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民主选举后,如何以民本理念治国? “兼爱”是主张“使天下兼相爱”,反对“忠恕”,反对宗法等级的愚“仁”,庶人、士子皆可为官为侯为王。经过以上民主选举,天下统一,各归其位,各尽其责。 “兼爱”主张天下人互爱互利,不要互相攻击,这就必然要主张“非攻”。“非攻”者,各阶层不要相互攻击。攻击之害,“春则废民耕稼树艺,秋则废民获敛”、“百姓饥寒冻馁而死者,不可胜数”。“非攻”并非盲目求和,对于“汤伐桀,武王伐纣”那样的“革命”是“彼非所谓攻,谓诛也”。 “天志”就是上一阶层的人对下一级要相爱、相利,不要相恶、相贼。 “非乐”是反对贵族“亏夺民衣食之财”的奢侈享乐,追求简洁、古朴、清淡的艺术。 “明鬼”,要使天下人都相信有鬼神,其目的是赏贤罚暴,使天下太平。 “非命”者,否定天命决定贵贱论,主张事在人为,为善得赏,为恶受罚。“贤能”应掌权,“暴王”和懒情不肖的“穷人”都该受罚。 “节用”强调各阶层要勤苦生产,简略礼仪,节俭求富。 “节葬”则提出一套薄葬、短丧的办法,目的在于使人能“疾而从事,人为其所能”。 民主治国的过程中,“尚贤”始终贯穿于人的理念及行为中。 以上九条相互关联,纵横交错,以人为本,以“刑政”指导及约束行为,人人有各归其位的“礼”,则天下“尚同”。 “尚同”即主张在“尚贤”的前提下统一天下,实现“大同”。施行选举制度后,天子、三公、诸侯、正长,百姓各施其行,“上之所是,必皆是之;上之所非,必皆非之”,“上同而不下比”。“天子唯能一同天下之义,是以天下治也。”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