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几年,国家每年投入不菲的资金,用于农民和农民工的再教育。地方各级政府、各相关部门以及各种职业技能培训学校削尖了脑袋要往这部分资金上靠。钱到位了,工作开展得如何呢?这些部门可就都把脑袋缩回去了。 笔者亲历的几个案例颇能说明这部分资金在地方上是如何挥霍掉的。 去年底,我有机会参加了某县劳动局举办的一次针对农民的培训。培训前一天,村干部到各户去进行动员,说是去参加培训的人有误工补贴,还可以出去旅游。劳动局要求这次培训的规模要达到二百人。培训当天,劳动局请了一个从市里来的老师讲礼仪课,村民陆陆续续来了两百多人,他们被要求先照一张标准相、登记身份证号和名字,然后就可以听课了,这时已经十点半了。好不容易上午时间过去,下午只来了不到一百人,而且课堂秩序很乱,抽烟、瞌睡、喧哗、走动,怎样的都有。一天培训下来,问有否收获,村民均茫然不知所云,问为何要来参加培训,答说可以出去旅游。培训第二天,劳动局包了六辆大巴车,参加过没参加过培训的两百多村民浩浩荡荡旅游去了。晚上村民回来,培训结束。 今年初和某市一个工会干部交流,他谈到工会要免费给农民工培训,甚至采取抽奖的办法鼓励农民工来参加培训,却应者寥寥,令其大感困惑。该市曾耗巨资在总工会底下搞了一个外来务工人员服务中心,内设有网吧、健身房、乒乓球室、舞蹈室、图书室、电影厅、培训室等,一应俱全,很有服务中心的味道。但一年多下来,这些设施却鲜有农民工光顾,现在干脆承包给了一些个体经营者,周边城市居民倒是多了一个花钱的去处。至于培训,这位工会干部说现在也基本上不搞了,当初买的几百台电脑全放在仓库里吃灰尘。 但在他们的报告里,却是有很辉煌的数字的,这些数字很多成了我们研究者的素材,研究者也有很漂亮的论文出来,然后是媒体或政府报告对农民或农民工教育的乐观态度。在这样一个热闹的时代,已经很少有人能够稍微认真一点地对待自己的工作和事业了。 平民教育怎样才能落到实处呢?探讨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来落实一下平民教育是怎么回事,为什么要提平民教育。 平民教育,顾名思义,即是普通大众的教育,是目前官办或民办之基础教育、大学教育系统的精英教育取向的背面,它面向在人生教育的各阶段被挤下独木桥的占着80%多数的青年和成人。所以,实施平民教育理念,肯定不同于精英教育,它是为了大多数、适合大多数的教育,它是从平民中来、到平民中去的教育。 在教育产业化、精英教育的思想怪胎成长发育为教育物质化的今天,不仅仅是物质贫弱地区的基础教育被挤到了慈善教育的位子上,平民教育更是连慈善教育的一席之地都没有,而当国家认识到平民教育的重要性时,它马上又成了口号教育,正如上面的例子所反映的。 具体到落实的问题,首先要考虑的是平民的时间(此处“平民”指进城务工人员)。他们平常都在工作,有的在工地,有的在工厂流水线上,有的在服务场所,他们通常的上班时间,不是公务员的朝九晚五,而是朝七晚七或朝八晚九等等,他们“法定”的工作时间通常都要超过十二个小时,而且还没有周末的概念,正常的至多星期天休息一下。在这样的情况下,面对他们的教育服务就只能在他们的下班时间进行,开放时间甚至要到晚上的十二点。上面提到的工会这个例子,他们的工作时间与公务员的工作时间是一致的,自然就无法服务工友了。 其次需要考虑的是服务场所的地点问题。工业区一般都集中在城市的郊区,工友也都居住在工厂附近的“城中村”里,教育服务的地点应该选择在工友工作的工业区附近或其居住的地方,步行路程在十五分钟以内为宜。工友上班本来就很累了,还要他们走很远的路去听课学习是不现实的,工会把服务中心建在一个远离工友工作和生活的地方就是犯了这样的毛病。服务点不一定要装修得多好,也不一定要多么宽敞,简单的居民住宅即可成为施教的场所。 第三要考虑的是教什么的问题。什么是工友需要的课程呢?芽显然目前各种各样的教科书并不适合工友的需要,因为没有几个工友能够有时间和兴趣系统地来学习这些教科书,有时候这节课来听了,下节课又没有时间了,时间上不连贯,知识也不能连贯。工友需要有属于自己的教材和课程,这些课程的组织需掌握几个原则:1.这些课程是与平民的生产生活相关的;2.这些课程是通俗易懂的,应以案例为主,而不应有死板的说教,所谓“知识平民化”;3.这些课程是以平民的兴趣为出发点的,同时又是可以提升平民的志趣的;4.这些课程对于培养现代公民意识是有绝大助益的。 最后是师资和经费的问题。如此多的工业区,如此多的工友,需要多少的教师呢?芽又需要多少的费用呢?如果以我们传统的教育眼光来看,这确乎是需要巨大的人力和物力的教育。但如果我们稍微有一点记忆,在距离我们不太远的年代,陶行知、晏阳初们在一穷二白的条件下却办起了当时最好的教育,陶行知以“小先生制”的办法从上海工学团到南京晓庄师范,培养了大批优秀的“小先生”,晏阳初以“导生传习制”在不到五年的时间里在定县476个村庄开办了472所平民学校。“信任平民的卓越品质和一切可能性”,平民的教育需要由平民自己来办,他们将能够为自己提供最好的教育服务。根据我的估计,在一个千人左右的社区,一年下来的办学经费在十万元左右,平均到人只需一百元。有一百个亿,就可以为一个亿的平民提供优良的教育。这一百个亿是什么概念呢,只相当于国家投给北大、清华等几所高校的办学经费。 对一个人来说,教育乃立身之本,对国家而言,教育为立国之本。我们人那么多,国家那么大,理应有坦坦乎的大教育,一马平川,其势如虹。而现在我们的教育却把自己推到了一个窄小的胡同里,浊浊乎不知有明天。 平民教育正当其时,这是一个公民的社会责任,也是一个国家的世界责任,愿诸君共努力。 作者: 邱建生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