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空寺始建于北魏太和十五年,到现在已有1511年的历史。这座纯木的建筑,远望,仿佛是一幅玲珑剔透的浮雕:近看,又大有凌空欲飞之势。据史料记载,初建之时,寺院高出地面近百米,而支撑寺院的柱仅是十几根碗口粗的柱。南北朝时期,随着政治势力的分裂,道教也分为南北天师道场。北魏时期,太武帝曾一度灭佛信道。设立道坛。太和十五年,孝文帝元宏下诏将天师道场移到恒山,就在当年,按照寇谦之道长“上延宵客,下绝嚣浮”的遗训修建了“崇虚寺”,后来人们根据崇虚寺建筑悬空的特点,改称“悬空寺”。 千百年来,我国古代建筑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了独特的建筑体系和建筑风格,悬空寺最大限度的发扬了我国古老的建筑传统,将古建筑艺术发展到了登峰造极的水平。 恒山悬空寺是如何建在崖壁之上的 悬空寺究竟是如何修建的呢?首先在岩石上凿开石洞,这些石洞都是口小肚大,然后在肚里放一个锥型物件,把加工成剪刀形的横梁猛力砸进去,插入岩石里的横梁都是当地产的铁杉,事先用桐油浸过,不怕虫蛀,还有防腐作用。这样先前放入洞里的木器便钻入横梁,外边用力越大里边咬合就越紧,这样固定的横梁就把压力传到了岩石上。在横梁的下面用木柱支撑,这些木柱有长有短,有的着力,有的则是虚设,甚至可以晃动,根本不受力,悬空寺像这样形似虚设、可以晃动的支柱有十多根。据内行讲,这些虚柱不仅仅是作为装饰用的。虽然一般情况下,并不吃力,但一到游人太多,负荷增大时,就会挺身而出,脚踏实地负起一柱顶千斤的责任来,从而始悬空寺形成一座似虚而实、似危而安、危中见俏的奇特建筑。半插飞梁为基础,巧借岩石暗托,梁柱上下一体,廊栏左右相连,形成框架结构,抗震力度增强。浸过桐油的木质构件,具有很好的防腐功能,所有这些都是悬空寺历经千年不毁的真正原因。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