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多年前,大中学生患精神病还是凤毛麟角,而现在竟然占到南京脑科医院患者的十分之一左右,并呈逐年增多趋势。尤其是每年的中考、高考前后,都是精神、心理疾病的高发时段。 “自杀”竟成一些中学生口头禅 “实在不想活了”,“我要自杀”,这些话都出自“90后”的孩子口中,虽然难以置信,但门诊上隔三差五就能碰到这样的孩子。南京脑科医院精神科医生孙静说,虽然有些孩子只是随口说说发泄一下而已,但也有相当部分人说的是心里话。 孙静告诉记者,前段时间她曾接诊了一例非常严重的患者——某重点中学的高三学生。 “来院就诊时,孩子极度烦躁不安,是典型的躁狂症状。”原来孩子父母望子成龙,从小要求极其严格,孩子上初中时就没了双休。上高中后,父母就更变本加厉,为让孩子专心冲刺奥林匹克竞赛,竟然把他关在家里两个多月不准出门。 后来,孩子变得越来越暴躁,父母还以为儿子是学习压力太大造成的暂时现象,直到儿子真的几次自杀,才意识到问题严重性。“可惜来医院时已经是晚期了,现在住院几个月,虽有好转,可仍不能出院。父母此时才追悔莫及,见着医生就哭着求他们救救孩子。” “十几年前,精神科门诊极少碰到大中学生来就诊的,而现在几乎每周都能遇到,而且在中考、高考前后来就诊的明显增多。”一位女医生告诉记者,她发现患病的孩子一般是两类:一类是学习非常优秀,由于太要强,不能容忍别人出其右,最后心理承受能力崩溃;另一类是学习成绩差而父母期望值又非常高,这些孩子在学校和父母的双重压力下,也易患精神、心理疾病。 家庭不和,影响青少年心智健康 “医生阿姨,我感觉完全恢复了,可以出院了吧?”在306病区,16岁的小芳身材高挑,文静秀气。然而医生告诉记者,两周前来的小芳,披头散发,脾气极其暴躁,一会哭一会笑。 小芳的父母都是高级工程师,在单位是骨干力量,但在家经常吵架,初中时小芳还经常劝劝架,后来总觉得家庭不温暖、不幸福,总想逃避这个家庭。“那几年,我怎么也高兴不起来,总觉得心里憋屈,学习成绩一落千丈。”小芳妈妈意识到问题后,把她从重点中学转到普通中学,专业也从主攻理化转为相对轻松的美术。 可转学并未能解决小芳的精神抑郁病态,今年,随着高考临近,她变得越来越焦虑,经常莫名其妙地发火。到学校后,又老是“发现”别人在“背后议论她”,后来学校组织到野外写生也不去,整天闭门在家,饭也不吃,晚上有床不睡却要睡在地板上,最终不得不住院强制治疗。 据了解,近年来,像小芳这样的病例不在少数。专家说,温暖和谐的家庭对每个人来说,都是心灵的港湾,对心智未成熟的青少年来说更是如此。现在社会形势发展变化快,家庭不和、父母离婚成为一种见怪不怪的现象,而现在孩子的自尊心都极强,稚嫩的心灵难以承受这一家庭破碎的重压,这也是导致青少年精神病患者多发的诱因之一。 让“温室花朵”多经受“自然风霜” “青少年患精神病,不能说与过重的学业、家长过高的期望值有关,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紧张的环境与精神病的发病之间关系密切。”江苏省医学会精神病学分会副主委、南京脑科医院副院长张宁说,有些学校每周一小考,每月一大考,考试成绩排名次,还要短信通知家长;上大学,还要上名牌大学,可大学毕业后还不一定能找到理想工作……这一切,让青少年们承受着从未有过的巨大压力。 还有专家认为,现在多数是独生子女家庭,孩子们“饭来张口,衣来伸手”,被父母过度呵护着,而对挫折、失败的承受能力比以前的孩子下降不少。父母如果不认识到这一点,从小重视对孩子的挫折感培养,将来自酿的苦果还得自己吃。专家还提醒说,在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大中学生,必须正确看待名与利,成功与失败。毕竟不可能每个人、每件事都能成功,都能一帆风顺。对此要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不管遇到什么挫折,都能坦然面对。因此,人人不但要做好成功的准备,更要有接受失败的心理准备,失败时,要学会坚强,以适应竞争激烈的社会。(仲崇山) (新华日报)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