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之不见名曰微;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夷。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其上不徼,其下不昧。绳绳不可名,复归于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 眼睛看不到的可以说它是“微”,耳朵听不到的可以说它是“希”,手触摸不到的可以说它是“夷”。这三种东西没法把他们区分开,便混为一体了。它从哪里起源不太清楚,但它的作用却不蒙昧:绵延不绝、层次无穷、包罗万象而无法形容,最终又回归到难以把握具体本质的空灵状态。被称作是没有固定形状的形状,没有具体图象的图象,称为微妙莫测。追寻过去无法找到它的源头,直搠将来看不到它的终止。掌握着自古就有的天道自然规律,来驾御当今世界万物。应该明白最古老的起源就是道的纪元。 “视之不见名曰微;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夷。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 第一,这种东西看是看不到的,听也听不到,而且连摸也摸不到,其实就是说这个东西不是普通感官能够接触到的。当然,从现在的角度看来,符合这几条要求的东西很多,比如细菌、病毒那一类很小的东西,又比如磁场、微波、宇宙射线等不由普通粒子构成的物质,再比如电脑软件等数码信息等等。但是这些东西都能够通过一些特别的工具或途径让人们可以普遍地认识到它。在老子的时代,这些工具或途径都是不可能存在的,那时候,人类向外探索这个世界的能力还相当有限,所以只能理解为“内修”所发现的。 在“内修”的境界上发现的东西,当然很难说那到底是“看见”、“听见”还是“摸到”的,因此当然就“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了。其实对于这种特别的发现,佛家有一个专门的名词,叫做“照见”。因为那是“内照”所见,是启动了本心的光芒所发现的,这种光芒开始时可能很微弱,越修越强,修到最强大的时候可以“上穷碧落下黄泉”,照彻整个宇宙。 “其上不徼,其下不昧。” 第二,一般来说,既然是物质总有个来源的问题:它是从哪里来的?这种物质很神秘——不知道是从哪里来的。一般人如果说不知道那还就罢了,老子是有大智慧的“圣人”,他都说不知道,那这种物质就够神秘的了。 但是它的作用又很明显,一点也不糊涂,一点也不蒙昧。可以说是天文地理、春耕秋收、行军布阵、国计民生、居家旅行哪里都可以看到它的作用。这就从另一个方面更加增加了它的神秘性——这么普及性的物质居然还不知道它的来源。 “绳绳不可名,复归于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 第三,正由于是它的应用太广泛了,所以很难来形容、描述它了。外延太大了,所以就没有内涵了。它是没有形状的形状,是没有影象的影象,整体都在一个似有似无的状态里了。有一首诗可以用在这个地方:“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就是这个感觉,我相信这首诗能脍炙人口,原因之一必然是它讲出了那种大家心里都有而口中都讲不出的那种玄妙的感觉。 “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 第四,它这个东西又是非常广阔巨大的,既看不到它的开始,也看不到它的结束。有句俗话叫“神龙见首不见尾”,好歹还能见一个“首”,它倒好,“首”和“尾”你一样都看不到。宇宙初开,混沌未分时它已经在那里了,将来宇宙崩解的时候只怕它还在,是真正地与宇宙同寿。 它遵循的是最高层次的宇宙宪法——“道”,它统帅的是当今世界的一切——“有”。它是“道”忠实的贯彻者和执行者。正如位于磁场中的一切符合“磁性”的东西必须服从磁场的规则一样,在这个宇宙中的一切物质也都要服从“道”的规则,因为它们的内在都有“道”性。 这种东西,就是“气”。 最后,老子说:最古老的起源就是道的纪元。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