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为天下溪,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为天下式,常德不忒,复归于无极。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为天下谷,常德乃足,复归于朴。朴散则为器,圣人用之则为官长。故大制不割。 ——《老子·第二十八章》 人分男女,动物有雌雄,雄性的动物一般都十分刚强,雌性的动物是阴柔的。刚强意味着突显,阴柔意味着凹陷,突出的东西是容易折断的,隐含的东西就容易被保存,“枪打出头鸟”、“出头的橼子先烂”讲的都是这个道理。 养生就是保全的道理,无论是男是女,我们都要保持阴柔,这才是长寿之道。如果我们的性格过于刚强,就会受到摧折,尽管我们的身体充满阳气,我们也要保持下位,就好像山涧中的溪水一样,正是因为其在最低处,所以能得到更多的滋养,而且小溪也不失欢畅淋漓的本色,充满着活力。 如果人做到知雄守雌,天地的“常德”就起主导作用。所谓“常德”,就是天地的好生之德,如果能知雄守雌,人的生命就处在“恒常”的状态,就好像从老年或中年回归于婴儿一般的生机勃勃。 老子认为:天下没有什么东西比水更柔弱,但攻击坚强之物,没有能胜过水的,因为没有什么东西可以代替它。弱能胜强,柔能胜刚,天下无人不知晓,却无人能遵行。 因此圣人说:“能替代国家承受其屈辱,方为社稷之主;能替代国家承受其祸殃,才是天下的君王。” 老子又说:牝常以静胜牡,以静为下。雌性的鸟兽常以安静柔顺胜过雄性的鸟兽,以其安静谦下反而显得生命力更强。 统计资料表明,女性的平均寿命长于男性。除了生理差异外,主要是生活方式的问题。探询女人长寿的秘诀后发现,男人如能在生活中学学女人,就可以更长寿些。 女性常常因悲伤而哭泣,哭泣实际上是在排毒,也是宣泄情绪的一个主要渠道。悲伤哭泣时流的眼泪中含有不少有害的蛋白质。而男人有泪不轻弹,从心理上得不到宣泄,生理上又将这些有害蛋白质积聚在体内,精神压抑和紧张就会引起某些疾病。 大道泛兮,其可左右。万物恃之以生而不辞,功成而不有。衣养万物而不为主,可名于小。万物归焉而不为主,可名为大。以其终不自为大,故能成其大。 ——《老子·第三十四章》 在老子那个时代,人们对于不可预计的命运充满敬畏,古人认为,吉祥的事情是崇尚左边的,而指挥偏将军的上将军,他的位置是居于右边的,这上将军的位置不是吉祥的,同时也说明事物的吉凶与其所处的位置有关。老子认为,这样的观念只是存在于事物的外在的现象而已,他说:“大道泛兮,其可左右!”真正的“大道”存在于外在的现象之内,“道”无所不在,就不用分什么左右了。 所以,养生的人,要效法“大道”的包容精神,与大道时刻保持一致,这样就能不忽左忽右,摇摆于大喜和大悲的烦恼中,这样身体的所有器官就会依靠人的宏大中正的精神而生生不息。从表面上看,“大道”滋养了万物而隐含事物的内部,没有以主人自居,这显示了一种“小”的状态,但是,“大道”包含了万物,这样才叫“大”,有容乃大。 事实上,大与小是相对的,有时候一些小的事情对于养生是大的事情,一些看似严重的问题,要拿得起放得下。一般人,寿命的长短区别不大,很难看见有许多长寿的人,为什么呢?这是人们不知道什么对身体有益,什么对身体有害的原因造成的,也把握不好大与小、轻与重。 所以,养生要靠我们细致地观察,不要因为有小的损害而掉以轻心,也不要因为小的益处而毫不在意。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