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宗教哲学 >

哲简析学、道德和市场经济的关系

http://www.newdu.com 2018-01-06 网络 佚名 参加讨论
改革开放前,在以抓阶级斗争促进平等为思想指导的社会建设中,由于太片面地追求人人平等这种理想,便在忽视生产力发展的平均主义基础上创造了一种道德模式(或者说,是因为有着人人平等的理想,而有了那样的实践,因而也就有了那种被实践创造的社会模式),而这种模式又恰然是对传统依靠对现实的理解,在承认阶级存在的合理性前提下,对阶级之间的相互依赖,相互促进关系认同、理解,并用仁慈、忠敬、善义等道德引导基础上创造的那种道德模式和与之所肯定的社会秩序的否定。
    今天,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模式的确立与施行,生产关系的多样化和社会的开放,包容性的扩展,使生产力的发展出现了蓬勃生机。然而,这种经验制度所产生的差异效应对过去追求平等情况下的社会道德风貌的破坏,促使人们对道德和经济基础乃至某些经济制度,经济运行方式的关系加以认识,以便确立社会文明的现实标准,用以评判和改造一些现成的,或改革的经济制度和经济运行方式,从而使其既为经济发展,又为道德进步服务。这正如人们关心着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这对矛盾一样,人们更加关注社会环境和经济发展这对矛盾。
    然而就目前的道德理论来看,却有着令人困惑的地方。
    首先是对道德的主体不清楚。将道德仅仅理解为对个人品格的规范和要求,更或认为是对个人在经济生活方面的思想行为的规范。因此,道德体系只能在某种已定的政治、经济制度中进行建构。事实上,着种道德的建构是极简单的了,只要对这种政治经济制度进行合理性的辩护和理解,并从中找到系列主体与之不悖的行为就行。然而我们却并非如此,而是在被选择的市场经济对经济发展的作用与其形成的差异效应愈渐偏离平等这种道德理想的矛盾中,使这种建构找不到落足点了。因此,有许多文章便认为经济发展和道德进步之间存在着不可调和的矛盾。但是,这种将道德理解为某种政治经济制度的补充,并在此种思想下去建构道德,忽视政治、经济制度的道德合理性,道德只能理解承受而不能去度量评判超出个人之外的集体的意志和行为。道德便可能因为不道德的经济制度而成为反道德的东西了。
    作为社会性的主体,主要是指那些被社会化了的个人和某些组织形式制约了的个人通过分工合作的形式结成的社会性集体。但是,单独的个人随着社会化程度的提高,在客体面前已经丧失了作为理想主体的现实力量。因此,主体的普遍性和特殊性以及道德规范的现实性要求的道德就不仅仅只是对个人社会品格的要求,并且随着市场经济的施行,一些集体,特别是企业拥有了更多的独立自主的权利,因此,道德体系的建立应围绕着国家、集体、个人等不同层次的主体之间的关系,以及集体与集体,人与人等相同层次主体之间的关系来进行。仅仅以个人为对象确立的道德体系显然是片面的。
    其次是对道德的实质不清楚。将道德理解为一种崇高的思想和行为,只有“毫无利己的利他思想”才被称为是具有道德的,他无须将道德能力、道德效果和道德动机集合起来看道德本身,而是将这些属于道德范畴的东西彼此割离开来只据一面。比如:有人认为道德的本质是某种精神的自律,从而强调了动机的本体性,并认为这种自律是与他律相对立,是二律背反的。试问:用以自律的精神是从何而来的呢?用以自律的精神是能够割离他律而独立存在的什么吗?显然,这是不清楚道德作为精神时,它是一种社会性的意识,作为社会性的意识,它就离不开主体的社会生活,因此,也就离不开与它发生关系的“他律”,也只有从这些他律与我的关系中获得作为自律的精神,才将道德的实施变为自觉的形式。因此,他律与自律还具有相互转化、统一的关系。用以自律的精神必源于种种他律的篱笆,将自律的精神变成一种绝对的,排他的存在,显然是违反辨证唯物主义原理的唯心的说法。因此,他要求有道德的人将不是人而是神仙。
    第三是对道德的现实性不清楚,将道德理解为超越功利性或物质基础的范畴,从而使道德成为脱离客观和现实时代的唯心的,纯粹意志的东西,道德的现实性正表现在它要为某一阶段或某一历史服务。正因为如此,道德不仅是具有历史性的社会意识,同时,他还具有现实的功用性,因此,道德不是超越功利主义的可以用以衡量现实一切实践的纯粹精神,而且道德的现实性还表现在其可操作性上,一种精神通过行为的现实反映,从而体现其现实的社会品格,这就是一种道德的形式。韩愈将道德分为“仁、义、道、德”四种类,认为仁是一种广施博爱的行为方式;义是一种行为科学得体适当的意思;道是有所根据和目的的行为,因此有君子,也有小人;德是自己满足自己,不与其他主体发生任何交往和联系的行为方式。并有大仁、大义、大道、大德和小仁、小义、小道、小德之别。只要对照现实也不难看到道德水平及其价值在现实的如上差异性,同时,道德作为社会意识,还有制度化,风俗习惯化与非制度化的形式。他们都因为在现实之中直接影响着主体的行为而有现实的功用性。道德主体的行为与思想始终是与现实的他的关系分不开的。因此,道德的现实根据应该是道德主体的一切社会关系。尽管有用角色转换来表明这些不同的社会关系的道德原则,并用以说明道德内容的,但并没有从特殊走向一般。
    第四是对道德的理论根据不清楚。由于认为道德主体只是个人,因此在目前改革的过度期间,由于政治经济制度还未最后定型,因而对道德体系的建立无从下手,这是其一;其二是欲从以确立并施行的市场经济中“内引”出道德体系来,但是,经济生活只是主体全部社会生活的一个方面,虽然他是全部生活的基础,是形成现实道德规范的主要根据和组成部分,很显然,我们是不能也不应该将源于此的属于经济主体的道德品格,用以取代现实社会主体应有的道德品格,因此,社会应有的道德规范就不单纯是“内引”于市场经济一般原则所导生的那些内容。由于内引说存在着将人定格为经济人,因而在普遍的讨价还价的所谓合理利己中寻找属于经济人的道德进步,或只看到市场经济协作互利方面便认为道德进步,竞争互恶方面便认为道德滑坡等片面倾向,因此,便产生了一种“外灌”说,但是作为外灌的道德其根据是什么呢?是不为利益所诱动的崇高性和纯洁性吗?是与利相对的义吗?是植根于价值体系、人道主义等思想的行为规范吗?是没有根据的某种绝对的好的精神吗?是继承传统,或照搬照抄某些思想体系用以对现实进行规定吗?
    由于内引的根据不足,外灌的根据不清,以至于道德建设难以满足时代所需。
    道德体系建立的客观要求是:不能将源于市场经济属于经济主体的道德品格用以取代现实社会主体应有的道德品格,同时也不能用高于现阶段历史水平的道德理想强灌于现阶段历史。因此,道德的理论根据应从更高的层面出发。
    就道德讲:道是道路、规律,方法、精神、原则等;德是某种精神下的行为表现,因此,可以这样认为:道德是对参与社会活动的主体的思想、行为进行规范,促使主体,或依靠主体自觉自愿地在其社会活动中施行,并以此确立其应有的社会品格的一种社会性的意识形式和具有可操作性的制度化的规范。他最主要的目的是致力于主体相互关系趋于和谐,从而使社会在稳定有序的情况下向前发展。社会主体的活动,只有符合这种目的,才能被称为是具有道德的。因此,知识愈广博而谦虚惠教是一种美德;富而不吝,广施博爱是一种美德;团结、互助、求实、进步是美德;穷而勤俭是美德等等。但最高的道德并不是这些仁善、中庸的思想,因为,这些思想正是阶级社会之中用以调和阶级矛盾的。因此马克思等共产主义者曾批判克利盖“把共产主义变成关于爱的呓语”,“把共产主义描绘成某种充满爱而和利己主义相反的东西,并且把有世界历史意义的革命运动归结为几个字:爱和恨,共产主义和利己主义”。从道德的主要功用是使主体相互关系达到和谐、共同进步来看,道德的最高水平正是人人平等,因为只有平等,人才会把人当人来交往,而不是将其他主体当作利己的手段工具等,主体间的交往才能建立在相互理解基础上,安全感,民主,自由,互助互爱,共同进步等才能较全面的体现,也只有真正的平等,才能解决许多不道德的问题。然而,真正的平等必是建立于人的内在素质,外在能力差异小的基础之上的,在马克思那里,生产力发展已经到了“极简单的操作,极大的产出”,人人均能轻易掌握的水平,因此,通过人的全面发展而实现人人平等的共产主义,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导致一次次经济危机的情况下,认为条件成熟了。应该承认,追求这种道德理想的并非只是现在的共产主义,历史上此种思想和实践形式也不鲜见,就这种思想看,有这几种:一是在现实基础上达到平等的桃圆世界;一是返归原始达到平等的道家主张;再是在终结基础上实现平等的共产主义理想。要实现平等,就要克服人们之间的内外差异,因而有这样的实践形式:一是通过国家所有,人均占有的形式缩小人们之间的外在差异,但是,它却需要在易被官僚主义,封建主义等侵蚀的权力阶层的操作中运转;一是加强教育,全面发展,缩小人们的内在差异,但是它却需要没有竞争,没有保守的社会环境。再是,知道消除差异还需要一个过程,因此,不仅重教尊贤,勤学上进缩小内在差异,而且还用仁、善、义、忠、信、礼、谦、贞、俭等来调和差异,在差异中寻求同一,达到和谐与秩序的目的。
    在改革开放前的社会主义实践中,由于追求平等,在以阶级斗争为纲和反对官僚腐败的政治运动中,社会的正常秩序始终难以合理的得到建立,再因高度的计划经济,越来越难以对愈趋复杂的社会经济进行合理的计划、管理,难以充分的发挥人们生产的主动性积极性,因此,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要发展便总会形成人们的内在差异,进而破坏外在的平等。在改革开放前追求平等的历程中虽然产生了一定的平等效应,使社会道德达到了一定的水平,但是却抑制了生产力的发展,因此,我们面临着一种矛盾的选择:这种矛盾要求我们将理想和现实合理地统一起来,而不是舍此及彼。
    “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发展才是道理”,改革开放十多年来,在经济建设方面的辉煌成就,让世人瞩目——我们终于走出了理想给我们划定的界线,使我们回到了现实中来,面对现实的问题,实事求是。我们将不再局限于主体相互关系这个范畴去构建我们的明天,而是在邓小平思想的昭示下,站在主客关系和主体相互关系这对矛盾着的体系中来考察主体相互关系,从而建立起适应时代及其发展需要的道德体系来,显然,这正是我们的哲学首应担当的任务。
    但是,看今天的哲学,却可用贫困来形容他的苍白,他不仅在自然科学对自然的了解代替了哲学的理解之后丧失了这一领地,而且在对社会主体的理解之中,再也找不到属于人的完整的影子。因此,他愈渐丧失了他所研究的对象,从而无法把握时代的脉搏,为时代提供应有的精神来。
    哲学的对象是什么?世界究竟是什么?先哲们用人与物来填充这个范畴,因而,用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社会与自然来构建世界图景。今天,又把上述内容归纳为主客关系和主体相互关系。
    道德实质上是追求主体相互关系趋于和谐,平等是道德的最高形式,那么,主体相互关系是独立发展的范畴吗?不是。马克思认为:不同的生产力就有不同的与之相适应的生产关系,主体相互关系必以主客体关系作为基础,因此,要从体系上建构道德,就必先厘清主客体关系,主体相互关系,以及这两种关系之间的关系。
    首先,主客关系就其内容讲他包含了认知关系、价值关系、实践关系,正因为如此,才有了分工合作,并因此而消解了个体凸显了集体,这就必然要求个体把自己的生存与发展同集体的生存发展结合起来,从而要求个体必须服从集体,集体内部的一些道德原则,必然受着集体和个体的生存和发展的双重制约。
    其次,对于主客体关系的总体把握所形成的客体主体化,主体客体化,主客体相互制约辨证发展的观念,成为了不同人生观价值观的基础。因此,对人与自然、历史的关系的深究,所得到的精神是构建不同道德思想的不同基石。比如:认为主体的活动始终是受客体的属性和规律制约,因而客体始终是一种异己的力量,不以主体意志为转移,不因主体的实践而改变,主体只能顺应客体而不是改造客体,从而丧失主体“属人现实”,使主客体关系发生颠倒,致使人退化的思想,这种思想普遍存在于机械唯物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的思想中,他所提供的人类精神,只会让人类处在消极之中。又如,社会内部的竞争原则,正是构筑于物竟天择,强者生存这一自然法则基础之上的,竞争作为制造社会差别的一种激励机制的运用,无疑会改变社会发展的速度,然而,伴生于之的道德问题,只能依靠主客体的关系来为竞争机制的应用做道德上的辩护,并根据对主体相互关系的道德理想寻求到消解社会差别的其他方法,即在保证竞争机制之作用的情况下,用仁善的道德要求,用社会福利与保障体系等方式来消解阶级之间的对抗,从而使主体相互关系趋于和谐。再如:集体与个人的关系和集体的建构,必然受着客体与竞争对手的制约,不优先解决这个矛盾,集体就没有进步和发展可言,但是,在解决此矛盾时,往往要从集体的生存发展出发,并在某种程度上限制个人的自由和利益,因而必然会产生一些道德问题这些道德问题也只能用主客体关系来解释,并在保证集体优先的情况下,另外寻求保证集体内民主、自由、利益关系的方式,也是合乎现实道德要求的,等等。
    作为道德来说,它一方面要求主客体关系向着主体超越客体的方面发展,从而使道德体系有坚实的基础,这也是提高整体道德能力,保证道德施行和稳定的必要条件。比如在解决了人们的生存问题后,生产力向着简化体力劳动,简化脑力劳动等方向发展,另一方面,要求在这种发展中,尽量保证主体相互关系的和谐,然而,历史上的一些道德却在厚此薄彼之中,曲曲折折地推动历史,这些我们都不难发现。
    尽管传统道德是以理解现实的差别,崇尚主体关系的和谐为主流,然而他们对这种差异的理解,却非建立于主客体关系的合乎主体发展需要的基础上,而更多地将之用说不清,道不明的天意来使之神秘化,绝对化,从而向着封建的道德模式发展。并且社会主体主要是国家,家族和个人,生产力水平低下,主体社会化程度低,因此,传统的道德体系远远不能满足现实之需。马克思主义则立足于主客关系的发展进步,对社会意识,对主体相互关系的作用,阐明了社会发展进步的一般原理,对我们建立社会主义道德体系有十分重要的指导作用。
    今天我们所处的时代正面临着主体相互关系的平等和主客关系进步发展的矛盾,过去的计划经济虽然可照顾平等,但难以给主体压力和动力去促进主客体关系的进步和发展,市场经济的竞争机制和按有效劳动分配的形式,却破坏平等,远离社会主义的道德理想,这就需要哲学立足于主客体关系和主体相互关系的关系来把准时代的脉搏提供时代的精神,为建立符合时代的道德体系,提供理论依据。
    市场经济这种经济运行方式,实质上仍是交换经济,它存在于社会分工合作进行社会需要的生产前提下,不同的生产者,以相互交换其活动的方式自行衔接,其生产和消费,通过竞争,择优合理地配置资源,这种方式也是经济成分趋于复杂时,社会生产和社会需要相互衔接的最便捷的方式。因此,市场经济的确立,正是适应于现实主客关系的深层次选择,相对于计划经济,它赋予了社会主体在经济生活方面更多的独立自主的权利,因而,使经济生活更加民主,更加自由,也因为如此,更加需要加强哲学理论的研究与法制道德的建设,从而引导并强制建立起一种合理的社会秩序和和谐的发展环境。市场经济虽然在更多的领域存在竞争,但这种竞争一般存在于同一领域同一阶层之中,并通过竞争使其提高素质,提高效率,从而提高经济发展的速度,而其不同领域不同阶层之间还存在着相互协作的关系由于同行同阶层为了取得协作对象的承认与认可,因而将服务对象视为上帝,这本应在社会不同领域与不同部门之间提高道德水平的,但我们却未能充分认识到市场经济的这些特点,在经济理论上为了加快经济的发展,将之描述为无情的充满竞争的形式这种对市场经济的片面认识不无误导作用,以至人们急功近利,不择手段,急于求成,导致道德水平的急剧下降。而一些为市场经济做辩护的理论却用其协作互利来掩盖竞争互恶的事实,忽视了必要的社会救助与保障机制的建立与完善。在迅速推进市场经济制度中产生了欲速则不达的问题。对于经济建设中这种以近期道德作为代价,谋求短期的高速度是否合适,没有进行深刻的思索。
    市场经济这种经济运行方式,作为手段和方法可为不同的意识形态服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一般的市场经济的区别,正在于它具有着以共同富裕为目标的规定性,并且有共产党的领导,为市场经济能实现社会主义目标起到了保证作用,因此,市场经济在我们现阶段施行所带来的一些消极作用人们会理解的,并有信心相信他会被克服和消除的。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