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教育 > 教育研究 >

刍议中国古典文学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1)

http://www.newdu.com 2018-01-06 论文联盟 佚名 参加讨论
通过阅读古典文学,我们可以了解古代人们对世界的认识和对人文精神的探索。文化来源于我们真实的生活,它可以作为反映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古典文学中涌现出了很多经典作品,这些经典之作折射出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为中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在历史车轮前进的同时,很多负面思想随之产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缺失或是不全面,滋生了这些不良思想。我们通过阅读理解古典文学,挖掘其中积极向上的思想政治价值,为当代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有力的素材。
    一、中国古典文学的内涵与发展
    (一)内涵
    文学是以语言文字为工具,形象化地反映客观现实、表现作者心灵世界的艺术,是文化中能够打动人心,给人以感染、熏陶的一种艺术。我国古典文学是艺术中的瑰宝,在历史的长河中熠熠生辉,其中有包含大自然风致,渗入作者情思的诗、词、曲、赋,又或针砭时弊、笔锋犀利,或灵动轻松、体悟细腻的散文。在众多的文体中,作者凭借着自己深厚的古文素养,突破创新变革的精神,创造了多种丰富多彩、变化多端的艺术表现手法,比如顺叙、插叙、倒叙的叙述手法,比如白描、细描等描写手法,比如对偶、借代、拟人的修辞手法……中国灿若星河的古典文化中孕育着深厚的修身齐家爱国之道,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人的思想行为方式,不遗余力地承担着广阔社会的道德教化功能。
    (二)发展轨迹
    1. 上古文学包括先秦、秦汉。这一时期,中国古典文学的长河渐渐明朗,各种各样的题材开始孕育。如最早的散文,刻于龟甲或者器皿上的占卜的只言片语;诗歌,充满现实主义的《诗经》,和洋溢着浪漫主义色彩的《楚辞》;小说,《夸父逐日》《女娲补天》等追溯人的起源的神话传说。“诗言志”“思无邪”开始成为作者创作所坚持的理念。从先秦到两汉,古典文学经历了由诗乐舞结合到追求“以大为美”“铺张扬厉”诗风的这样一个过程,两汉统一的政治局面,给了文学以“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指南,将楚辞的形式转变为赋,这一时期的集结而成的汉乐府诗歌因为充满活力,充满生活气息而在民间流传。
    2.中古文学魏晋至明中叶。中古文学分为三段,魏晋到唐中叶这个期间,文学首先是开始了自觉时代,诗歌成为各种文学体裁中最为夺目的一种,达到鼎盛。文逐渐诗化,赋也逐渐诗化,出现了骈文、骈赋,开阔大气而又不失蕴藉。从“三曹”曹操、曹植、曹丕,到“建安七子”到“初唐四杰”再到有“情圣”之称的杜甫,有“诗仙”之称的李白,诗歌的形式愈来愈完善,也越来越具有个性。这时期确立了“建安风骨”和“盛唐气象”两种诗歌范式,玄学和佛学使文学有了另外一种思想境界,在正统儒文化的政治教化之中,玄学的淳朴自然引导人们追求真、善、美,佛学的四大皆空引导着人们分辨真与空,摈弃贪念,修身养性。唐中叶开始是中古期第二段,元代开始是中古第三段,这两个时期文学开始从文人宫廷更多的转入百姓瓦舍,出现了“说话”“戏曲”等文学样式,内容更加充实丰富,阳春白雪与下里巴人并举。
    3.近古文学明中叶至“五四”。伴随着商品经济的繁荣,资本主义的萌芽,市民阶级队伍的壮大,越来越多的文人开始走向民间,将关注点落在了寻常百姓身上,作品的内容、题材、趣味等等都发生了一系列变化。另外在王阳明、李贽等思想家的影响下,人们开始突破理性禁欲主义的束缚,创作主体个性高杨,大胆直白的吐露心声,比如关汉卿的戏曲《窦娥冤》借助窦娥这一女性形象指天指地大胆控诉了官员的是非不分,比如汤显祖的《牡丹亭》借助崔莺莺与张生的爱情,颂扬了那种敢于突破“门第约束”的至死不渝的爱情。在戏曲之外,还有代表我国古典小说最高峰的四大名著《水浒传》《红楼梦》《三国演义》《西游记》,《红楼梦》讲述了封建大家庭的必然灭亡以及相爱的男女虽然敢于冲破世俗的樊篱却仍然逃不掉社会的摧残的悲剧;三国演义为我们展示了汉朝末年的群雄争霸的历史过程,《西游记》看似写神,实际正是对人间社会的一种抽象的还原,《水浒传》好汉“聚义梁山”,反抗朝廷,杀富济贫。这些作品因为有着极高的艺术价值而具有鲜活的生命,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人,生生不息。
    二、中国古典文学的精神特质
    古典文学的主要特征可以概括为以下四点:第一,政治性。古代文学的创作离不开当时的时代和政治。在古代,文学创作强调“文以载道”、不要“无为而作”。第二,哲理性。中国古典文学一直追求着“理性之美”。文学家借助作品表达自己对世界整体性的感悟,对人生意义的揭示和哲理性的思考。第三,教育性。文学源于生活但是它高于生活。文学不是简单地叙述生活,它以自身独特的方式在教育人。第四,道德性。古典文学肩负着强烈的道德责任感,文学作品要求对社会不良风气、道德堕落、政治腐朽进行深刻地鞭挞。对于作品中的正面人物大力的赞扬,鼓励人们向他们学习,成为被社会所认可的人。
    三、中国古典文学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宋代文学家周敦颐提出“文以载道”的观点,这里的“道”可以理解为道德、道义。文学的创作具有一定的目的性,借助文学这个工具教化人民,对人们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一直以来中国的古典文学承担着认识功能、教育功能、娱乐功能、审美功能,极大地推动了古代社会思想政治领域的发展和进步。
    (一)政治领导: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古人倡导以天下为己任,从小培养自己的普世之心。他们将国家和民族的兴衰荣辱与自身联系起来。在春秋战国之后,士人们对国家的兴衰更为关注。比如诗圣杜甫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写下“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名句。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留下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千古名句。在林则徐的《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中有:“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当国家受到外敌入侵时,士人们的忧患意识直接升华到爱国主义情怀。西汉名将霍去病在国家受到匈奴入侵时,骑上战马毅然奔上战场。他在《琴歌》中写到“四夷既护,诸夏康兮。国家安宁,乐未央兮。”无数好男儿为了国家的安定奔赴战场,保卫边疆,他们的热血和汗水在无声地诉说着他们对自己祖国最真切的爱。始终把国家利益置于个人利益之上,忧患祖国命运,是当代人应当汲取的精神滋养。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