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十 四 章 视 之 不 见,名 曰 夷;听 之 不 闻,名 曰 希;搏 之 不 得,名 曰 微。此 三 者 不 可 致 诘,故 混 而 为 一。其 上 不 皦,其 下 不 昧。绳 绳 兮 不 可 名,复 归 于 无 物。是 谓 无 状 之 状,无 物 之 象,是 谓 惚 恍。迎 之 不 见 其 首,随 之 不 见 其 后。执 古 之 道,以 御 今 之 有。能 知 古 始,是 谓 道 纪。 这一章所讲的“道”体,是第一章的延续。第一章说,“道”是无法用语言来表达和描述的。所以,老子在这里说:相对于“道”,人的感觉是无能为力的,因为“道”从未分之整体,进而若隐若现地融入万物变化的规律之中。因此,只有前后对照,把握道纪,才不会陷入困惑。 “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日希;搏之不得,名日微。”意即,看它看不见,称它为“夷”;听它听不到, 称它为“希”;摸它摸不着,称它为“微”。用眼睛看不见它叫做“夷”,用耳朵听不到它叫做“希”,用手摸不到它叫做“微”。因为我们用眼睛、耳朵和身体无法感知到它,所以无法描述它的形象。 “夷”、“希”、“微”三个字是各有其意的。“夷”,没有任何凸显之处,表示它没有任何颜色;“希”,没有声音。《道德经》第四十一章说:“大音希声”,洪亮的声音听上去显得没有声音。“微”,幽而不显、无形的意思。老子用“夷”、“希”、“微”来说明“道”是无法用感知器官能够把握和琢磨的。 “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意即,这三方面都不能够穷究底细,所以它原本就是浑然一体的。上句的“夷”、“希”、“微”三方面,是看、听、摸三种感官都无法掌握和穷究底细的,就叫“致诘”。“故混而为一”,指它们原本就浑然而为一体,是我们无法分辨的。这说明“道”是“似无”或“妙有”的。 “其上不皦,其下不昧。绳绳兮不可名,复归于无物。”意即,它外显的部分不明亮,隐含的部分也不晦暗。绵绵不绝的样子无法为它命名,运动着又回归无形的状态。“皦”是光明的意思;“昧”,昏暗的状态。“上”,外显的部分;“下”,里面所包含的部分。“上”与“下” 都无法看清楚和掌握。老子为什么说“道”无法看清、无法掌握呢?因为“道”本身就处在不生不灭、绵绵不绝的变动状态。“绳绳兮”,即绳和绳连在一起啊,绵绵不绝,没有穷尽。 “是谓无状之状,无象之象,是谓惚恍。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这就叫做没有形状的形状,没有物象的物象,这叫做若有若无的惚恍状态。面向它,看不见它的源头;跟随它,看不见它的后续。老子把“道”说成“无”,而万物却由它生成;说成“有”,却又不见其形,恍恍惚惚难以命名。这就是“道” 的本有特殊性。 “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意即,把握早已存在的“道”,可以用来驾驭当前的一切。能够认识宇宙的初始情况,就叫认识“道”的规律。“古始”,是指宇宙的原始,也即老子所说的“道”的初始情况。在老子生活的年代,是不知道宇宙的时间是以光速作计算的,也没有宇宙大爆炸之说。老子只是把他观察到的宇宙万物的衍化产生过程和人间社会法则,称之为 “道纪”。所谓“道纪”是指道的纲纪,即“道”的规律。 综上而看,本章是讲“道”体的。也是关于“道”就是“一”,“一”就是“道”的描述。在老子看来,“道”是“无状之状,无物之象”,它不仅亘古存在,而且还有其自身运动的变化规律。他认为:理想中的“圣人”要掌握和支配这个变化规律,用以驾驭现实的存在。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