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道学 > 百家论道 >

贫能养道——宝鸡龙门洞道众的尘劳修行生活

http://www.newdu.com 2018-01-02 道教之音 佚名 参加讨论
    
    “大起尘劳,耕道合修”乃道门的历史传统。稽考道教历史,历史上耕道合修的道门高真比比皆是,层出不穷,尘劳修业已成为一种修道证道、济世利物的道门风范,蔓延不绝,生生不息。时至今日,龙门洞的道众一直保留着这种尘劳修行的生活以及祖师的余音。
    
    全真道教徒修行的一种时尚
    早在西汉刘向所撰的《列仙传》中就有记载了不少这方面的仙人高真。东晋道教祖师葛洪祖上南渡迁居句容后,耕读传家。“子弟躬耕,以典籍自娱。”祖师早年丧父,“饥寒困瘁”,从十三岁起就“躬执耕穑,承星履草,密勿畴袭。”在农隙之暇,熟读经史百家之言,“就营田园处,以柴火写书”。这种农耕与修道并行在葛仙翁-郑隐一系的道派中并非个别现象,而是普遍存在。“弟子皆亲仆使之役,采薪耕田。”葛洪祖师在《抱朴子内篇》中常用农桑为例来说明修道学仙的“道理”,如卷八云:非躬耕不以充饥。并以“未有不耕而获嘉禾,未有不勤而获长生度世”来自勉,终成一代高道。
    葛洪祖师虽然以金丹为致神仙之要道,但他反对一味孤修于山林,尽废生民之事的行为。云:“何必修于山林,尽废生民之事,然后乃成乎?”
    桑稼乃生民之事,故不可不重视。在道教史上,类似葛洪祖师这样的“尘劳于耕道合修”高道还有不少,最显著的为金元时期的全真道宗师,倡导并力行“大起尘劳”的耕道合修生活。并将这种修行方式大力推广汇成一股洪流,成了当时全真道教徒修行的一种时尚。
    
    修道证道的重要内容和途径
    道教经典《洞灵真经》用了相当多的篇幅具体论述了“耕道”,经云:“生之者天也,养之者地也。是以稼之容足,耨之容耰,耘之容手,是谓耕道。”但在道门高真看来,尘劳修行是道门中人修道证道的重要内容和途径之一。道教高士仙真自古就有非常重视“耕道合修”对自身的修行功德的积累。另一方面因为中国乃农业大国,“民以食为天”、农业为本的传统思想根深蒂固,对道教影响甚深。
    出于解决道众自身生存和道教组织发展的需要。无身不能成道,道教徒修仙通常选择远离市井的洞天福地,人烟罕至,不事农桑就难以生存,更遑论飞身成仙了。道门虽有辟谷一说,但必定只有少数习修。再者,全真祖师倡导“粒米文钱,皆是世人膏脂,农夫血汗,非用心以难消,岂无功而可受”的修道理念。又讲“道人宁施人,勿为人所施”的戒行,道门中人以力耕自食为荣;而且道士多农桑子弟出身,躬耕与修道并举也就成了全真气像,道士家风”的自然之事。
    
    清贫乐道
    重阳祖师在创教全真道初期,践行以“苦己利人,异迹惊人,畸行感人,惠泽德人”的方式来传教,因此感化了无数的信众入道,获得巨大成功。重阳祖师,长春祖师等全真宗师都野居苦修,以自己苦行德行感化信徒。如《玄都万寿宫碑》云:“千载而下,重阳王公将革其弊,号称全真,作者七人矣。麻袋而衣,耕凿而食,以还淳返朴为功,以少私寡欲为务”。《长春真人本行碑》则记载:“师乃入磻溪穴居,日乞一食,行则一蓑,虽箪瓢不置也,人谓之蓑衣先生。”
    全真道在教义上倡导儒释道三教合一,其教风也体现出三教融通的特色,“其逊让似儒,其勤苦似墨,其慈爱似佛。至于块守质朴,淡无营为则又似夫。”由此可见,全真道创教时期教风之俭朴刻苦。
    全真道主张士农工商各敬其业,人民力耕而食,“士农工贾各有业......天下之人耕而食,蚕而衣,养生送死而无憾。”因此,全真教徒在修建宫观时,常常自力更生。这方面的史料颇多,如修建开阳观时,“其辟土垦田积十余顷”。《创建真常观记》详述了全真宗师李真常创建真常观的艰苦过程:“暇日稍稍,芟除荆棘,辇去瓦砾,发地而土壤膏腴,凿井而水甘冽,遂茸治蔬圃,种艺杂木,版筑斧斤之工未尝施而道宫琳宇幽栖高隐之象已班班于目中矣”。我们可以看出当时的教徒住观修行时,也常常通过开垦荒地种粮种菜来维持日常生活所需。
    《顺德府通真观碑》就有“观之南别置蔬圃以资道众”的记载。这表明重阳祖师在创教初期,全真道在修炼真功真行的同时,也把“耕而食,蚕而衣”纳入其日常修行之中。这种“大起尘劳、耕道合修”的道风可以说在当时非常流行,成为一种修行的时尚。不仅如此,有些全真宗师还热心于兴修农田,开渠灌溉,兴修水利,造福一方。
    
    元朝至元十六年所立的《栖云王真人开水涝记》记述了一则全真宗师王志谨在终南山地区兴修农田水利的珍贵史料。兹节录如下:
    “终南涝谷之水,关中名水也,渊源浩瀚,随地形之高下,批崖赴壑,枝分其流,去山一舍,径入于渭。然无疏导之功,初不能为民用。丁未春,栖云真人王公领门众百余,祀香祖师之重阳宫,至自忭粱,寻馆于会仙堂之西庑,爱其山水名秀。即与一二尊宿,亲为按视,抵东南涝谷之口,行度其地,可凿渠引而致之。公乃鸠会道侣,仅千余人,挥袂如云,荷插如雨,趋役赴功,其事具举,曾不三旬,大有告成之庆。涝之水源源而来,连延二十余里,穿村度落,莲塘柳岸,蔬圃稻畦,潇然有江乡风景,上下营磨,凡数十区。虽秦土膏沃,但以雨泽不恒,多害耕作。自时厥后,众集其居,农勤其务,辟荆榛之野,为桑麻之地,岁时丰登,了无旱干之患”。
    碑文记载的是栖云真人率道众千余人开凿渠道、引涝水灌田的事,祖师姓王,字志谨,曹州东明人,自幼入道,师事全真七宗师之一的广宁真人郝大通,得全真性命之传。王志谨“以高明博大之器,为时所重,尝游历四方,每至其处,辄以兴利济人为己任”。开涝水渠仅是栖云真人众多惠人义举中的之一。
    
    古老的修行生活
    长春祖师在寄西州道友书中有云:“大抵修真慕道,须凭积行累功。若不苦志虔心,难以超凡入圣。或于教门用力,大起尘劳;或于心地下功,全抛世事。但克己存心于道,皆为致福之基。然道包天地,其大难量,小善小功卒难见效。所以道,刹那悟道,须凭长劫炼磨。顿悟一心,必假缘修修万行”。
    这里的缘修万行当然也包括尘劳。尘劳是全真祖师们创教时的一种修行方式,泛指一切的劳动,尤其特指生产劳动。金元时期,由于全真祖师的道功显化以及王公大臣的扶持和社会大德布施接道,舍宅为观的信仰基础,全真宫观遍布神州大地,大江南北,而每一座宫观都有自己大小规模不等的农庄,入道者则有社会各行业的人士,如木工,石匠等,从事各种的生产和劳作,躬耕于农,积功累德,修宫盖观。《元史》记载有云:“其徒皆真淳静虚,邈于俗隔,日惟参礼诵,躬耕种植为事。观其为道,实修真之士,盖古之所谓自食其力者”。这是元人对全真教徒“耕耘劳作,苦己利人”的修行给出的崇高赞誉。历史变迁,时至今日,龙门洞的道众至今还保留着“大起尘劳,耕道合修”这一古老的修行生活。
    舍地为民
    同元初的全真宗师所要求的一样,龙门洞的道众一直将“大起尘劳,躬耕修行”视作必修的功课。庄房为龙门洞道院的下院,位于龙门山后约四里多路的地方,有属于道观的几十亩土地。道众在那里种植小麦、玉米、大豆、油菜、土豆、蔬菜等农作物,自食其力,把这种劳作视为修行中魔炼身心积功累德的一部分。庄房也是龙门洞道院的后勤供给的重要生产之地,因为地处偏僻,所以历来少有人知。
    据《龙门文史资料》记载:“清康熙年,有黄本善真人,中兴龙门祖庭,并置田数余亩”。“清乾隆年有龙门洞高道薛教玉提出,正值此石田作福田,而使龙门祖庭之不坠也有以夫”。他为龙门洞置办田产,并开荒地70余亩为耕田,使得道观膳食基本可以自给。到了民国年间,龙门洞周围数十里内的田地大多数是属于道院所有。道院有记载,在这一时期,自有土地400多亩,而附近的乡人百姓则都为道院的佃户。上世纪40年代,时有龙门洞监院阎崇德道长思想开化,应时而作,将田租契约召集所有佃户当面焚毁,并将数十亩耕地舍给了周围生活贫困的百姓,这一举措,让乡民邻居至今还感恩怀念监院阎崇德道长的恩德。
    
    心田日日细耕锄
    龙门洞地处偏僻,且香火收入微薄,所以,力耕自养、大起尘劳不单是作为道众利物济世的修行规范,还与道院自身发展以及庙院经济实力有密切关系。随着出家入道的道众数量增多以及常年的庙宇修建,维持道院日常生活的开销也增大,而力耕自养、大起尘劳、农道合修则一方面可以解决道众的生计,另一方面还可以通过农桑之业来扩大宫观经济实力,为道院添一点收入,为实现祖师济世度人的宗旨关怀提供强有力的支持,进而为巩固道院的自身发展教化提供恒久动力,垦田兴农,以为永久之基。后附重阳祖师《善友问耕种助道》诗一首:“世间凡冗莫相于,清静精研礼念初。慧照时时频剔拔,心田日日细耕锄。增添福炷油休绝,剿剪烦苛草尽除。登莹苗丰功行满,登苗携去归紫府”。
    (供稿:空谷幽兰)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