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医学在生理、病理、诊断和治疗等方面都贯彻着阴阳五行学说,认为病因皆是阴阳失调所致,只要利用五行相生相克调和阴阳,便能除诸疾。 1、道教音乐中具有医学性的阴阳、五行学说 道教最早有着音乐理论的《太平经》上就阐述过音乐可以调和阴阳,祛诸疾。《汉书•律历志》也有五行、五音学说。《太平经》卷十八至三十四中云:“乐乃可和合阴阳……故元气乐即生大昌。自然乐则物强,天乐即生光明,地乐则成有常,五行乐则不相伤,四时乐则所生王,王者乐则天下无病……”“以乐治守形顺念致思却灾”。 《太平经》卷五十:“古者圣贤调乐,所以感物类,和阴阳,定四时五行……”卷一百一十三:“天地和,则凡物为之无病,群神为之常喜,无有怒时也。……是故乐而得大角上角之间者,青帝大喜,则仁道德出凡物乐生,青帝出游,肝气为其无病,肝神精出见东方之类。……南方徵之音,大小中悉和则物悉乐长也。南方道德莫不悦喜,恶者除去,善者悉前,赤气悉喜,赤神来游,心为其无病……” 《汉书•律历志》云:“协之五行,则角木,五常为仁,五事为貌;商为金为义为言,徵为火为礼为视,羽为水为智为听,宫为士为信为思。以君臣民事物言之,则宫为君,商为臣,角为民,徵为事,羽为物。唱和有象,故言君臣位事之体也。十二律,由六律六吕而成。律为阳,吕为阴。”《汉书•律历志》:“律卜有二,阳六为律,阴六为吕,律以统气类物,一曰黄钟、二曰太簇、三曰姑洗、四曰蕤宾、五曰夷则、六曰无射。吕以旅阳宣气,一曰林钟、二曰南吕、三曰应钟、四曰大吕、五曰夹钟、六曰中吕。”由三分损益法,由律得吕,表示由阳生阴,由吕得律,表示由阴生阳。阳与阳、阴与阴之调和,名为相应,阴与阳之调和,名为相合。 《太平经》、《汉书•律历志》中的音律理论,基于“阴阳”和“五行”思想,认为宫、商、角、徵、羽“分别六方远近”“所以感物类,和阴阳,定四时五行”,这看起来,一般人认为调乐治病似有点玄乎,但我认为至少调乐有一定的辅助作用。乐能感染人、陶冶人,它能够导致生命机制和生理过程发生变化,发掘人的内在未开发的生命潜能,改善人的内环境系统,发展和提高人的生理和心理水平和素质,调和人体机能,调和阴阳而祛病延龄。 关于音乐疗疾的机理和作用,早在《内经》中已有所论述,而在其它的中医古籍中,对于五音疗疾的医案的记载亦颇具体详细。1五音疗疾的机理和治疗原则 《黄帝内经•灵枢》邪客第七十一章曰:“天有五音,人有五脏;天有六律,人有六腑;此人与天地相应者也。”“五音”亦称“五声”,是我国五声音阶中的宫、商、角、徽、羽五个音级,将其分别与中医的五脏对应,形成了“宫动脾、商动肺、角动肝、徵动心、羽动肾”的对应关系。认为有节制地选听乐曲,有利于精神舒畅、机体健康和疾病康复。 2、五脏、五行、五音体系 五脏应五行、五音……体系的建立,是早期医学以道家思想为素材建立起来的。 《黄帝内经》将五脏又称为五神脏,将肝心脾肺肾分别与怒喜思悲恐等五种情志变化相对应。《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 “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素问•举痛论》说 “百病生于气也,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思则气结。”尤乘说 “调节七情以养气,就可直接对肺腑保养。因为情志的种类与五行、五脏相配,《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所说的 肝“在志为怒”,心“在志为喜”,脾“在志为思”,肺“在志为忧”,肾“在志为恐”。心病及肺,心气不足,则血运无力,从而导致肺之气血不畅。脾病及肺,脾为气血生化之源,肺的津气依靠脾运化生成水谷精微提供。如果脾气亏虚,气血生化不足,常引起肺气不足。肝病及肺,肝的疏泄失常,可影响肺气的肃降,使肺气痹阻。肝病累及于肺,导致肺之功能失常。肾病及肺,肾阳不足时,气化不行,水液泛滥,亦可影响肺的宣发肃降功能。由此可见,情志所对脏腑的影响,都可波及到肺,使其功能受到不同的影响。调节七情对于五脏功能都有良好作用,也是直接对肺脏的保养。 早期的医学著作《素问•金匮真言论》和《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疾医》等典籍中就留有这样的印记。 《金匮真言论》云:“五藏应四时,各有收受乎?岐伯曰:有。东方青色,入通于肝,开窍于目。藏精于肝,其病发惊骇。……其音角,其数八,是以知病之以符也,其臭臊。”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帝曰:余闻上古圣人,论理人形,列别藏府,端络经脉,会通六合,各从其经。气穴所发,各有处名。谿谷属骨,皆有所起,兮部逆从,各有条理。四时阴阳,尽有经纪。外内之应,皆有表里,其信然乎?”岐伯对曰:“东方生风,风生木,木生酸,酸生肝,肝生筋,筋生心,肝主目。其在天为玄,……在音为角,在声为呼……” 《疾医》中说:“以五味、五谷、五药养其病,以五气、五声、五色胝其生死。……” 在我国《内经》依据五行规律,运用角、徵、宫、商、羽五音,针对不同病证,按不同音调、音量、节奏、旋律等,对有关脏腑的作用不同而产生的情志反应,创立了“五音疗法”,即“宫动脾,商动肺,角动肝,徵动心,羽动肾”。道教天人相应理论认为,自然界与人是“同构异质”的,音乐与世间万物具有共同的本质属性,因此五音与五脏、五行之性相通,五音可以影响五脏。角、徵、宫、商、羽五音分别被道教又赋予五行的属性:木(角)、火(徵)、土(宫)、金(商)、水(羽)。 以上体例说明祖国传统医学五脏应五行、五音等的体系还是比较完善的。下面综合各论将完整的五脏、五行、五音体系排列如下: 五行 木火土金水 五脏 肝心脾肺肾 五音 角徵宫商羽 五窍 目舌口鼻耳 五体 筋脉肉皮骨 五声 呼笑歌哭呻 以上体系既处于固定模式的相生、相克相互制约的反馈系统之中,又可在不同方面运用,这些都有着玄妙的意义,有待更进一步研究、开发。把这些理论性的四时五行、人体五脏、五音等有机地结合起来,运用它们的自然变化和相生相克相互影响而调和阴阳,从而达到自己祛病延龄的目的。如道教界有些百岁老道长,直至现在他们除其它修持方式外,仍坚持每天诚心定气,叩齿演音;有些老道长虽然不十分懂得四时五行、五音等,但是他们却在长期的修持中,无形地把四时、五行、五脏、五音等有机地结合起来,致使他们的心理和生理发生深刻的变化,得以长生久视。 3、道乐里“咒”的医学意义 咒,是道乐里经韵格式之一,它有“祝告”之意。咒的语言简单,音韵浑一。汉魏乐府的重要组成部分即为偈、咒等。咒语内容庞杂,用场甚广,都有不同的奇功异能。咒能使人拔其孽识,截其知见,欲障除而天心现,真现出而万念空,驱除杂念,清净身心。咒法也被古代医家广泛地运用于治病中,这种祝咒在传统医学上叫“祝由科”。这种以咒治病的传说源远流长,据有关文史记载,到唐代太医署还分四科:“一曰医师,二曰针师,三曰按摩师,四曰咒禁师。”到元、明时,太医院分十三科中,仍有祝由一科。 “祝由”二字最早见于医书《素问》,言上古之人治病,不用打针服药,只要移易精神、变换气质,请人施展祝由之术,即可为患者治愈病痛。《素问•移精变气论》说:"余闻古之治病,惟其移精变气,可祝由而已。“注云:由,从也,言通祝于神明,不劳针石,病从而可愈也。” 《太平经》卷五十《神祝文诀》云:“其祝有……用之所向无不愈者也,但以言愈病,此天之神谶语也。” 诚然,在早期的医学中咒法治病是有一定积极意义的。我们不能因其富有神秘的宗教色彩,而在现代社会抹煞它的特殊意义和作用。咒语是精诚布道施法之心声,它有时融存思、念咒、踏罡、掐诀于一体,而专注于某种境界,以形成一个多渠道联络的信息、指令,以调动激活体内外的潜在能量,从而实现某一愿望。在布道施法的同时,病者产生一种心理效应,能调整身体机能,故而除去邪疾。 从一定角度来说,道乐中的咒的功能也是多重性的。如《玄门功课经》中《净口神咒》:“丹朱口神,吐秽除氛,舌神正伦,通命养神,罗千齿神,却邪卫真,喉神虎贲,气神引津,心神丹元,令我通真,思神炼液,道炁常存。” 乍一看,这是带有宗教色彩的《净口神咒》,然而三思乃悟,它深藏着玄机。知者易悟,昧者难行,我们的先辈们简括玄机,把它们用咒的形式日诵于功课经上,是想能让这具有医学意义的神咒由后辈了悟、继承和发扬。《净口神咒》所讲的体内神思想,从某种意义上说它讲的是人体生理学的内容,但又阐述了头部各器官的状态功能和作用。 如心神为五脏之元宰,其色赤,能栖神灵而主守之。心之神能主适阴阳、寒热、躁静,和调荣卫以养其身。"吐秽除氛"、"气神引津"、"思神炼液",又简括了修性炼命,祛病健体之术。"吐秽除氛"即为道教吐纳术。吐纳意即吐出浊气,纳入人体所需之清气,吐纳即呼吸归根,保住先天元气,气足则百病可治。"思神炼液"使神存留在身中,不使漏失,可以使人却病祛灾,就是在危绝之时,只要存住神,亦可使人“死而复生”,正《内经》所谓“得神者昌,失神者亡”。 《黄庭内景经》中说:"百疴所钟存无英……垂绝念神死复生"﹙《肝部章》﹚;"心部之宫莲含华,下有童子丹元家,主适寒热荣卫和……调血理命身不枯……临绝呼之变登苏"﹙《心部章》﹚。 炼液,可使"体生光华,却灭百病"。口为玉池宫,是津液生成之所,漱咽津液可使人形体生发光华,不饥饿,而使"三虫"﹙实指嗜欲、贪财、好色﹚死亡,从而使人心意和平而却退百病。 一言以蔽之,道教音乐玄妙无比,是人们精神、心灵的灵媒,是治愈疾病、身体和心智的灵丹妙药,是通天达地的“神曲”。玄门之玄,玄乐亦玄。 (作者:安徽涡阳天静宫李福道长)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