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观点认为:孔子是“圣人”,他说过的话,办过的事儿,具有永恒的示范价值,是不能更改的。这类似于当年对毛泽东的神话做法:“凡是他说的话都是正确的,凡是他的指示都要坚决照办。”当然,对孔子的“凡是”态度,打破的比毛泽东要早得多。 从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一步步沦为殖民地和半殖民地的屈辱地位,苦苦探询救国真理的中国人,开始怀疑孔子哲学的正确性。从洪秀全开始,到“五四”运动,孔子已被认为是中国落后挨打的全部原因。鲁迅,这位“新文化运动主将”,认为儒家学说是“吃人的礼教”。接下来,“打倒孔家店”运动,一直持续到上世纪下半叶。 孔子号称中国“圣人”,并被全世界公认为十大思想家之首。但是,中国人对孔子的误解由来已久。当前,国内流行一种毫无根据的“国学热”,再次把孔子言论奉为“圣言”。这又引起了愿意标榜自己“离经判道”的人的不满。 与这种混乱的“国学热”不相称的是,在主流媒体和一些官方、半官方的“权威观点”中,对孔子的评价还停留在上世纪“阶级斗争”状态。下面是任继愈主编的《中国哲学史》(人民出版社,1966年出版)对孔子的评论: 孔子一生致力于维护正在崩溃中的奴隶制度(周礼),希望有一天能在齐、鲁这类国家复兴文王、周公之道。孔子一生到处奔波,企图找到实现他的政治理想的机会,但由于他的理想和当时社会发展方向背道而驰,经常遭到一些新兴封建势力的反对,在政治活动中,他失败了。 由于上述观点具有较大的代表性,本文就此展开两点评论: 一 研究表明,中国古代不存在奴隶社会。孔子维护的,不是“崩溃中的奴奴隶制度”,而是迅速向封建社会发展的周朝政治制度。“周礼”是介于部落联盟制度和封建国家制度之间的周朝宗法制度。周朝代表的统治者,不是没落的“奴隶主”,而是在周朝大分封中产生的土地贵族,他们代表着当时最先进的社会生产力,处于急剧上升阶段,正在向封建地主转变。关于我国古代社会不存在奴隶社会的原因,参阅《炎黄》一栏。 春秋时期是中国社会发展最快的时期之一。作为上层建筑的“周礼”,在一些方面已显露出不能与新兴的生产力相适应,需要进行改革。孔子的政治活动就是对“周礼”进行维护和改革。孔子提出的 “仁政”,对春秋各国是超前的。因为对于正在形成的封建国家,许多国家的法制建设还没有完成。就整个中华版图来说,社会政治也远未达到统一。虽然各国兼并战争已经不断,但还没达到高峰——战国时期。 二 说“孔子一生到处奔波”,不符合事实。从职业上说,孔子是“儒”。按孔子自己的话说,是“出则事公卿,入则事父兄,丧事不敢不勉”。从人生阶段来说,孔子“十五有志于学礼,三十而立。”孔子维护“周礼”是必然的,因为他要靠“周礼”吃饭。 中年以后,孔子开始讲学。这可以看做是孔子内在价值的外化。孔子办学是“有教无类”,前提是每个学生交“十条干肉”。按现在观点,孔子是以“市场化”方式办学。这就要求孔子教育思想必须紧扣时代需求。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学生有较高的就业率。 孔子的政治活动主要在教育。他本人直接参与政治,是在晚年60岁以后。虽然没有国家直接采纳孔子建议,但孔子一生培养了3000多名学生,除了个别人“有志于学“不入仕外,没有一个人没找到工作。按现在观点,就业率是100%。 因此,孔子的政治活动总体上是成功的。按现在观点,孔子的私立学校相当于现在的党校或行政学院。山东曲阜孔子的墓志铭是:“天下文官主,历代帝王师”。我觉得这个概括比较准确。 仅有以上两点评论还不足以了解孔子和《论语》。实话说,要想通过几篇文章对孔子和《论语》作出全面、正确的评价是不可能的。接下来,本文仅就《论语》中出现频率最高的词“君子”、“小人”、“仁义”和“富贵”进行讨论。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