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宗教哲学 >

阳明子至善论的现代意义(3)

http://www.newdu.com 2018-01-06 思问网 佚名 参加讨论

    3、无善无恶与有善有恶:至善与道德
    牟先生反对这种比配的根本原因就在于,他的哲学思想受西方影响,是一个主客架构。他理解的天和性体是客观的,具有超越意义;心体是主观内在的。而为了符合中国传统的天人合一,还提出令人迷惑的“内在超越”说。他说:
    天是超越意义的天,……凡固有而定然如此者即说是为天,……我们笼综天地万物而肯定一超越的实体(上帝或天道)以创造之或创生之,这乃完全由人之道德的心灵,人之道德的创造性之真性,而决定成的。此即是说:天之所以有如此之意义,即创生万物之意义,完全由吾人之道德的创造性之真性而证实,外乎此,我们决不能有别法以证实如此之意义者。[18]
    他还说:“儒家说天道创生万物,这也是对于天地万物所作的道德理性上的价值的解释,并不是对于道德价值作一存有论的解释。”[19] 这就是说,牟先生赋予超越者(天)以道德意义,而天的道德性却只能由人来证实。这也就是他把中国哲学着力从孟子开始说起的原因。
    而阳明子所说天地万物本自一体是无善无恶,是至善,是超越伦理道德的。只有人才有伦理,才有道德。伦理道德一定是在主体性确立以后才有的,在“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之后,才能说道德或认识论等等别的关于人的什么东西。
    再把阳明子的至善论明确地分为两层来说一下,可能就会更清楚一些。天地万物本自一体,此全体大有是天,天是无善无恶的;性之原是天,所以性无善无恶;接下来,性是心之体,所以说,“无善无恶心之体”。这里,天是无善无恶,是至善,此至善是没有伦理道德意义的,而当到说性和心体是至善时,这个至善就是道德意义上最高的善。区分这两个至善的意义在于,天的至善应该也必定是人的至善的标准。不如此,人自不能成其为人。今天人类所遇到的严重的生存危机就是明证,当人类区分主客、以知识为力量向自然开战的时候,环境污染、人口危机、生态系统被破坏、核战争的危险等等,就时刻威胁着人类的生存。今天我们更应该牢记儒家传统中的一句名言:天地万物一体。更应该吸取阳明子思想的精华:天地万物本自一体是至善,是人类最高的善的标准。
    牟宗三的全部“道德的形上学”的出发点是:道德意识就是本体,本体就是道德意识;这个道德意识不是经验的,而是先验的。牟宗三所说的会自觉地“自我坎陷”的“良知”,正是这样的道德意识。在他看来,这是儒家哲学的形上根基。这一看法确实有些问题。他混淆了形而上学和形而上学奠基这两个问题。他认为天有道德意识,而天的道德又只能由人的良知来呈现。通过这个回环,他就把天和人的道德意识都纳入了他的道德形而上学。与阳明子相比,如果说阳明子有形而上学的话,他的形而上学也是从人开始的,天的至善是为人的至善奠基的,天在非道德意义上的无善无恶是为人道德意义上的无善无恶做标准的。
    牟宗三先生重建儒家形而上学的努力之所以是不成功的,是因为新儒家身上承载太多,负担太重,既要稳住中国文化传统,使之不至于花果飘零,又要吸收西方文化之精华,以图为我所用。而西学真正的精华进来还不久,没有经过中国文化很好的诠释,融合起来自然就很困难。但是牟先生的努力并没有白费,他对传承中华文明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也切近了中西文化真正的差异,此差异就在神与人之间。然而,一则,牟先生用中国的天道比配西方的上帝。二则用良知坎陷接纳西方的认识论。这个问题也与上帝有关,因为,认识论强调客观必然性,而真正的客观必然性只有上帝才有。其实,上帝不重要,西方人都说上帝死了,但上帝死了,客观必然性还在,认识论还在,科学还在。所以,真正影响牟宗三先生的是科学,是那个认识论的主客架构。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