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迎接检查,按照上级部门的统一部署,河南省信阳市浉河区城区范围内的20多所中小学校,每个学校抽出40名学生到马路上去“执勤”——捡垃圾。每天四次,每次都是一个小时。一直“执勤”到11月5日结束,而且要风雨无阻。 这是个什么检查呢?尽管新闻中语焉不详,从浉河区城区范围内的20多所中小学校都概莫能外地“积极”行动起来的声势看,肯定与如此众多学校的实际与可预期的某种利益息息相关,且不论它是物质奖励的抑或是声誉、地位提升上的。可以肯定的是,这种上级主管部门热衷于采取、辖区学校百般逢迎的所谓检查,早已扭曲了其应有的管理与激励之本义,而走上了形式主义大行其道的歧途。 近千名中小学生每天四次的捡垃圾“执勤”,这样兴师动众的成效或许是有的,街道整洁了,城市靓丽了,但这是可以肯定的成绩吗?学生享有的受教育权利虽则说是原则上的,但毫无疑问包括不受外界干扰乃至侵犯的正常教学活动。在课外业余时间,有组织、有限度地参与一些孩子们力所能及的社会公益活动是有益其身心健康发展的,这是使他们养成社会责任感的人生启蒙课,但类似信阳市浉河区20多所中小学校这样煞有介事的所谓“执勤”捡垃圾,家长对此质疑、反感是情理之中的事,因为这侵犯了学生接受正常教育的权利,跟参与社会公益活动更是风马牛不相及。 除了这种为应付上级检查而让学生充当义务劳动力的捡垃圾式“执勤”,让未成年的中小学生充当各类名目的庆典仪式或商业活动的花瓶、道具,在一些地方层出不穷。而这种牺牲孩子权益来博得一定程度虚荣的做法,久为人们所诟病,而这种现象的屡见不鲜,只折射出相应领域内管理、引导机制的陈习积弊尚难以逆转,以及作为教育机构的学校被这种不良机制泛行政化的不良倾向。科学合理的检查,是上级管理部门监督与促进下属单位行之有效地展开工作的一种手段,应有其实施的必要性与实效性。但在现实中,五花八门的各色检查似乎只注重“检查”本身功用,而背离了它应具备的实质意蕴。当检查被人为地标签化、功利化的时候,就只能演变成为群众怨声载道的形式主义闹剧。 这种形式主义检查弊端不除,学校就只能成为上级部门长官意志的忠实执行者,就只能把无辜的学生作为惟一可利用的“人力资源”来开发,学生就只能被迫充当无偿奉献的道具或劳动力,这样的检查大概也能光鲜一时,将检查走过场一般应付过去,但谁又能否认这种华而不实的检查,实质上只能是丑陋的。(屈正洲)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