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 参看Paul Ricoeur, Hermeneutics and the Human Sciences, trans. John B. Thompson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1), pp.142-144. [26] 同注6,卷8〈总论为学之方〉,页140。 [27] 同前注,页141。 [28] 同注6,卷11〈读书法下〉,页176。 [29] 同前注,页181。 [30] 同前注,页182-183。 [31] 此处透露出儒学诠释传统与哲学诠释学截然异趣的另一面:即儒学显然并未经历现代所谓的「语言学转向」(linguistic turn)的洗礼。儒学传统对语言的看法大抵未脱古人「言不尽意」的藩篱;把语言仅当作一传意的工具。故此就算像朱子那样看重读书解经,但仍必严分言教(达至体会的工具)与体会为两事。《语类》卷10〈读书法上〉开首便说:「读书乃学者第二事。」接着又说:「读书已是第二义。盖人生道理合下完具,所以要读书者,盖是未曾经历见许多。圣人是经历见得许多,所以写在册上与人看。而今读书,只是要见得许多道理。」同注6,页161。与此相反,哲学诠释学则强调理解与语言具有密不可分的关系;理解过程乃是一种语言过程。加达默说:「语言并非只是一种生活在世界上的人类所适于使用的装备,相反,以语言作为基础,并在语言中得以表现的是,人拥有世界。世界就是对于人而存在的世界,而不是对于其它生物而存在的世界,尽管它们也存在于世界之中。但世界对于人的这个此在却是通过语言而表述的。这就是洪堡从另外的角度表述的命题的根本核心,即语言就是世界观。……我们必须探究语言和世界的关联,以便为诠释学经验的语言性获得恰当的视域。」同注15,p.443. 中译引自同注15,下卷,页566。关于这方面的深入比较,本文不能在这里讨论。 [32] 同注6,卷11〈读书法下〉,页176。 [33] 对于道德本心之觉悟工夫,牟宗三先生称之为「逆觉体证」的工夫并论之详矣。可参看氏着,《心体与性体》(台北:正中书局,1968),第二册,页474-484;另《从陆象山到刘蕺山》(台北:学生书局,1984再版),页165-170。 [34] 宋‧陆九渊,《陆九渊集》(北京:中华书局,1980),卷35〈语录下〉,页447。 [35] 如谓「后生看经书,须着看注疏及先儒解释,不然,执己见议论,恐入自是之域,便轻视古人。至汉唐间名臣议论,反之吾心,有甚悖道处,亦须自家有『征诸庶民而不谬』底道理,然后别白言之。」又云:「读书固不可不晓文义,然只以晓文义为是,只是儿童之学,须看意旨所在。」同前注,页431、432。 [36] 同前注,页441。 [37] 明‧陈献章,《陈献章集》(北京:中华书局,1987),卷5〈再和示子长二首〉,页456。 [38] 《年谱》四十岁下录有〈已发未发说〉、〈与湖南诸公论中和第一书〉、〈答张钦夫〉等,皆是研究中和新说的重要文献。参看清‧王懋竑,《朱熹年谱》(北京:中华书局,1998),卷1,页39-47。 [39] 同注6,卷5〈性情心意等名义〉,页85。 [40] 同注1,页1403-1404。 [41] 同注6,卷5〈性情心意等名义〉有一条云:「问:『心是知觉,性是理。心与理如何得贯通为一?』曰:『不须去着实通,本来贯通。』『如何本来贯通?』曰:『理无心,则无着处。』」,页85。 [42] 有关朱子参悟中和及由之形成的心性情三分格局的思想,详细的分疏可参看牟宗三,《心体与性体》,第三册,页130-154、407-447。另《从陆象山到刘蕺山》,页114-132,此中牟先生批评朱子之工夫说:「而只是心之清明知觉,其落实着力而见效果处却在已发后之察识,察识扩大而为格物穷理。真正工夫着力处实在格物穷理。」,见页129。另可参看刘述先,《朱子哲学思想的发展与完成》(台北:学生书局,1984增订再版),页71-138、195-268。 [43] 同注6,页284。 [44] 同前注,页286。 [45] 宋‧朱熹,《四书或问》(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文渊阁本《四库全书》第149册,1987),卷2《大学或问》,页233。 [46] 同注1,页546-546。 [47] 同前注,卷45〈答廖子晦〉十八书之第十八书,页2200、2202。 [48] 同注6,页2746。 [49] 同前注,页2748。 [50] 同前注,卷14〈纲领〉,页249。另卷104〈自论为学工夫〉云:「先生因与朋友言及《易》,曰:『易非学者之急务也。某平生也费了些精神理会《易》与《诗》,然其得力则未若《语》《孟》之多也。《易》与《诗》中所得,似鸡肋焉。』」又云:「问:『近看胡氏《春秋》,初无定例,止说归忠孝处,便为经义,不知果得孔子意否?』曰:『某尝说,《诗》《书》是隔一重两重说,《易》《春秋》是隔三重四重说。《春秋》义例、《易》爻象,虽是圣人立下,今说者用之,各信己见,然于人伦大纲皆通,但未知曾得圣人当初本意否。自不如让渠如此说,且存取大意,得三纲、五常不至废坠足矣。今欲直得圣人本意不差,未须理会经,先须于《论语》《孟子》中专意看他,切不可忙;虚心观之,不须先自立见识,徐徐以俟之,莫立课程。……』」同前注,页2614。 [51] 同前注,页249。 [52] 同注1,页1977。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