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先秦诸子中的一个重要人物,庄子的形象在一般人眼中,常常笼罩着一层神秘的色彩。4月21日,应西安交通大学“学而讲坛”之邀,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所长杨义讲述了他对庄子的认识。 庄子应系楚人后裔 尽管庄子对中国文化的影响十分深远,但是现存的文献记录中,关于庄子的研究资料却很少。经过多年的研究后,杨义认为,人们可以从空白入手,多维度透过历史的烟尘,进入前人思维的精神深处。 众所周知,历史的空白远远大于历史的记载,能够让人选择笔录下来的历史事件已是少数,保存下来的就更少之又少。“史料没有记载,并不一定代表事情没有发生。因此,我们应当通过现存的有限材料,以人的生命体作为感悟文学生命的基本,以此去寻找庄子的思想。”杨义说。 庄子到底是何许人也?对于这个问题,学术界众说纷纭。经过多年的研究,杨义认为庄子应该是楚庄王的后裔,并在楚悼王或肃王时成为疏远贵族,离楚流亡,逃到了边远的宋国。 庄子是贵族出身,这是有依据的。在读《庄子》以及其他一些史料的时候,人们可能会有一些疑惑。比如,首先,楚国国君楚威王到宋国重金请庄子出山治理楚国,但是遭到庄子的拒绝。为什么是楚王而不是梁惠王去请庄子治国?另外,春秋时期,治学大部分是“官学”,如果庄子出身寒门,如何能学到这么深的学问?第三,庄子虽然家里贫穷,但是却可以与诸侯将相平起平坐,平等对话,其地位何来? 除此之外,在《庄子》一书中,庄子对于楚国的表述很是耐人寻味。例如对于楚国的政治,庄子在《人间世》一文中,称其德衰以至于“方今之时,仅免刑焉”,即除了躲避刑罚外,难有作为。而到了《则阳》篇,更是称“楚王为人,形尊而严,其于罪也,无赦如虎”。杨义认为,这些说法多少透露了庄子心目中的楚国政治,隐含着某种切肤之痛的刑事阴影。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