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教育 > 今日教育 >

通过“教育移民”反哺灾区教育

http://www.newdu.com 2018-01-06 新京报 佚名 参加讨论

    随着唐家山堰塞湖险情的初步解除,绵阳、遂宁等灾区民众可以安全返家,睡个安稳觉了,灾区重建的任务也可以按部就班地进行。而灾区重建,一个最紧迫最核心的问题是教育重建。房子塌了可以花时间建,基础设施坏了可以慢慢修,钱没了可以再赚,但教育却一刻也耽误不起,教育事关未来。
    当前灾区教育的恢复面临着很多困难,除了重灾区众多校舍倒塌,很多非重灾区的校舍,震后也都成了危房,后者牵涉的面更广。灾区学生们如何复课,这是迫在眉睫的现实挑战。即使有钱重建,重新环评、选址,重新规划、招标、建设,那也是个短则一年半载长则三年五年的漫长过程。
    “帐篷里的学校”和临时活动房可解一时之困,而由于采取了对口支援的办法,城市里拿出一些可以食宿的学校,接纳灾区来的师生,实现过渡性质的异地复学。这些都不失为好办法。但我们能否再往前推进一步,通过长期、稳定的“异地复课”、“教育移民”等形式,实现教育发达地区对灾区的“教育反哺”呢?
    具体做法可以这样:由东部教育发达而且教育资源日渐富余的地区腾出学生名额,接纳灾区孩子,与本地孩子同课本同考试;接纳地的政府和学校可以发动学校周边居民,对孩子实行家庭式寄养。寄养可以是无偿寄养,也可以是有偿寄养,这在一些发达国家,已是成熟的教育模式。
    这样做,可以起到一举多得、事半功倍之效。首先,它迅速解决了一刻也耽误不起的灾区学生的复学问题;其次,它一步到位缩小了教育发达地区与受到重创的灾区的教育差距,使灾区孩子享受到教育发达地区的优质教育,可以避免城市优质师资和校舍闲置浪费;其三,可以节约国家对教育的重复投资,而节省下来的资金可以用来给在城市的灾区学生发放助、奖学金乃至生活费。
    在农村和一些中西部地区教育资源仍然比较短缺的情况下,由于生育高峰的渐渐过去,东部城市教育资源已经初步进入富余时代。北京今年的高考考生总数10.4万人,比上年减少了6000人;小升初(含外地借读生)减少了一万人;上海等地也大同小异,并且这种状况仍将持续相当长时间。因此,东部城市教育反哺西部和农村的条件已经具备,只欠海纳百川的胸怀和具体措施———包括从户籍、高考制度上对这些灾区来的“教育移民”开辟通道,并且逐渐推进到对所有外来人口一视同仁。
    对灾区孩子“教育移民”,在帮助了灾区的同时也帮了流入地自己。虽然表面上这样做有可能占用本地教育资源和高校招生名额,可不同文化性格(我们已经从媒体上看到了灾区孩子的坚韧不拔、坚强乐观的精神)的交融,又可以带来本地学生视野的开阔和学习动力的提高,这将是孩子们一生重要的精神财富和动力。现在看,竞争动力不强,过于优越和自我,是一些教育发达地区孩子的通病。开放是城市竞争力之本,教育上的近亲繁殖,注定繁衍不出好的发展基因。“外地生”完全融入当地教育体系,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起到“鲇鱼效应”。
    让我们帮助灾区的孩子到城市读书,因为“我们是一家人”。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