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儒学 > 儒学研究 > 其它 >

如何认识和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和儒家哲学之间的辩证关系?

http://www.newdu.com 2018-01-05 中国孔子网 钱凤仪 参加讨论

    摘要:本文对马克思主义和儒家哲学的精神实质和适用范围进行了理论探讨,并指出马克思主义主要适用于我国社会政治经济学领域用于创造物质财富,而中国传统儒家主要适用于道德领域适用于保持和创造精神财富。不断发展和完善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传统儒家哲学一道,对建设一个富强和文明的中国而言,是相辅相成的关系。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儒家哲学
    我们都知道,西方哲学和中国传统哲学属于不同的哲学体系,而马克思主义哲学来自于西方哲学。我国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主要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而国学的主流则是儒家的道德哲学。
    “关于对待马克思主义哲学这一问题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背离或放弃马克思主义,我们党就会失去灵魂、迷失方向。在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这一根本问题上,我们必须坚定不移,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能有丝毫动摇。’
    全面地、完整地、科学地坚持马克思主义,就要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治国理政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改造,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
    一、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构成
    “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组成的有机整体。坚持马克思主义,就必然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唯物史观揭示了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为科学社会主义奠定了哲学基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马克思主义哲学深刻揭示了客观世界特别是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在当今时代依然有着强大生命力,依然是指导我们共产党人前进的强大思想武器。” 
    二、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哲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统称,其前身是德国古典哲学。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物质是世界所发生的一切变化的基础。运动是物质的存在形式,物质的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物质不是精神的产物,精神只是运动着的物质的最高形式。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人们能够认识并正确运用客观规律。辩证法的规律是从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历史中抽引出来的,实质上可以归结为以下3个规律:从量转化为质和质转化为量的规律;对立的相互渗透的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辩证法是关于一切运动最普遍的规律的科学。运动的根源在于矛盾。矛盾双方只存在于它们的相互依存和相互联系之中。人们要认识物质世界的运动规律,必须通过实践,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人的认识能力是无限的,个别人的认识又是有限的,这个矛盾要在无穷无尽的、连绵不断的世代中解决。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劳动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劳动者和生产资料始终是生产的因素,两者的结合构成生产力。人们在发展生产力时也发展着一定的相互关系,即生产关系,生产关系总合起来就构成为社会关系。生产关系和社会关系的性质随着生产力的改变而改变。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等等;所以每一个历史时代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以及由此产生的社会结构,是该时代政治和思想的基础。从原始公社制解体以来,全部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历史活动是群众的事业,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他们是在现实关系的基础上进行创造。个人在历史上有一定作用,每个时代都需要而且能够创造出自己时代的伟大人物。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