的记载:“世祖皇帝初营燕都,岁十有二月,龟蛇见于高梁河之上。上召问儒臣。翰林学士承旨臣卿等对曰:‘国家受命朔方,上直虚危,其神玄武,其应龟蛇,其德惟水。夫水胜火,国家其尽有宋乎。此水德之征应也。’”玄武亦为水神,南宋属火德,水德克火,元能够取代南宋也是因为玄武显灵。对于儒臣的这种解释,忽必烈欣然接受,并下诏“即其地建大昭应宫,祠玄武”。此后,元皇室不断诏加玄武封号、兴复玄武宫观,并敕赐宫额、设醮祝釐,崇奉玄武与宋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
    大德八年(1304)三月,元成宗诏封真武为“玄天元圣仁威上帝”:
    上天眷命皇帝圣旨:武当福地,久属职方。灵应玄天,宜崇封典。腃言真武,昔护先朝,定都人马之宫,尝现龟蛇之瑞。虽昭应修于明祀,而仙源未表于徽称。爰命奉常,议行褒礼。谓元者善之长,圣德合于一元;圣则化而神,元功同于三圣。拯济民生而仁周宇宙,廓清世运而威畅风霆。订鸿名而既嘉,宣宠光而何忝。於戏,天道主宰谓之帝,四字庸镇于山川。帝室眷命受于天,万年永安乎宗社。思皇多祉,佑我无疆。特别号曰“玄天元圣仁威上帝”,主者施行。
    此次加封,真武由真君直接升格为上帝,表明元代对真武的崇奉进一步加强。延祐元年(1314),元仁宗又分别诏封真武父母为“启元隆庆天君明真大帝”、“慈宁毓德天后琼真上仙”。由于皇帝对真武的崇奉,有元一代,由元政府出资兴建、修葺或赐额的玄武庙祠,无论是数量上,还是规模上,都超过了前代。
    二、武当山真武信仰的兴盛与武当道教的发展
    武当山道教的发展与真武信仰息息相关。北宋初,玄武信仰盛行。大中祥符五年(1012),宋真宗为避宋室“圣祖赵玄朗”之讳,改玄武为真武。此后,宋元皇室不断敕封,各地纷纷兴建宫观祠庙以奉祀真武,道教及民间流传的真武灵应故事也层出不穷,真武信仰遍及全国,至明代,对真武的崇拜达到鼎盛。又据道教经典《太上说真武本传妙经》等的传说,玄武在武当山修炼42年后飞升,武当山也因“非玄武不足以当”而得名,这样,武当道教便与真武崇拜紧密联系起来。
    宋代武当山由皇室兴建或赐额的真武专祀主要有五龙观和紫霄宫。据《武当山大五龙灵应万寿宫碑》记载:
    (武当山)多神宫仙馆,其大者有三,曰五龙、紫霄、真庆,而五龙居其首。唐贞观中,均州守姚简祷雨是山,五龙见,即其地建五龙祠。宋真宗时,升祠五龙观,赐额曰五龙灵应之观。
    升祠为观并敕赐观额,表明宋真宗对五龙观真武专祀地位的肯定和重视。紫霄宫位于武当山展旗峰下,专祀真武,始建于宋徽宗宣和年间(1119—1125)。徽宗是宋代乃至中国历史上以崇道著称的皇帝,因宠信神霄派高道林灵素,在全国广建“神霄宫观”,紫霄宫即是其中之一。
    元代武当山奉祀玄武的宫观主要有五龙灵应万寿宫、天一真庆万寿宫、紫霄元圣宫等,元皇室累赐宫额、设醮祝釐。据《大五龙灵应万寿宫碑》记载:
    先大宗师上卿张留孙,初总摄江淮荆襄道教,奏以其山叶希真入侍秘祠,天子大信其道。至元二十三年,诏改其观为“五龙灵应宫”,以希真主之。居八年,而侯道懋继之。又二十年,而续道诚等继之。仁宗皇帝天寿节实与玄武神同,遂加赐其额曰“大五龙灵应万寿宫”,仍甲乙住持,岁遣使以是日建金箓醮,祝釐其山。
    至大三年(1310),元武宗及皇太后听说张守清道行高深,“遣使命建金箓醮,征至阙。及祷雨辄应,赐宫额曰‘天一真庆万寿宫’,置提点甲乙住持”。延祐元年(1314),皇太后又命张守清“乘骑奉香币还山致祭”,管领教门公事,并加赐宫额曰“大天一真庆万寿宫”。与此同时,紫霄宫也被加赐为“大紫霄元圣宫”。
    自元仁宗(1311—1320在位)开始,元皇室奉祀玄武、尊崇武当山道教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武当相传黄帝时玄武以三月三日降于此山,仁宗天寿节适与神所降辰同,岁遣使建金箓醮祝禧其山之五龙,后以为常。”据《中兴路创建九老仙都宫记》记载,延祐中,荆襄道教都提点所掌书记唐洞云“奉诏遇天寿节乘传函香,醮襄阳之武当。岁数四,率以为常”。仁宗之后,“累朝岁遇天寿节,一如故事。此后大建玄帝殿,宜得词臣文而勒之石,以彰国家之美,以重此山”,历代皇帝都会在天寿节当天遣使到武当山建醮祝釐,大兴祭祀。如元文宗天历二年(1329),唐洞云“游以天寿节,奉诏驰驿,蒇祠武当,若荆门之玉泉,中兴之玄妙、崇福,常德之桃川,就命遍祀”。至正二年(1342)年四月十七日天寿节,元顺帝派集贤院玄教大宗师吴全节至武当山大五龙灵应万寿宫祝禧,龟蛇复现,自郡县陪祭官员以下数百人莫不惊骇,以为祯祥之兆。至正九年(1349)四月十七日天寿节,“法师张渊亮奉诏驰香,偕奉议大夫襄阳路同知卜颜帖木儿、忠翊校尉均州同知李从古,恭诣敕赐大天一真庆万寿宫,肃致圣天子明德之声,祝延惟谨。最高处大顶铜殿以奉祀事,登其上鞠躬竭虔,效华封人祝。忽五色毫相光见,炯炯焰焰,光夺人目,众皆瞻异,以为嘉祯,遂稽首而之歌曰:天下名山玄武当,煌煌星使驰天香。至诚感兮神降祥,五色焕烂兮舒毫光。福简简兮福禳禳,天子万寿兮民乐康”。元仁宗以后,武当山作为元朝皇帝祝寿的专门场所之一,受到皇室的高度重视。除了天寿节当天会在武当山安排专门的祭祀活动,平时大范围祭祀道教名山时,朝廷也会遣使赐香、币或在武当山建醮祭祀,如泰定二年(1325)七月,泰定帝派遣使臣“代祀龙虎、武当二山”;天历二年十一月,文宗“命帝师率群僧作佛事七日于大天源延圣寺,道士建醮于玉虚、天宝、太乙、万寿四宫及武当、龙虎二山”;至元二年(1336)四月,顺帝“遣使以香、币赐武当、龙虎二山”。可见,元朝后期,武当山的地位显著提高,逐渐成为与龙虎山齐名的道教名山。
    总之,在宋元皇室的支持下,武当山玄武信仰迅速发展,宫观遍建,经典迭出,灵应广传,武当山道教的影响也进一步扩大,香火益盛。
    三、武当真武道书的创制
    武当山是宋元时期玄武信仰的中心,其主要宫观均供奉真武,各派道士进入武当山以后多信仰真武,道书的创制也以玄武信仰为主。
    道教最早有关玄武的经典出现于北宋时期,如《元始天尊说真武本传妙经》、《太上说玄天大圣真武本传神咒妙经》等。《元始天尊说真武本传妙经》,一卷,原不著撰著人及成书年代。《道家金石略》收录的《元始天尊说北方真武经》碑后题云:“宋元符二年岁次己卯正月甲辰朔十八日辛未,河南宋溥书并立石。武宗孟□张士宁刊。”两书内容基本一致,说明北宋哲宗时期《元始天尊说真武本传妙经》已在社会上流行。《太上说玄天大圣真武本传神咒妙经》,简称《太上说真武妙经》、《太上真武经》,三卷,原不著撰著人及成书年代。据北宋李昭玘所撰《济州真武殿记》引用《太上真武经》的内容可以推断,《太上说玄天大圣真武本传神咒妙经》亦成书于北宋中期以前。《元始天尊说真武本传妙经》、《太上说玄天大圣真武本传神咒妙经》两书都提到真武入武当山修道四十二年,功成果满,白日登天。庄宏谊教授认为:“武当山成为祀奉玄武的圣地应该是在《元始天尊说真武本传妙经》出现以后。”南宋时期,玄武信仰以及真武修道武当山的传说已经深入人心。因此南宋时期出现的玄武经典,如《玄帝实录》等均详细描述了真武在武当山修道的情节。《玄帝实录》原书散佚,卷数不详,据杨立志教授考证,该书成书于南宋孝宗淳熙二十年(1181),编者可能是武当道士。
    元代,由于皇室的尊崇和道众的经营,武当山香火更加旺盛。为了扩大武当道教和玄武信仰的社会影响,武当道士编撰刊印了一批有关玄武的道书,其中影响最大的是《武当福地总真集》和《玄天上帝启圣录》,编撰者皆为武当清微派道士。
    《武当福地总真集》,三卷,亦称《武当总真集》、《武当总真事迹》,元代武当清微派道士刘道明编撰。该书成书于元世祖至元辛卯,前有刘道明自序,后有淮西北道肃政廉访司事古寿吕师顺跋。刘道明在自序中说明了编撰该书的缘起:
    予也覃怀末裔,荆门鄙夫,叩嗣法源,尝籍贤馆,欣逢洽化,无补明时,退居山林,修真养性。然游人达士,登陟者匪一,往往探迹索隐,令指谕峰峦,林下久居,精神内守,存心摄气,倦于应酬,敬搜摘群书,询诸耆旧,加以耳濡目染,究其的论确辞,笔之曰《武当福地总真集》,会万古之精华,敛一山之风月,开卷了然,又何待区区之饶舌也。
    该书卷上记述七十二峰,卷中记述三十六岩、二十四涧及池、潭、宫观等胜迹,卷下记述玄帝封号、传记等。此外,关于玄武信仰,任自垣《敕建大岳太和山志》第十五卷中收录有元代承务郎襄阳路均州达鲁花赤息剌忽为该书所作的《武当事迹序》,序文称:“玄帝,北方玄武之神也,尊居天一,位镇坎宫,威慑万灵,周行六合。武当山,玄武之所寓。玄武非此山不足以显其灵,此山非玄武不足以彰其名,此先天而天弗违之理也。大元、玄帝,皆北方之圣人,是以与天地为一,圣作物睹,天道之常。”刘道明在《武当福地总真集序》中提出了一些新的看法,如关于玄武的来源,他比较认同战国以来的玄武观念:“天一之精是为玄武,天一之气是为水星,天一之神是为五灵玄老,天一之象应兆虚危,是为武。其名则一,其形则二,见相玄龟赤蛇。”关于武当山名称的由来,他认为与玄武有关:“玄帝事实,有自来矣。玄帝圣踪备具仙传。是山先名太和,中古之时,天地定位,应翼轸角分野。玄帝升真之后,故曰非玄武不足以当,因名焉。”他还在书中专设“玄帝传记”一节,并在记述武当山峰岩涧潭、奇花异草、仙禽灵兽、宫观沿革时穿插玄帝在武当山的各种神迹、传说。这样一来,玄武与武当山的关系就有了新的进展,进一步巩固了武当山在玄武信仰体系中的地位。
    《玄天上帝启圣录》,八卷,原不著撰著人及成书年代。据杨立志教授考证,该书编撰者当为元代武当清微派高道张守清及其弟子。由于该书第一卷主要根据宋代《玄帝实录》编撰而成,第二至第八卷主要根据宋代《真武启圣录》编撰而成,故又称为《玄武启圣实录》或《武当全相启圣实录》。该书原有图画,只可惜明初《道藏》收入时将图画删掉了。《玄天上帝启圣录》的内容与《玄帝实录》和《真武启圣录》相比也有所增加,如“涧阻群臣”及五百灵官的传说与新神道的修筑有关,“紫霄圆道”、“真庆仙都”等与天一真庆宫的修建有关;此外,《玄天上帝启圣录》更强调内修,如称净乐王子“寻幽谷,内炼真元”,入武当山“渡涧择地,隐居内修”等,反映了元代武当道教注重内丹修炼的特点。《玄天上帝启圣录》对后世影响很大,《大明玄天上帝瑞应图录》即是仿照《玄天上帝启圣录》撰绘的。关于《玄天上帝启圣录》的成就,庄宏谊教授评价很高:“就内容而言,成书越晚的其内容越丰富,情节也随着增加,但以《玄天上帝启圣录》为高峰。《启圣录》以后的有关玄武的传记,例如《搜神记》、任自垣编的《大岳太和山志》等书,内容大多沿袭《玄帝实录》、《武当福地总真集》和《玄天上帝启圣录》,并无创新之处。此现象显示在南宋到元初时,玄武的传记已经达到成熟阶段。”
    为了更好地宣传武当山,张守清及其弟子唐中一、刘中和还绘制了《启圣嘉庆图》。该书又名《玄武嘉庆图》、《武当嘉庆图》,取宋代《真武启圣记》、《玄帝实录》中描绘真武出身、修道以及灵应事迹的图画,加上元初高梁河现龟蛇之图纂集而成,原书已散佚,仅序文存于《玄天上帝启圣灵异录》一书中。关于《启圣嘉庆图》编成的时间,据张与材序称,“山之真庆宫提点张洞囦,因金水新事,发启圣旧,编集而为嘉庆图”,可知该书编成时间当在“金水新事”之后。所谓“金水新事”,即王磐《元创建昭应宫碑》所记玄武显应:“至元六年,都邑肇新,中宫谕旨太府,监度西郊高梁河乡隙地,以居新附之民,庐舍既营,市肆亦列。乃以季冬十有九日庚寅,致祭于金水之神。时方盛冬,蛰虫坯户,动物跼踳。俄有祥光熠耀,附水而来,迎而视之,有蛇其长尺许,背青章而首金色。众见其灵异,骇而聚观。……明日,复有神龟浮于波面,背负玄文,金碧粲错,回旋泛泳,引首向岸者久之。观者咨嗟叹息,以为昔所未见。玉牒尺不花,以其事奏闻皇后,乃遣问诸博物大臣,其对以为龟蛇黑帝之精。”此事徐世隆在《元创建真武庙灵异记》中亦有记载:
    皇帝践祚之十年,奠新大邑于燕,落成有日矣。是岁冬十二月庚寅,有神蛇见于城西高梁河水中,其色青,首耀金彩,观者惊异。盘香延召,蜿蜓就享而去。翼日辛卯,复有灵龟出游,背纹金错,祥光绚烂,回旋者久之。夫隆冬闭藏之候也,龟蛇潜蛰之类也,出以是时,其为神物也,昭昭矣。既而,事传禁掖皇后,遣中使询于众,咸以为玄武神应。
    由上推断,《启圣嘉庆图》成书时间不会早于1270年。另外,张守清几次应诏在京期间请人为《启圣嘉庆图》撰写序文,作序时间在至大辛亥年(1311)至延祐元年之间,则该书成书时间不会晚于1311年。为《启圣嘉庆图》作序者包括五嗣天师张与材、五玄教嗣师吴全节、翰林学士承旨张仲寿、集贤侍讲学士中奉大夫赵孟頫、云西耐庵道人赵炞、虞集、鲍思义等人,他们在序文中主要介绍张守清等人绘制《启圣嘉庆图》的目的,并对其事迹给予了高度肯定,如虞集序称:“(张守清)与其徒唐中一、刘中和,取其瑰异显著者图而传之,将使天下观者动心骇目,必有以启夫警畏感慕之意焉。予从玄教大宗师、嗣宗师知洞囦之有功于武当山也。曰:‘洞囦居武当,攻苦食力,廿有余年。梯危架险,经营缔构,作宫室以奉香火。夫以穷山幽谷比壮丽于通都大邑,则洞囦规画运量其可以浅浅窥哉。其佐而成之者,同栖岩穴之士也。’”赵孟頫序云:
    玄武之神始降宋真宗时,为祠遍天下。皇元之兴,实始于北方,北方之气将王,故北方之神先降事为之兆,天既告之矣。武当山在西南方,巍然高且大,玄武神依焉,黑衣被发,仗剑践龟蛇,人往见之,至今常然。天一真庆宫主张君洞囦,笃于信道,强立不挠,皇太后闻而召之。会京师旱,去年九月不雨至于三月,天子以为忧。皇太后使人持香从张君祷焉。先雨,张君为之曰时,已而果然。雨数日乃止,远近皆沾之。皇太后厚赐之,尽散与其众,不以一钱私己。其行若是,真所谓绝无仅有者哉。是宜神之相之也。张君持所刊《嘉庆图》徼余为序,余为诵所闻而书之。
    张守清利用进京祷雨的机会,将《启圣嘉庆图》送给京城的官员名士并请他们作序,不仅联络了感情,也起到了宣传武当山和玄武信仰的作用。
    《玄天上帝启圣灵异录》,一卷,未注明撰著人及成书年代。该书内容包括元代奉祀玄帝的碑记、元代对武当山所加的封号诏书、《启圣嘉庆图》序文。元代奉祀玄帝的碑记有四篇:《元创建真武庙灵异记》和《元创建昭应宫碑》,作者为徐世隆;《元创建昭应宫碑》,作者为王磐;《元赐武当山大天一真庆万寿宫碑》,作者为程钜夫。元代对武当山所加的封号诏书主要是加封圣父、圣母、玄帝、水神、火神以及张守清的诏书。《启圣嘉庆图》序文宫七篇,作者分别为张与材、吴全节、张仲寿、赵孟頫、赵炞、虞集、鲍思义。该书中所涉及的最晚时间为泰定二年(1325),因此其成书时间不早于1325年。此外,由于该书的内容多与武当清微派有关,因此编撰者可能是武当清微派弟子。
    上述玄武经典作为真武灵应传说的重要载体,在玄武信仰发展的过程中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
    出自武当清微派道士之手的还有《清微神烈秘法》和《清微玄枢奏告仪》,专门论述清微派的道法思想。《清微神烈秘法》,二卷,未注明撰著人及成书年代。该书将叶云莱、张道贵、张守清、张守一列入师承体系当中,分别称为“清微冲道使叶云莱、清微冲和使张道贵、冲元雷使张守清、紫玄散吏张守一”,因此作者应该是武当清微派道士。书中《雷奥秘论》、《师派》、《圣位》、《习定坐法》、《祈祷建四溟外坛式》、《符命一宗》、《祈祷建内雷坛式》等主要考证清微派宗派源流,介绍清微雷法之要,是研究武当清微派道法的重要道书。《清微玄枢奏告仪》,一卷,亦未注明撰著人及成书年代。该书主要介绍施行玄枢奏告法时祈神、求卜等程序,例如念天地咒、念金光咒、焚降真符、焚谢恩符等。奏告仪中启请的神仙包括清微真元妙化天帝、清微紫宸大华天帝、清微太初天君等清微派历代宗师,最后一位为“宗师云莱叶真人”,因此应该也应该出自武当清微派道士之手。《清微玄枢奏告仪》亦是研究武当清微派法术的重要道书。
    更多链接:首届中国(吉林市)道教文化艺术周专题报道
    (论文出自“北极镇天•万类咸亨”真武论坛”)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