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本论与《法华》 “不迁”,是相当简要的一个论点,在论证之后的结论中,肇师则运用了相当形象的语言,主要的结论有二: “既无往返之微朕,有何物而可动乎?然则旋岚偃岳而常静,江河兢注而不流,野马飘鼓而不动,日月历天而不周,复何怪哉?” “是以如来功流万世而长存,道通百劫而弥固。” 这两个结论,第一个再次点明,本文所说之不迁,主语是具体的现象,与其他思想对于“常”的见解完全不同,同时,“不迁”的意义不是作为一个推论的终端,而主要是圣者现量亲证的境界。并且,这种直陈境界的叙述方式,使得本论,尤其这几句话获得了如同后世禅宗公案所具有的效果。第二个结论则似乎一些突兀,在对具体世间现象的讨论中,直接转为对如来性质的描述。这种转折,当与龙树罗什一贯的重视《法华》有关。 作为佛教最高理想人格的觉者,如来的性质究竟如何,不同经典与宗派的说法有所不同,但有一点是一致的,即,如来与世间万法在某些根本性质上是一致的。例如,原始佛教特别强调诸行无常的普遍意义,在对释迦牟尼灭度的解释上于是特别强调,尊贵如佛者,也不可能超出这一规律。中观长于说诸法缘起性空,《中论·观如来品》云:“如来所有性,即是世间性。如来无有性,世间亦无性。”如来与世间同样毕竟空、无所有。《法华》云:“是法住法位,世间相常住。”该经并以宣说如来常住的思想而著称。世间性空,于是如来性空;世间相常住,于是如来常住。将某一根本性的原则贯彻到底,是这种思维方式的特色。所不同者,原始佛教与中观派可以从人们日常经验所认可的某一事实出发,根据某种逻辑论证来推出自身的观点,而《法华》则明确的说,如来常住不可能从日常经验出发来理解,只有诉诸信仰,如同相信二十岁的父亲有八十岁的儿子一般,非是理性所及的事实。本论似乎就是要论证这无法用逻辑理性论证的难题。 本论在如来与世间法关系的认识上,与以上的思维逻辑一样,认为二者一致,根据其一可以顺理成章的推出另一个。于是而有“如来功流万世而长存”的结论。但从这一结论来看,本论似乎是采用了龙树的方法来论证《法华》中如来常住的思想。这是关于本论的又一争论。这里的关键在于,《般若》与《法华》的关系究竟如何?是否相互冲突?具体落实到本论,则为肇师所在的中观一系与《法华》的关系。龙树与罗什都十分重视《法华》。龙树《大智度论》大段引用了《法华如来出现品》的内容。罗什翻译的经典中,《法华》[14]占了相当重要的地位,并是该经的多种译本中流传最广的一种。罗什所辑《思惟略要法》中又有“法华三昧观法”,直接源出《法华经》。此种观法由两部分组成,一是根据《法华经见宝塔品》忆念释迦牟尼佛与多宝佛在七宝塔中共坐,宣说《法华》深意: “所说《法华经》者,所谓十方三世众生,若大若小乃至一称南无佛者,皆当作佛,惟一大乘,无二无三,一切诸法,一相一门,所谓无生无灭,毕竟空相,唯有此大乘,无有二也。” 所谓“无生无灭,毕竟空相”也就是龙树所特别发挥的诸法实相的内涵,这段话无非点明了《法华》会三归一的唯一大乘的核心内容就是诸法实相、毕竟空。台湾学者赖鹏举认为,罗什的法华三昧观法相对简略,仅是纲领式的说明,而其展开与落实是由僧肇《物不迁论》阐明的“物不迁观”完成的: “‘无生无灭,毕竟空相’即是‘实相’,亦即‘法华三昧’要以罗什所宗的‘实相’为出发,展开成观释迦、多宝并坐的禅法,才是罗什传出‘法华三昧’这个新大乘禅法的本意。然而罗什在《思惟略要法·法华三昧观法》中仅作了纲领式的提示,并沒有具体说明如何由般若实相为基础,开展出观见过去、现在二佛同处的实际禅观步骤。建立‘法华三昧’具体禅观步骤,令罗什《法华三昧观法》在中国成为一种可实际运作的禅法,这是罗什高足僧肇的贡献。‘物不迁观’为僧肇对罗什‘法华三昧观’的进一步开展,……”[15] 赖文并根据考古发现,指出北朝陇东一带,曾经有以《物不迁论》指导法华三昧修法的僧团,进一步以历史事实佐证了本论的重要价值以及与法华思想的关系。当然,如何解读考古发现,或许还有争议。但在赖文对经典的考察中,至少可以说明一点:本论与《法华》关系密切:毕竟空、物不迁、如来常住[16],有着递相说明的内在逻辑。这种逻辑的如实展现,却不是理性论证的问题,而是自内证的实践智慧所要达到的目标,因此,本论与罗什所传的法华三昧观法同样具有实践的品格,甚至可以认为,本论兼具中观与《法华》的实践品格,又是切实打通二者的桥梁。[17] 看来,对于《物不迁论》的解读,会是一个不段深入的过程,她是一个敞开的文本,只要有兴趣,总会有新的发现与新的体会,不过,所谓“新”,是对我们来说的,佛法义理,无新故之分,物不迁,即是实相不迁,物即实相。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