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一期《新周刊》长文报道了作为“毒药”的成功学。助你“实现人生价值”、“开发个人潜能”、“三个月赚到一百万”、“有车有房”、“三十五岁以前退休”……成功学泛滥于职场和网络,上进人群迷失在多种提升课程和短期培训班里,成功学大师满天飞,成功学培训蔚为大观形成产业。当全民成功变成狂热风潮,成功上升为人人趋之若鹜的主流价值观,成功学就是一粒毒药,而信奉成功学的人就沦为牺牲品。 集体体制的退潮,在给人们带来身份自由的同时,孤独、恐惧和缺乏安全感也随之而生。再也没有父亲一般的权威,一切都要靠自己,自由这时竟转化成一种致命的恐惧——原本依靠父母的青年一旦独立走进社会,面临的经济压力是不堪忍受的;原来被国企全面“包养”的工人,一旦再就业,就感到了个体力量的渺小;个体在庞大的社会结构和经济结构中,找不到一个可以依靠的“家”。这些无依无靠的人,很容易倾向选择一个能让自己成功的“精神导师”,来缓解自己的孤独、恐惧和压力。这正是弗洛姆意义上的“逃避自由”。那些好为人师的精神导师乘虚而入,把自己装扮成上帝的形象来拯救这些“逃避自由”的人。 然而,成功大师们,带给人们的只是人类世界已知的公理,诸如“要自信面对”、“要拿出勇气”、“要有口才”等等。他们的语调是不讲道理的、是强词夺理的,“要××,不要××”,从来不需要理由。所以说,成功学的洗脑魔力,与其说是来自成功大师的语言,不如说是来自学员内心的渴求——你的内心需要有一个坚定的权威告诉你该怎么做! 成功学虚构了一个炫目的前景诱惑人们,却并不能给人们提供切实有效的成功途径。它只能通过“过度开发”和抽空人的内在精神,来维持表面上的坚挺。就像靠“伟哥”支撑的人一样,药力过后便只剩空虚和恼人的无力感。这时候,一个“心理症候群”形成了:这些人变得渴望服从,渴望成功学带来的幻觉,他们彻底沦为“被掏空的人”。人在这里不再具有批判思考的能力,不再具有独立的内在精神。这些受害者像一群木偶一样,以统一的模式被成功学牵引着走向虚无的远方天堂。 在没有成功学的时候,不成功也能够幸福,因为人还可以独立思考、批判审视,具有自由精神;自从成功学成功地蛊惑人们“逃避自由”以后,却既不能成功也不能幸福了。 作者:刘培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