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道学 > 其它 >

“碧霞元君”神号源起时代新考

http://www.newdu.com 2018-01-02 道教之音 佚名 参加讨论
    泰山女神“碧霞元君”名号之由来,传统的说法是宋真宗所敕封。明末刘侗、于奕正《帝京景物略》卷三引“稗史”,称宋真宗东封泰山,“还次御帐,涤手池内,一石人浮出水面,出而涤之,玉女也。命有司建祠奉之,号为圣帝之女,封天仙玉女碧霞元君。”清初学者张尔岐《蒿庵闲话》卷一(“元君玉印”条)、顾炎武《日知录》卷二五(“湘君”条)、《山东考古录》(“考碧霞元君”条)均沿袭此说而不疑。但此后屡经学者考证,认为真宗封号说系出于后人伪托,并非史实。不过对于“碧霞元君”名号之源起,仍莫衷一是,或据唐人刘禹锡“久事元君住翠微”之句,定为唐代;或据题年“大宋辛酉岁”的《东岳元君香火社碑》,定为宋代。本文对上述史证逐作考辨,指出二者或出误解,或出伪托,唐宋两说均难成立;并认为“碧霞元君”之名,应始于明代;而其名号之加,实与泰山女神之道教化息息相关。试加考论如下:
    一、“碧霞元君”名号始于唐代辩
    “碧霞元君”封号源起于唐代之说,首发于清之乾隆皇帝。乾隆三十五年(1770)御制《重修碧霞元君庙碑记》云:“核之志乘,元君封号肇自有宋大中祥符间。……顾考刘禹锡《送张炼师还东岳》诗,有‘久事元君住翠微’之句,是唐以前故有元君之名,不自宋始。”[1]此后学者大多附和此说。如清人聂剑光《泰山道里记》云:“刘禹锡《送东岳张炼师》诗云:‘久事元君住翠微’,是在唐时已有元君之名,盖由来久矣。”又韩锡胙《元君记》云:“唐刘禹锡《送女道士张炼师归东岳》诗云:‘久事元君住翠微’,则唐以前已有元君神号。”
    当代学者中,也有不少人信从此说。如田承军先生《碧霞元君与碧霞元君庙》中论称:“查唐代大诗人刘禹锡《送东岳张炼师诗》,有‘久事元君住翠微’之句,诗名有‘东岳’,诗中有‘元君’、‘翠微’,‘翠微’大概就是碧霞之意。”[2]
    作为唐代说主证的,是唐诗人刘禹锡的《赠东岳张炼师》,其诗见于四部丛刊本《刘梦得文集》卷四。全诗云:
    东岳真人张炼师,高情雅赡世间稀。堪为烈女书青简,久事元君住翠微。
    金缕机中抛锦宇,玉清坛上著霓衣。云衢不要吹箫伴,只拟乘鸾独自飞。
    张炼师系一泰山女冠(其身世宋人葛立方《韵语阳秋》有考),刘禹锡作诗相赠,或有意征用泰山事物。因此若将诗中之“元君”指为泰山女神,释意谓炼师供奉碧霞元君,久驻山中,原是可以讲通的。
    但“碧霞元君”一名,绝不见于元以前典籍;而“元君”之号虽屡见道书,或曰“元君者,老子之师也”,或曰“元君者,大神仙之人也”(《抱朴子·金丹》语),都与泰山女神无涉。设若女神唐代已有“元君”封号,何以宋人在言及此神时,悉称“玉女”(如王钦若《社首坛颂》、王山《盈盈传》等),绝口不及元君之号。故而持刘诗而论碧霞元君封号起于李唐,尚属孤证。
    我认为,如想辨清刘禹锡诗中之“元君”究竟何指,还须自刘集中再寻得“内证”,细加比勘,方能最终决此悬疑。
    在四库丛刊本《刘梦得外集》卷三,收有一首《和令狐相公送赵常盈炼师与中贵人拜岳及天台投龙毕却赴京》诗,云:
    银珰谒者引霓旌,霞帙仙官到赤城。白鹤迎来天乐动,金龙掷下海神惊。
    元君伏奏归中禁,武帝亲斋礼上清。何事夷门请诗送,梁王文字上声名。
    按:据考此诗作于宝历元年(825)秋冬之际。诗题中之“令狐相公”即令狐楚,其赠诗原韵已佚;赵常盈系当时名道,其初为吴善经弟子,长庆中供奉宫中,曾与白居易及僧人澄观在御前讲论 [3]。“拜岳”即朝拜东岳泰山,为唐人惯用语,桃源峪张炼师题记即有“大历八年王大使因拜岳”之语。据唐人徐灵府《天台山记》:“宝历元年,主上遣中使王士岌、道门威仪赵常盈……,五月十三日到山,于天台观设醮,许往三井投龙璧也。” 拜礼泰山盖在此前。此诗本事,当是有敕使奉命致祭泰山,令狐楚闻而赋诗相赠,后刘禹锡见其作,又加唱和。诗之第五句“元君伏奏归中禁”,亦出“元君”一词,从语境上分析,此一元君当指赵常盈,因赵氏奉敕而来,祀毕归京覆奏,故有“伏奏归中禁”之语。因道教称仙人为元君(不限于女性),故而刘诗遂以“元君”称呼炼师赵氏。
    察之刘禹锡两诗,同是题咏泰山,又同是赋赠道士,在完全相同的语境中,“元君”一词不可能各有所指:一指泰山女神,一指拜岳道士。既然《赵炼师》诗中的“元君”可以明确系指称道士,那么《张炼师》诗中的“元君”也只能是指称道士而非碧霞。而乾隆帝等据此诗谓“唐以前故有(碧霞)元君之名”,显然是郢书燕说了。
    二、“碧霞元君”名号始于宋代辩
    认为“碧霞元君”名号起于宋代者,主要是依据《东岳元君香火社碑》。此碑最早由田承军先生在《碧霞元君与碧霞元君庙》披露并介绍,田文论称:“北宋已经正式出现了‘碧霞元君’之名。泰山岱庙有一《东岳元君香火社碑》拓片,碑文已漫漶不清,但可见碑文开头是‘碧霞元君香火’,碑文有‘知人命长短’、‘山西’等字;立碑时间是‘大宋辛酉岁冬十月望后’,树碑者中有‘东阿社’等字样。大宋应是北宋,而北宋的辛酉年共3个:961年、1021年、1081年。由碑文知,北宋时期泰山就有了碧霞元君,而且当时碧霞元君信仰已非常成熟,山东东阿有了其香火社。”[4]
    如果确如田文所考,《东岳元君香火社碑》为北宋石刻,那么此碑诚为最早出现“碧霞元君”名号的文献,而且,元君香火社的历史也由此能追溯至宋代,谓整个碧霞元君信仰史都将因此史料的出现而改写,或非虚言。因此其碑所关甚巨,不容不加细辨。
    按上文称引的《东岳元君香火社碑》,原碑今尚存泰安市博物馆。察残石高约116厘米,宽约57厘米。今据其碑拓片影本,得以识读部分文字,加以研究。(拓片承泰安市博物馆陶莉老师提供,附致谢忱!)
    碑额篆书两行,文为“东岳元君香火社碑”。正文楷书(夹杂篆隶写法)共20行,每行约28字。文字漫漶,极难识读,今移录可辨者于后:
    第1行:“碧霞元君香火之碑。”
    第2行:“□□□出身通议大夫山西等处承宣布”(下残)。
    第3行:“□进士第□□大夫山西等处提刑按察司”(下残)。
    第4行:“□□士出身中议大夫山西等处监”(下残)。
    第5行:“…山西□□平□府…”。
    第6行:“…山西等处…”。
    第7行:“…监察…”。
    第8行:“…照…”。
    第9行:“…若干…”。
    第10行:“…灵芝…”。
    第11行:“…祠焉其…”。
    第12行:“魂□□□知人命长短此奥…”。
    第13行:“…似必应九炁…”。
    第14行:“…以峣嶫厰秀足以…”。
    第15行:“…曷入而其…”。
    第16行:“…则闽之督工…”。
    第17行:“…府管河通判…”。
    第18行:“…杨君元哲阳城人…”。
    第19行:“时”(本行只一字)。
    第20行:“大宋辛酉岁冬十月望后吉日。”(“望后”、“吉日”间夹小字一行:“东阿社学王口”。)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