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武汉地区道教(5)
在武当宫担任过监院的,据记载民国以来先后有刘嗣授、江宗善、柴永仙等人。
【道教教育】道教教育具有特定的方式,在道教学识上讲求自修,在道教实践上讲求自悟。道教非常重视经诰宣教,诵经习诰是一个扫盲和增长知识的过程,一般是师徒授受,口耳相传,一般不记文字。道教丛林不收徒弟,只举行传戒活动。只有子孙庙和小庙收徒,满师后到大丛林受戒或挂单常住修习。武汉道教丛林所住道士大都来自各方,除在举行大的传戒活动期间,受戒弟子可受到较正式的道教教育,如讲经、阐教、习仪等外,一般没有规范的教育形式,也不组织学习。在香火稍淡的冬季,长春观和大道观有时也有部分道士集中学习斋醮经韵。 民国25年(1936年),编撰过《长春观志》的李理安道长,曾在长春观讲授过教理教义、天文地理知识。武汉小观庙多是坤道,文化程度都不高,文盲比例较大,有的出家多年未曾接触经书。武汉正一派道士一般是父子相传,除唱念做打、仪式仪规等传教外,因上表书诰是其专务,故特别重视书写。武汉正一派道士大都能写一手好毛笔字,也能为群众代写书信或写楹作对,但知识结构单一。
建国后,道教界注意到传统道教教育那种口传心受、“法不传六耳”的方式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道教发展。时子孙庙、小庙收徒减少,道教人材更为匮乏。1962年在北京白云观开办了道教历史上第一个道教徒培训班,武汉的曾宗恒参加了学习。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道教协会继续举办培训班,武汉道教也先后于1982年、1984年、1987年选派7名人员参加了学习。特别是1988年的坤道学习班,也是道教史上第一次。武汉道教派出6名坤道参加。学习时间均为半年或1年。学习内容为时事政策、道教历史、人物仪范、教理教义等。1990年5月5日,道教的最高学府——中国道教学院在北京白云观开学,学制2年。结业后亦可继续进修,学习内容更为丰富,武汉道教派陈诚一参加学习。
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和道教事业的需要,为培养后继人才,武汉道教于1984年、1986年、1988年举办3期“道教知识培训班”,共有120人次参加学习。教学内容主要有宗教政策、时事形势及教理教义、经忏科仪、仪范规戒等道教基础知识,使中青年道教徒提高了爱国主义觉悟,增强了宗教感情,增长了道教知识,掌握了仪礼规范,提高了宫观管理能力和对外接待水平。从北京回观的学员和参加过武汉培训学习班的成员,多数在长春观不同岗位上工作,有的还在武汉市道教协会和长春观民主管理委员会中担负起一定职责。
【经济来源】武汉解放前,道教各宫观基本没有生产经营组织。地租、香火、捐资、经忏活动的收入,构成道教四大丛林的主要经济来源。其余小观庙仅靠香火和少量供养维持。道教的重要节日,各大小观庙的香油奉资多于平时。
地租收入。四大丛林中,以长春观拥有田地最多。在法泗洲处有田地600亩、耕牛6头,纸坊处有田地100亩、耕牛2头,卓刀泉处有田地200亩、耕牛2头,安家湾处有田100亩、耕牛2头。玄妙观在大生堂处有田100亩。其他丛林所属田地不多。各处田地均租给佃户耕种,庙观派员监管。收获后,缴交谷米或现金。
经忏收入。较大型的宗教活动是武汉道教丛林主要集资方式之一,经忏由武汉三镇富商名绅即“护法”者出资。一般内容为祈雨祈福,超度阵亡将士,超度某人亲属等。念一堂皇经,收资约二三千银元。念10多天至49天不定,除去人员开销,各方打点,香蜡纸草等费用300—500元,可余1 500—2 000元左右。一些小型道场焰口收入不多。汉口大道观的宗教活动收入要多于其他3座丛林。
募化收入。武汉各宫观一般自身没有经济能力维修道观,主要靠募化和官商信徒出资维修和添建殿堂。另一种形式是新道徒带庙出家或带钱出家修庙以示虔诚和功德,武汉道教一些小庙多属此。武汉的大丛林特别是长春观也靠这些小庙出功德资支持和联系香客信众。
至于以祈福度亡做道场为生计的正一道士,至武汉解放前大多只能维持坛门,几个正一道观在存在期间,也只能以少量的香火为主要经济来源。少数游方道士也有以行医、卖草药、卜相、算卦为生活来源的。
新中国建立后,大丛林所有土地在土改中分给了农民,同时经忏活动也大量减少,广大道教徒积极参加劳动生产,道教经济来源发生了根本变化。
(责任编辑:admin) |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