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诸子百家 >

老子智慧:最大的过失是贪得无厌

http://www.newdu.com 2018-01-06 网络 佚名 参加讨论

    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道德经第四十六章》
    老子生活的那个时代各诸侯之间的纷争连年起伏,战争给老百姓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影响,处于社会底层的广大劳苦大众深受战争之苦。老子站在大众的立场上,对统治者接连不断发起的战争表达了自己的不满。老子分析了战争的起因,他认为战争是由于统治阶级的贪婪和永不知足引起的,要想消灭战争就必须从统治阶级的思想上下工夫,让他们清醒地认识到战争并不能使国家强大,反而会削弱自己的统治,统治者只有清醒地认识到这一点,才会收敛贪婪的欲望,实行无为而治。无为而治是合乎大道的,合乎道就会天下太平安定,否则就会战争频繁,老百姓会战死沙场。这是老子所深恶痛绝的,老子同情人民的疾苦,他发出了呼声:停止战争,无为而治!
    “罪莫大于可欲”,意思是最大的犯罪就是放纵欲望。春秋时代是一个欲望沸腾的时代,从国君到平民无不在心中荡漾着对欲望的渴求。各种实际的和不切实际的欲望弥漫于整个中原,致使老子把“可欲”视为一种罪恶。
    “祸莫大于不知足”,老子出于对朴素时代和无知无识状态的极端爱恋,把不知足说成是人类最大的祸患。
    “咎莫大于欲得”,老子答为:最大的过失是贪得无厌。如果说可欲与不满足对于个人来说都能够引起罪恶、祸患的后果,那么贪得无厌就不但可憎而且后果非常严重。纵欲是在某种可以进行的条件下而不知加以收敛的放肆行为,不知足是一种个人主观能动性不知内敛的进取行为,而贪得无厌则是人心不知满足的无限扩大。所以,贪婪对国家的统治者来说,往往会把国家引向无穷的灾难;贪婪对于普通人来说,则必然使自己陷于众叛亲离的境地。    贪婪是人的本性,它是一切灾祸的根源。统治者的贪婪引起连年战乱,人民深受其苦;普通人为自己的贪婪同样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公孙仪在鲁国当相国,很有权势。他喜欢吃鱼。据说每顿饭都是无鱼不欢。全国上下知道了他这个嗜好,就都争着买鱼给他。但公孙仪只吃自己买的鱼,别人的鱼一概不收。    他的身边人劝他:“先生爱吃鱼,别人送你鱼,却又不要,这是为什么?”公孙仪回答:    “正是因为我爱吃鱼,才不接受别人送的鱼。”
    听的人一脸茫然。公孙仪笑了笑,解释说:“道理很简单。我接受了别人的鱼,就要替别人办事;为别人办事,就难免营私舞弊,触犯法律;触犯了法律,我的相国就当不成了。那时候就算我喜欢吃鱼,也不会有人送我鱼了。我又不能自己养鱼,因此就吃不上鱼了。按现在这个样子,我不接受别人的鱼,就不会被免除职务,虽然喜欢吃鱼,凭着自己的俸禄还是买得起的。”听的人大为服气。
    一位智者,和几个朋友一起住在一间只有七八平方米的小房子里。看他总是乐呵呵的,有人便问他:“那么多人挤在一起,还高兴什么呢?”智者说:“朋友们住在一起,随时可以交流感情、交流思想,难道这不是值得高兴的事吗?”陆陆续续地,朋友们都成了家,屋内只剩下他一个人,但他还是整天笑口常开的。又有人问他:“你一个人孤孤单单的,有什么好高兴的?”他说:“我有很多书啊。每一本书都是一位老师,和这些‘老师’在一起,难道不令人高兴吗?”
    几年后,这位智者成了家,搬进公寓楼住一层,仍是一副快乐无忧的样子。有人便问:“你住一楼还能快乐吗?”智者说:“一楼有多好啊!进门就是家,搬东西很方便,朋友来访很方便……尤其让我满意的是,可以在空地上种草、养花。”又过了一年,这位智者把一层让给一位家里有偏瘫老人的朋友,自己搬到楼房的最高层,而这位哲人仍是快快乐乐的,朋友问他:“住顶楼有哪些好处呢?”他说:“好处多着呢!每天上下楼几次,有利于身体健康;看书、写文章光线好;没有人在头顶上干扰,白天黑夜都安静。”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