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教育 > 今日教育 >

大学生择业非要“专业对口”吗?

http://www.newdu.com 2018-01-06 工人日报 佚名 参加讨论

    西南大学中文系2004级学生潘茜,放弃当老师的机会,应聘普通洗脚妹,她的职业选择,让周围所有的人大跌眼镜。(据6月17日《重庆时报》)
    大学毕业生“不务正业”总是很抢眼球。2000年,北大中文系毕业的陆步轩在西安市长安区开起了肉店,于是有了“卖肉才子”的称号,好像这个卖肉怎么也对不起北大毕业生的称号,现在这个重点大学的美女毕业生毕业后不去当专业对口的教师,却端起了给人洗脚的盆子,同样也在网上引起争议。 
    大学生到底该从事什么职业?在人们的“传统观念”里,大学毕业就属于人才,就应该从事与“人才”相当的职业。也正是因为这种观念根深蒂固,大学生养猪、卖肉、种地、洗脚甚至擦皮鞋也才能成为新闻,才成为“另类”。
    这种观念其实是一种“误解”。目前,我们国家的大学毕业生已经趋于饱和,那些传统观念里比较“体面“的职业已经远远满足不了大学生的需求了,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还一味强求“专业对口”或“很体面“的岗位显然不太现实。
    不管是重点大学还是普通大学,教育的目的无非有两点,一是专业知识,二是综合素质。对现今的社会需要来说,综合素质的提高甚至更为重要。大学生经过多年的学习培养,不仅有一定的知识水平,更有较高的综合素质,有了这种素质在从事任何工作岗位都能很快适应和胜任。为什么一些单位和政府部门在招聘公务员时,尽管有些情况下并不一定需要知识水平,甚至只要是个人都能干,却一定要求大学学历,这就是重视综合素质,因为有了这样一个前提,大学生上岗后不仅能干好工作,能更好地遵守一切规章制度,还有可能利用自己的知识水平有所革新和创造。
    近年来许多大学生创业,或办公司,或种菜养猪,或栽树养花,其取得的成果甚至远远超过了其他经理、农民和普通养殖户,这就在于他们的文化知识和综合素质的优秀。现实社会已经证明,社会对大学毕业生的需求已经由过去“专业对口”转向于综合素质,这也是世界上绝大部分发达国家的共同点,大学毕业生并不是专业人才,而应该看成是一种综合素质比较优秀的“个体”,好比一块优质的综合材料,放在哪里都能发挥出重要作用。
    因此,不是潘茜的选择“另类”,而是我们还没有改变对大学生人才的认识,还没有习惯于大学生这类的“不务正业”。应该看到,大学生能够这样自谋职业,这也正是大学毕业生今后创业和就业的一个方向。而随着时代的发展,也将会有越来越多的高学历者从事最普通的工作,这完全是正常的,这也是我们社会进步的表现。当大学毕业生就业普及到社会的各个领域,我们整个社会的综合素质就会提高,同样我们国家的各个方面也就会发展得更快。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