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道学 > 其它 >

《道德经》漫议 第五章

http://www.newdu.com 2018-01-02 道教之音 佚名 参加讨论
    道德经第五章
    天 地 不 仁,以 万 物 为 刍 狗﹔ 圣 人 不 仁,以 百 姓 为 刍 狗。天 地 之 间,其 犹 橐 龠 乎! 虚 而 不 屈,动 而 愈 出。多 言 数 穷,不 如 守 中。
    本章从“道体”自身真实状态讲自然的价值判断。老子认为:天地之间有其自然的运动规律,万事万物都是依照自己的运动规律发展变化着的。作为“圣人”,就应当遵循自然规律,采取无为而治的方针治理天下,任凭百姓自然繁衍生息,而不要采取硬性干预的方针和措施。同时,本章又是紧承上一章对“道冲”做了进一步的论述。由“天道”推论“人道”,由“自然”推论社会。其核心思想是阐述清静无为的好处。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意即,天地没有任何偏爱,把万物当成刍狗,让它们自行荣枯。“不仁”,是指无所“仁爱”。“自然”之“爱”是大爱。比如一棵树从枝繁叶茂到枯槁不堪,一朵花从争奇斗艳到随风飘零,都是按季节自生、自成、自灭,天地对它们一生的荣枯,没有任何仁爱之心可言。“刍狗”,草做的狗,在古代是祭祀天地用的祭品。天地对万物,就像对待刍狗一样一视同仁,让它按照事物的自然发展规律而运行。《庄子·天运》说:“夫刍狗之未陈也,盛以箧(qie)衍,巾以文绣,尸祝齐戒以将之。及其已陈也,行者践其首脊,苏者取而爨(cuan)之而已。”意即用草扎成的狗在没有用于祭祀时,一定会用竹制的箱笼来装着,用绣有图纹的饰物来披着,祭祀主持人斋戒后迎送着。等到它已用于祭祀后,行路人踩踏它的头颅和脊背,拾草的人捡回去用于烧火煮饭。所以,圣人对待百姓,也是像对待刍狗那样,让百姓自由发展,安居乐业,生老病死。这便是圣人“无为”的治理方法,无所谓“仁”与“不仁”,但却彰显出公正、平等的爱。
    “天地之间 ,其犹橐龠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多言数穷,不如守中。”天地之间就像一个大风箱啊! 空虚却不枯竭,一鼓动空气就源源不绝。“橐”是指大风箱的外壳,“龠”是风箱里面的扇叶。推拉之后,扇叶就会造出风来,两者合称“橐龠”,现代人叫风箱。风箱本身没有风,但稍一鼓动风就出来了,而且源源不绝。老子把天地比作一个大风箱,旨在说明:
    天地之间的万物流转,生生不息。“多言数穷”, 是指过多使用心思、卖弄智巧,很快就会陷人困境。政界的“多言”是指繁苛政令。“言”,指政教法令。“数”通“速”,加快之意。“穷”是指败亡。繁苛的政教法令,甚或朝令夕改,就会加速政权的败坏灭亡。如何办才好呢?“不如守中”。“守中”的“中”与“冲”通,指心中保持虚静状态。
    这一章确实有独到的见解,一句“多言数穷,不如守中”——议论太多,很快就会走投无路,还不如守住虚静的原则。为人处世的最高境界就体现在“守中”的智慧上,这样的人一般都呐于言,不是不会说,而是防止祸从口出。一般闲聊者的话大多都是废话。即便如此,却在不知不觉中,加进了感情色彩,可能引发祸端,不如不说。这样的话,别人就不知你的深浅,也就不敢对你轻举妄动。明明什么都知道,却一副痴呆愚顽样——守中的表情。这种人不张扬,不高人一等;其平易近人,容易受人欢迎。为人处世,万不可忘记“多言数穷,不如守中”的教导。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