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教育 > 教育研究 >

废科举对乡村教育落后的影响(2)

http://www.newdu.com 2018-01-06 探索与争鸣 佚名 参加讨论

    其二。废了科举。如何善后?
    废科举乃举国之大事,理应做好充分的善后准备工作。由于仓猝定制,从递减科举中额到立废科举的急速转变过程,已容不得清政府过多地考虑善后问题。面对府州县学的停办,面对数百万求进无门的举人、生员、童生,清政府既未解决他们的认识问题,也没有合理安排他们的出路。废科举之上谕,只是“责成各该督抚实力通筹,严饬府厅州县赶紧于城乡各处遍设蒙小学堂,慎择师资,广开民智。其各认真研究,随时考察,不得稍涉瞻徇,致滋流弊”。至于如何做好舆论宣传、组织保证、财政支持、师资培养等,均不明晰。实际上,在其后兴学堂的过程中也看不到清政府的得力措施,全凭各地方长官的认知程度各行其是,而众多地方都在强调“无经费”、“无师资”。
    正是由于缺乏整体规划和有效的善后措施,造成废科举后一段时间内社会思想的混乱。陕西横山县在初建高等小学堂时,“民智闭塞,呼学校为洋学堂,相率裹足,故假官权强迫各堡私塾生徒入校,仅得学生十二名”。光绪三十二年,内阁中书殷济奏称:“自国子监归并以来,师范生已失所望,近又窃闻有永停出身之议,中学堂以上学生,恐不免皆有疑虑。盖国家进退人才,唯名与器,中国人于功名二字印人脑筋最深,若一概弗予出身,恐非所以奖以往、奖将来之意。”可见,国人还缺乏对新学堂的认识,不知新学堂为何物者大有人在,而进入新学堂的人又要为自身的出路担忧。对此,早已有人指出问题之所在。进士出身的何刚德称:“今日学堂之弊,与学生无与也。而当时兴学堂者,急于观成,仓猝定制,人不一心,适蹈不知轻重之弊也。”“始谋不臧,其由来非一朝一夕之故。”民国初,有人总结说:清末,“国势变迁,学说则新旧交争,政治则中西揉杂。旧来之根据全失,前途之趋向不定”,“当此时代,凡一切兴学育才、用人行政要旨,补苴掇拾,毫无宗旨政策之可言,而国家政务,咸隳败于冥冥之中。及至改革事起,遂一发而不可收拾也”。上述评论应该是符合实际情况的。尽管废科举是大势所趋,但清政府认识上的浅薄及政策、措施上的疏失却是不容否定的。
    废科举后面临的新问题
    由于仓猝定制,思想准备不足,措施不力,因此,废科举后出现的许多新问题无法得到解决,严重影响了新学堂的发展,更使乡村教育受到严重冲击而陷于困境。
    1、旧的教育体系解体。造成乡村教育的断层
    明清时期的教育,完全纳入了科举的轨道。政府除了建立府州县学,以为科举储才外,同时在乡村普遍设有社学、义学,并鼓励社会力量兴办私塾,用以承担启蒙教育,并为地方儒学输送人才。这样就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教育体系。这个教育体系的突出特点是,对乡村文化的普及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且经历数百年,可谓根深蒂固。废科举以后,旧的教育体系一下子解体了,而新的教育体系一时又无法构建,使乡村子弟无所适从。新学堂初建时,几乎全部设在州县以上城市,乡村子弟面临着无学可上的局面。旧的教育体系中,启蒙教育在乡村教育中占了极大比重,而没有了启蒙教育,乡村子弟很难考进城里的学堂。实际上,废科举后的一段时间内形成了乡村教育的真空,乡村教育几乎处于停滞状态,从此拉开了与城市教育的距离,明显处于落后状态。而这种文化教育的中断,哪怕只有十余年,便是一代人的延误。尽管朝廷屡屡颁诏,令各地兴办学堂,但各地行动不一,极不平衡。能够遵旨行事已属不错,何况还有观望者、敷衍者。虽然新学堂在废科举后有了较快发展,但远远满足不了城市的需要,更不要说乡村了。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候补内阁中书黄运藩奏称,“今考之,学堂之推广既稀,人才之进步转滞”,有些地方,“一县之中延至一二年,不能有一完全学堂,以资教育,官司苟为敷衍,人才坐见消亡”,而在乡村,“一乡十里、数十里之中,求一旧有之蒙学馆而不得”。黄运藩看到了问题,却没有切实的解决方案,而是主张再恢复科举,使科举与科学并存。他的观点与时不合,被学部以“毋庸议”而排斥。但是他反映出的问题却是客观存在的。
    2、传统观念尚未转变。乡村教育难以为继
    科举制度的推行,把读书与做官紧紧地连在了一起。“读书做官”成为流行的读书观,影响深远。科举时代的劝学之风久盛不衰,它既有激励人们积极向上的作用,同时又把功名利禄作为劝学的手段,宋真宗的《劝学诗》即是典型。诸如“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少小须勤学,文章可立身”;“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一类的宣传,渗透到乡里民间,妇孺皆受其染。而“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社会现实,更为世人树立了读书做官的样板。在明代的文献中已有“学优而仕” 的提法。表示真正有学问的人可以入仕做官。总之,“读书做官”的影响已是根深蒂固。科举可以立废,观念不可能一下子转变。清廷下诏兴学堂后,“起视各省,大率观望迁延,否则敷衍塞责,或因循而未立,或立矣而未备”。待废科举后严令兴学堂,仍未见有太大改观,其重要原因还是观念未转变。四川越巂厅“僻陋在夷,闻见褊窄,语以游学,骇为奇谈”,且“多不见信”。有些地方,“虽有学堂毕业者,乡党不以为荣,不知荣则不知奋”。《浮生手记》的作者骆憬甫是清末生员,钱塘人,因两次乡试未中,就在废科举的那年,一位有见识的俞先生劝他报考杭州府中学堂。当时,除了他的母亲同意外,所有“亲戚乡老族人”都反对,好像“是吃洋教一样”,大都“嗤之以鼻,背后批评” 。骆憬甫所住之乡村距杭州城不远,这里的观念尚且如此,僻远之地就更不必说了。直到民国初年,这种状态仍无多大改观。1928年,吕思勉在《考试论》中说:“中国人,固最好令其子弟入学,亦最好捐资兴学者也。观于向者,各地皆有书院,及义塾、私塾之林立可知。今者捐资兴学,固不乏其人,然较之往昔,则尚不逮。私家之延师以教其子弟,及私人之藉授徒以胡口者,亦日见减少。是何也?则是非黑白之不彰为之也。”所谓“是非黑白不彰”,实指传统读书观尚未转变,因此看不到教育的育人功能。该文并称:“论者不知教育之未尽善也,乃以学为无益,则肯延师以教其子者自少。”许多人正是看不到读书做官的效果,而且对新学堂又缺乏正确的认识,所以会产生“学而无益”的想法。正是从废科举开始,“读书无用”论出现了。从“读书做官”到“读书无用”,恰恰反映了某些人的传统观念尚未转变。在相当一些人的心目中,读书既不能做官,那便是无用。“读书无用”的影响是巨大的。尽管废科举后,清廷对学堂毕业生量予出身,用以刺激人们读书的积极性,这对于高等学堂、京师大学堂或出国留学的学生或许还有点诱惑力,而对于一些在中小学堂读书的学生,乃至众多乡村子弟来说,已不能重新唤起往日的动力。在传统观尚未转变,而新学堂又未能触及的乡村,传统的启蒙教育难以为继。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