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观点争鸣 >

岂止简单忽悠 “小沈阳”并非山寨版“仲永”

http://www.newdu.com 2018-01-06 人民网 佚名 参加讨论
《联合早报网》今日刊登署名为徐杰的评论文章。文章称,除夕一夜,小沈阳名燥全国,他凭借新的“忽悠”方式吸引了大量眼球,同时,他也成为当下备受争议的人物,也因其“忽悠”观众的方式。 
    文章认为,小沈阳带给人新奇之处,在于两个方面:一是他为新人,一年一度的央视春晚太需要新鲜血液的充斥了,二是他与众不同的表演方式,突破、另类,令观众大呼过瘾。 
    对此,有人惊呼,“赵氏喜剧”有了接班人,人们可以在赵本山、范伟、巩汉林、黄宏、郭达等之辈外,找到新的元素刺激喜剧神经,也有人极力猛批说,小沈阳代表的低俗文化污染了人们的眼睛。 
    “小沈阳”现象说明了什么?虽然这种通过反串性别、模仿唱歌、地方腔调而博取的欢声笑语,没有值得回味的价值,一笑而过,快餐式的,但这种表演方式是突破的,即使会助长某些社会文化因素走向低俗,却是必要的,也是成长的代价。 
    不少网友都在讨论小沈阳能走多远?是经不住时间的冶炼,表面华丽不断老化,最后成为山寨版“仲永”,还是正如许多观众寄望的,能够超越赵本山,带来更多的喜剧元素和文化反思?后者需要突破,比表演方式的突破更难,需要文化和艺术修养的补充,需要更精妙的技术设计。作者认为,“小沈阳”会成为后者,因为他不乏突破的基因,只需时间和厚度。 
    文章还指出,舞台是宽阔的,需要不雷同的文艺节目,文化是发展的,需要多元化趋势。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