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宗教哲学 >

君子不器,全面发展

http://www.newdu.com 2018-01-06 一元一国学网 佚名 参加讨论

    子曰:“君子不器。”
    孔子说:“作为君子,不要成为一个有固定形态的人。”
    孔子用“有固定形态的东西”来形容人,不能做一个有固定形态的人。这句话其实很重要,我们平常做人,学究就是学究,商人就是商人,军人就是军人,言谈举止,都有了固定的形态,一眼看去就知道,这个人是干什么的。这就不太好,当然,对于普通人来说,这也没什么。但即使是一个普通人,也要承担各种社会角色,不能转变自己社会角色的人,必然不能获得成功的人生。尤其是“为政者”,因为为政者要管理这个社会的方方面面,要懂得这个社会的各行各业,要适应各种不同的社会环境,要应付这个社会上形形色色的人物,因此就必须具有很强的适应性和人际交往能力,若是我行我素,我就是这样,不能去适应环境,而要让环境来适应自己,让别人都来适应自己,那是永远不可能的!一个人要真正做到去适应环境,很不容易;因此,就不能有固定的形态和思想,所以说,政治家都是天才的演员。而当好一个政治家,就必须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同时也必须具有良好的心理承受能力,事事为人民着想,处处为人民着想,才能“道之以德,齐之以礼”。
    君子的力量永远是行动的力量,而不是语言的力量,但是一个真正的君子其实在融会贯通之后还有一个很高的标准,就是君子从来不是作为一个固定的职业,一个小角色被摆在那里的,他们是变通的,与时俱进的,能随时调整自己适应社会的大变革,由于他的不断进步而能够在社会中有一个更好的地位,即孔子所说的“君子不器”。君子在这个世界上不是作为某一个容器存在的。所谓容器是专门放在那里只作为某一种用途存在比如装东西。作为一个人而言,就是你合格地,中规矩地摆在那儿做一份职业而已。所以,“君子不器”是比职业主义更高一层的境界---理想主义。
    一个君子重要的不在于他的所为,而在于他的所为背后的动机。人是思维决定行动的动物,也就是态度的主宰作用。在这个社会上,每个人每天所做的事情大体相同,但对于做同样的事情解释却各有不同。曾经看到的十五世纪一个宗教改革学家讲的自己青年时代的一个小故事,这个故事改变了他的一生。他说有一天,他路过一个烈日炎炎下的巨大的工地,所有人都汗流浃背地在那儿搬砖。他不知道他们在那儿搬砖干什么,他去了以后就问第一个人,他问你在干什么呢,那个人特别没好气地回答他,你看不见啊,我这不是在服苦役搬砖吗?他想了想还是不知道为什么,就去问第二个人。他问你在干什么,这个人态度比第一个人要平和很多,他把手里的砖先给码齐,跟他说,我砌这堵墙。后来他又去问了第三个人,他说你在干什么呢,那个人脸上一直有一种祥和的光彩,他把手里的砖放下,擦了一把汗,很骄傲的跟这个人说,他说你在问我吗,我在盖一座教堂啊。
    其实这三个人手中做的事情是一模一样的,但是他们给出来的解读是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可以称为悲观主义者,也就是说你每天所做的每一件事情你都有理由认为这是生活给你的一份苦役,但人为了生存总要付出,而这一类人,只看到当下的辛苦的确实存在。第二种人的态度,可以称为职业主义的态度,砌一堵墙,他是一个局部的成品,就像是你的一份薪水,你的一个职务和职称,你知道你要对得起今天的岗位,所以你不低于职业化的底线,但是你没有更高的追求。这个境界也就是孔子所说的器的境界;而第三个层次,则可以称其为理想主义者的境界。也就是说,你眼前的每一块砖,每一滴汗,你都知道它通往一座圣殿和教堂,你知道,你最终会有一个梦想。你是为了梦想在走着从脚下到达梦想的历程,你的每一步路都是有价值的,你的这种付出一定会有最终的成全。走在这样一条路上,你所做的事情绝不仅仅只作为一个器皿存在。
    其实,“君子不器”这是简简单单的四个字,但是这四个字深刻的内涵就在于当我们真正把自己投入到使用中的时候,不要满足于眼前所做的事情,而要看到这个事情背后的诠释,他相关于我们的生存价值,相关于我们的梦想,相关于自己在整个社会坐标中,能不能够建筑起来一座教堂。可能由于一个人自己的努力成全了一个教堂,而也因为有一个教堂梦想的笼罩而成全了一个个体。
    作者:论语通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