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宗教哲学 >

天地万物都有“仁”

http://www.newdu.com 2018-01-06 中国经济网 佚名 参加讨论

    《周易》符号所显现的天地人三才之道的宇宙模式是理论模式,而在现实中,并非如此。就人而言,人与天地万物最大的区别,在于有思维、意识、欲望,这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动力,是人类文明的重要标志,但由于欲望利益的驱使与支配,超越自然、以人为中心的观念开始形成,人的自然本性逐渐丧失,其行为慢慢偏离了自然。 
    为了找回人失落的自然本性,《易传》提出种种恢复人性的方法。首先,学问思辨的知识积累,进德修业,以提高素养,减损私欲,抑制邪恶,最大限度恢复人的自然属性。其次,人应以效法自然行动,如提出“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说的是乾卦象代表天,天道刚健运行不止,人应当效法之,有进取心,积极向上,尤其在遇到困难时,不为困难所吓倒,以惊人的毅力克服之。坤卦象代表地,地道温柔顺从,宽厚仁慈,养载万物。人当效法之,以博大胸怀和仁慈之心接人待物。再次,遵从天地之道。只要顺从天地之道可以得到天地之道的佑助。《周易·大有》上说:“自天佑之,吉无不利。”《易传》把这段话赋予了更深的含义。认为人道是天道的体现,就某个人而言,不仅要顺从天道,也要顺从人道。孔子解释说:“天之所助者,顺也;人之所助者,信也。履信思乎顺,又以尚贤也。是以自天佑之,吉无不利也。”
    孔子的一贯之道就是中,就是仁,就是太极。发散出去,可以讲忠恕等一大堆东西,收回来就是一个“仁”字。其实仁就是阴阳,左边的单人旁是阳,右边的两横是阴。一阳一阴就叫仁,就叫中,就叫太极。一个果仁,埋进土里以后,它会发芽,会长出一棵茂盛的树来,就靠那个“仁”而已。仁是最核心的东西,天地万物都有“仁”。
    作者:古缘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