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宗教哲学 >

易筋洗髓经中的传统文化思想辨析(3)

http://www.newdu.com 2018-01-06 聚友网 佚名 参加讨论

    三、易筋洗髓经与禅武的统一 
    1、尚武崇德,修身养性 
    中华武术源远流长,授武者在教授门人时提出“浇花先浇根,教人先教心”的武德并重的修法。何为武德,武者:干戈,军之事也;德者:德行也,亦称道德,合起来就是干戈中的道德后来又延伸为干戈的规距。[23]早在春秋时期左丘明所著的《左传》中就有“武德有七”的论述。 “尚武崇德,修身养性” 是从事武术活动的人,在社会活动中所应遵循的道德规范和所应具有的道德品质。荀子《劝学》篇:“故学至乎礼而止,夫是之谓道德之极”。 武德的实质亦是社会公正原则,是人类“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恶者而攻之”的正义、公平、公道,最古老的道德观念之一。自从中国最早的《隋律》、《唐律》至今,武德从未与法律发生过冲突。文以德彰,武以德显,亦是禅武的真谛。
    2、中华武术的起源与发展 
    武术的萌芽于原始社会时期,是人类在长期的历史演变过程中不断创造、逐渐形成的一个运动项目。在兽多人少的自然环境中,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人售争斗中,人们学会了拳打脚踢、指抓掌击、跳跃翻滚一类的初级攻防手段。此后又制造和使用石制或木制的工具武器,产生了一些徒手的和使用器械的搏斗捕杀技能。在现有考古发现的旧石器时代出现的尖状石器、石球、石手斧、骨角加工的矛,新石器时代末期出现的大量的石斧、石铲、石刀和骨制的鱼叉、箭镞,甚至还有铜钺、铜斧等。这些原始生产工具和武器大部分多是武术器械的前身。
    原始社会末期,部落战争的频繁发生,进一步促进了武术的发展。据史籍记载,大禹时期士兵持斧和盾进行操练的“千戚舞”是原始社会一次盛大的武术自卫演练。古代的“武舞”为后来武术套路的形成奠定了基础。炎黄时代的蚩尤部落崇尚武技,勇猛善斗,特别善于徒搏角抵(摔跌)。他们头戴牛角或剑戟样的装束,当与人交斗时,除用拳打、脚踢外,最善抓扭对方,用头顶触对方,使之不敢接近。后人称其为“蚩尤戏”。[24] 
    阶级社会时期,生产力的发展、兵器的改进,武术也随之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商周时期青铜业的发展,出现了矛、戈、戟、斧、钺、刀、剑等精良兵器,以及运用这些器械的方法,如劈、扎、刺、砍等技术,还有了较量武艺高低的比赛。当时的武技多称“手搏”、“手格”、“股肱”等。据《史记》记载,夏王桀、殷王武乙和纣王都是徒手生擒猛兽的技术能手。
    春秋战国时期,诸侯纷争,七强图霸,战争十分频繁。武术的格斗技能在军队和民间得到重视和迅速发展。这时铁器的出现和步骑兵的兴起,武术的技击性讲究攻防技巧,拳术打法也出现了进攻、防守、反攻、佯攻等。诸侯各国“以兵战为务”,对拳技、臂力、筋骨强壮出众者都很重视。齐国宰相管仲,为使齐国强盛,实行兵制改革,责令官兵进行实战性武技训练,凡是民间有拳勇而不报告者按隐匿人才问罪。赵国人荀况(又称苟子)目睹齐人崇尚武技的情况,回国后与赵王谈起齐国强盛的原因时说:“齐人隆技击。”而剑本在当时的吴越则十分兴盛。 
    越国一位著名女击剑家 “越女”不但剑技出众,而且有一套技击理论。据《吴越春秋》记载:“凡手战之道,内实精神,外示安仪,见之似好妇,夺之似猛虎。布形候气,与神俱往,……一人当百,百人当万。”[25]早在2000多年前,就有“内外合一、形神兼备”的技击理论记载。
    楚汉之争时项庄舞剑意在沛公里的“鸿门宴”的历史事件,可以看出当时的武术已由过去单纯的攻防动作逐步发展成可以单独演练的套路形式。汉代的武术大发展在宫廷的酒宴中出现了剑舞、刀舞、双戟舞等单人的、对练的或集体舞练的套路运动。东汉史学家班固在《汉书》对汉哀帝的 “卞戏”迷说: “雅性不好声色,时览卞射武戏”[26]。汉代选拔武职人员以“试弃”(拳技的考试)为准。这一时期的武术著述也明显增多。统治者非常重视徒手的拳术表演和比赛。汉代拳术有“防身杀敌”、“以立攻守之胜”实用术,具观赏性和健身性的象形舞 “沐猴舞”、“狗斗舞”、“醉舞”,还有“六禽戏”、“五禽戏”等皆是早期的象形拳术。《汉书·艺文志》中收录的《剑道》38篇,《手博》6篇,是论述“攻守之道”的专著。 
    隋唐时期的武术继两晋南北朝时期的停滞状态后重新崛起。唐朝推行“武举制”,在政策上促进了民间和官方的练武活动。在隋未闻名于世的少林寺,在唐武德年间(618一626年),因助李世民铲平隋未割据势力王世充而声名大震,官府许其自立营盘、演练僧兵,僧徒一度达2000余人。唐朝开国皇帝李渊的次子李世民“结纳山东豪杰”,在秦王府蓄养“勇士”800余人,其中《隋唐演义》中的历史人物——尉迟恭也是武艺超群的骁将。 
    宋代武术的发展在《说岳全传》、《杨家将》、《水浒传》等都有记载。两宋时期由于战乱和内患使得民众结社习武自保。“角抵社”、“英略社”、“弓箭社”就是当时的民间习武组织。据宋华岳《翠微北征录》载:“臣闻军器三十有六而弓为称首,武艺一十有八而弓为第一。[27]”此文原意强调弓箭在征战中的重要性,但却成了“十八般武艺”一词最早出现的宋代的典籍。元代由于民族矛盾、蒙古统治者的限制、武术家的隐姓埋名、秘密性的习武组织使武术发展受到极大的抑制。 
    明代是我国武术全面大发展的时代。抗倭名将戚继光的《纪效新书》中就记载“宋太祖三十二势长拳,绵张以往的武术技巧多靠口传身授,以文献形式保留者甚少。由于明代的文武全才之风,使武术家著书立说达到鼎盛,而且图文并茂,保留了珍贵的武学遗产,为后世研究武术提供了重要依据。据统计,除戚继光的《纪效新书》外,重要的专著还有唐顺之的《武编》、俞大猷的《正气堂集》、 共十六家拳法。[28]”这些武术百家争鸣以擅长者姓氏命名的拳法得到了迅猛的发展。明代武术的大发展与明太祖先元璋主张的“武官习礼仪,文人学骑射”的思想是分不开的。明代武术拳法众多、器械套路丰富,开始有势有法,有拳谱歌诀。这也是明代武术脱胎于军事格斗技术后形成以套路为主超过对抗性运动形式。
    清朝统治时期因满清贵族统治者的一度限制,使得清代的武术活动不如明代。但民间许多反清复明组织习武练功以图推翻满清统治之风反而使各种流派的武术更加纷呈于世。以地区分有南派、北派,以山川分有少林派、武当派,以宗教分有佛家的外功、道家的内功,以门类分有太极门、形意门、八卦门、迷踪门,还有长拳类和短打类。武术流派象征着武术事业的同时也存在缺乏交流的弊病。民国时期因火器的普遍使用,武术更主要是以体育运动的健身形式出现在社会生活之中。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非常重视优秀民族文化遗产的继承和发展。国家定期举行武术汇报表演,在高等师范院校及体育学院开设武术专业,并组织专业人员融合发展了传统拳术。 
    3、易筋洗髓经与禅武的统一 
    世尊拈花示众,唯迦叶尊者破颜微笑。世尊曰:“吾有正法眼藏,涅般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不立文字,教外别传,付嘱摩诃迦叶。”世尊至多子塔前,命摩诃迦叶分座令坐,以僧伽梨围之。遂告曰:“吾以正法眼藏密付于汝,汝当护持,传付将来。” “拈花微笑”是禅的第一桩公案也是禅宗的开始。禅宗代代相传至二十八祖时,菩提达摩在南朝齐梁之际来到中国,把印度禅学的奥旨传给了中国高僧慧可;可又传僧璨,璨传道信,信传弘忍,忍传慧能,于是禅宗即在中国广为传布,经久不衰。 
    关于少林派的起源,据北宋《景德传灯录》等书所载,南北朝时,后魏孝文帝大和年间(477一499),达摩大师从梁国北来,面壁于嵩山少林寺,历时九年而功成,遂传《易筋》、《洗髓》二经,创立少林武术。在历史习武的的情况来看,北朝寺院的练武风气早在达摩以前就已形成,嵩山少林寺是北魏孝文帝太和十九年(495)西域高僧跋陀(又称佛陀)所建的。少林武术是达摩祖师见众憎坐禅,萎靡不振,难以入定,有碍佛法,细究其由,乃因躯体衰弱所致。于此悟到修习佛事必先强健体魄,因效鸟兽神态结合了禅武的真谛而创立了拳法。因此,少林武功的特点,首要之点即为调呼吸,练百骸,进退敏捷,刚柔兼济而尤以刚为主,以攻架为主,以长手为主,成为各类外家拳法之集大成者。达摩在少林所创立的禅宗一脉,引用了印度瑜珈止观和古印度的武术,结合佛法禅修法门融合了武术的技击动作,引导少林僧众在习武中体悟禅武的意境达到修身修心的目的。直到以后的发展使少林寺成名中岳嵩山,成了中原武术中范围最广、历史最长、拳种最多的武术门派。 
    《易筋洗髓经》的整个修学体系由徒手自律运动、徒手互动运动、重力阻抗运动、弓态鼓荡运动和静态修养运动五类形式组成。旨在造就和积蓄拳学运动的实力。包括:体质、体力和心态。亦即硬度、韧性、力量、定力、意志等与身心相关内容。千把攥、八段锦(拔断筋)、十二式易筋经、十八式易筋经、大易筋经、八大劲功等等以及与其类似的体操功法,以及各种伸筋拔骨展筋叠骨之类的功法,都属于徒手自律运动。 
    少林武术的特点是内外兼修,内功以动静双修为主,少林七十二绝艺皆以内致外,以气催力,以禅意调心修持形成的心意内功。禅宗的六妙法门、止观法、心经就是特定生活条件下产生的独特的内功修持功法。主要在无恶念、心纯静,心空无挂碍,无求、无欲的意境上下功夫。在运使方面则强调心意气的配合,及强调心的作用。对于功夫与禅的融合,易筋经、洗髓经、心意拳就是很好的典籍。如易筋洗髓经称作子夜钟,以脱胎换骨成就不坏金身最后成大道为最高目的。其练功过程中对精神、气、心、意境的要求处处与禅宗思想密不可分。其动作中合掌礼佛动作及禅坐占一定比例,精神、思想以除魔卫道、靖国安民为主旨,传承特点成为禅武并传之特点[29]。 
    禅拳归一、以禅入武的修持是武术的最高意境,达摩祖师度二祖慧可时“无心则无须安心”之说就是不动心的最高境界。心经中所说的心空、色空万物皆空,心无挂碍无恐怖,就是在危难关头能从容处之的一种心境。武之所学止戈之术,武之为用除暴卫道,故武术越精其杀伤力越大,故武功能助人也能杀人,各门派皆注重武德,恐其持技为恶也。修持佛法的心地法门能够化解习武者的暴戾之气,可避免走火入魔。在大慈大悲、戒杀、放生、护生中修持慈悲之心。以慈悲心体现出习武之人平等慈悲度世的宗旨。
    【结论】 
    现今流传的道家易筋经和少林易筋经之说的差距在于经文出现的时间和内容上的不同说法,在时间上少林易筋经之说是早于明朝时期道家宗衡道人的易筋经,虽然道家提出少林僧侣所撰的易筋经抄自古代的华佗传或导引术,但这些都是没有多大说服力的证说。试想人类文明经历了上下五千年,那有什么己有的东西,都是在前人的基础上超越和建立的,如果是前人和后人思想上的建立或者观点的相同而成为一脉,那倒是情有可原,因为真理总是相通的,只是微细上的差别不同。从易筋、洗髓的经文内涵中追溯到祖师和历史伟人,这也是现代学者喜欢探源的一个方向,但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这是不同的两件事情,后人在自己撰写经文时把功德归给所教授的祖师也是一种尊师重道的体现。禅宗历来有不离文字的说法,对于经典的传播,从印度释迦牟尼以来,一直是口传心授的。对于佛道之争的易筋经中可以看出,易筋经确实有着不可思议的神奇功效,也是值得后人去学习的地方,倒不是为争夺谁是谁非的而大动干戈。在学习易筋洗髓经中学习佛家文化和中国传统文化,也是吸收华夏民族精神宝藏的一个重要途径。易筋洗髓经中的中国传统文化思想渗透,也体现了修道者一种修为境界,揭示了人与宇宙万物的相互关系,穿越时空的界限,达到了道、法、人在生活中的一种契悟和圆融无碍的追求与解脱。作为后学者出来圆成当今的许多说法,也是依靠历史所遗留下来的经典作为依据来澄清此事,同时也希望在研究这项事情过程中,让《易筋洗髓经》的思想精髓为世人所用。  (福建莆田南少林寺 释如众、福建佛学院研究班 释文杰) 
    【参考资料】  
    1: 增演易筋洗髓内功图说 M 清周述宫 
    2:  易筋洗髓经原文 M  菩提达摩 
    3: 易筋经 EB 清代傅金铨校订的道光版 
    4:  指月录 M  瞿汝稷 
    5: 丹道法诀十二讲修订版 J  胡孚琛 
    6:  易筋、洗髓二经功法源流考  EB  胡孚琛 
    7:  易筋经源流考证  EB  胡孚琛 
    8:  增演易筋洗髓内功图说 M 清周述宫 
    9:  增演易筋洗髓内功图说 M 清周述宫 
    10: 丹道法诀十二讲修订版 J  胡孚琛 
    11: 华佗传 M  陈寿 
    12:少林派的达摩易筋经十二式 J  周潜川 
    13:增演易筋洗髓内功图说 M 清周述宫 
    14:易筋经外经图说 M  清梁世昌藏书 
    15: 达摩易筋经 M  释德杨 
    16: 增演易筋洗髓内功图说 M 清周述宫 
    17: 少林易筋经 M  释延王 
    18: 增演易筋洗髓内功图说 M 清周述宫 
    19: 增演易筋洗髓内功图说 M 清周述宫 
    20: 增演易筋洗髓内功图说 M 清周述宫 
    21: 增演易筋洗髓内功图说 M 清周述宫 
    22: 增演易筋洗髓内功图说 M 清周述宫 
    23:中国武术史 EB  中国体委武术研究院 
    24:四大门派——少林派 EB  汉中少林武术院 
    25: 中国武术史 EB  中国体委武术研究院 
    26: 中国武术史 EB  中国体委武术研究院 
    27: 中国武术史 EB  中国体委武术研究院 
    28: 中国武术史 EB  中国体委武术研究院 
    29: 少林寺武术禅武并传  J  史一雄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