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界如何把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的“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要求落到实处,是我们需要花力气认真研究的一大课题。之所以需要认真研究,是因为这既是教育事业的一项根本的任务又是一项十分艰难的任务。无论在主观的认识和态度上,还是在实际的操作上,都有许多难题有待研究解决。 教育要以“育人为本”,本来是一件天经地义的事情。但是经历了市场经济的洗礼,经历了教育产业化的冲击,面临着就业的压力和家长学生的强烈的升学考证的愿望,无论在认识上还是在实际的做法上都出现了一些与“育人为本”相悖的现象。 比如有一段时期,由于复杂的原因,很多学校都把“创收”当作首要的任务,把学校视为盈利性的产业,事实上实行的是“创收为本”,近年来这种情况有所改变,但是仍有一些学校,创收的积极性还是很高,“育人”还是没有提到根本的位置上来。此外,尽管素质教育已经推行多年,但是“应试为本”的观念还是牢牢地占领着一些人的头脑。将育人等同于培育应试能力,将升入高一级的名牌学校作为育人成功的标志。其他如高等学校如何处理“培养各类高质量人才”、“创造高水平科研成果”、“提供一流社会服务”,这三项任务之间的关系,做到育人为本还是一个有待解决的问题。往往将育人置于次要的地位。还有一些单位则可以说是以“争取各种资源为本”,把争取各种项目、进入各种工程作为根本的目标,对如何育人则思之甚少、投入不足。个别的等而下之者,则将办学当作敛钱的场所,不去好好地育人,一味发卖文凭。凡此种种表明,要真正把办学的指导思想统一到十七大提出的“育人为本”上来,需要教育主管部门和各类学校的不少领导痛下决心,深入思考自身的办学行为,改变那些与“育人为本”相悖的想法和做法。切不要再把“育人为本”当作只是嘴上说说的事情。 在“育人”的过程中如何真正做到“德育为先”,实现“以德树人”的目标?这更是一件说说容易做起来相当困难的事情。在经过市场改革的当今社会,由于就业的压力和竞争,由于各行各业之间的差距的扩大,也由于中国传统的“望子成龙”观念广泛的影响力,许多家长和学生在“能力”与“德行”之间何为优先的选择中,往往将“能力”作为首要的价值取向。面对这种状况,学校和教师不仅需要在迁就这种倾向还是努力引导之间作出抉择,也要精心探求新的途径和方法。除了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德育课程、校园文化建设之外,如何将学生的能力提高与品格的养成有机地结合起来,将这个根本任务贯穿到学校教育的整个过程,学校生活的方方面面之中,还是有待进一步探索的问题。就高等学校来说,需要进一步探索如何将德育渗透到教学科研社会服务等各个环节,落实校长咨询会议提出的任务:培养追求真理、坚持真理的骨气和勇气,鼓励师生自由探索,敢于挑战权威和传统观念,努力形成敢于创新、勇于探索、奋发向上、宽松和谐的学术氛围和严谨治学的优良学风。 对于基础教育,近来上海市教委已经对各个学科的课堂教学如何加强德育一事提上日程,并作出了具体的部署。这是一个可喜的进步。但是要真正落到实处,还需要把所有的任课教师、管理人员都动员起来,改变那种德育仅仅是政工部门或思政教师、德育教师的事情的错误观念,以及单纯按应试成绩、科研成果激励教师的机制。 社会各界,尤其是舆论传媒,也要认真地担负起将“育人为本,德育优先”观念广为传播的责任,尤其是要对家长讲清道理,改变多年的应试教育所带来的那种单纯追求文凭学历证书,而轻视品格培育与德性养成的观念,使他们懂得德性的养成是学有所成的基础。中国古人所强调的“德、识、才、学”是青少年成才的必由之路,德才兼备才是成才之道。 (赵修义 作者为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现代思想文化研究所教授)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