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教育 > 今日教育 >

高考复读班,真能禁得了吗?

http://www.newdu.com 2018-01-06 工人日报 佚名 参加讨论

    8月4日,教育部部长周济表示,明年起全国所有公办普通高中禁止办复读班招收高三复读生。就这一规定,支持者与反对者之间交锋激烈———
    对于各地公办高中愈演愈烈举办复读班之风,教育部将再次进行整治。8月4日,在落实中职国家资助政策及2007年招生任务中部片区座谈会上,教育部部长周济表示,明年起全国所有公办普通高中禁止办复读班招收高三复读生。
    消息一出,各方反应不一。连日来,记者就此采访了重庆市6所学校的相关人员以及家长和学生,支持者与反对者之间交锋激烈。
    高考复读热持续升温
    今年高考录取还没结束,复读却已悄然升温。近日,记者走访了重庆市一些中学和民办复读学校发现,今年报名复读的考生数量比往年大为增加。
    “没想到今年复读的学生会这么多,这几天已经有200多人前来咨询和预报名,而往年这时候最多只有几十个学生。”重庆沙坪坝区烛光复读学校严校长说,她估计今年的复读人数会比去年翻番。
    重庆南岸区的知新学校今年第一次开办高考复读班,本来计划招两个班,8月6日该校招生老师欣喜地告诉记者:“有明确复读意向和已交部分学费的学生就能凑成一个班了。”
    为吸引高分考生复读,一些学校还给考生开出巨额奖金。烛光学校对明年考上重点大学的考生奖励6000元,考上北大清华则开出1.5万余元奖金。
    但记者也发现,大量的高分考生却希望进入公办中学、尤其是重点中学复读。
    公办学校接受复读学生插班就读,在当地已是公开的秘密。去年重庆市某中学一名复读生一鸣惊人拿下全市高考状元,更是刺激了学校抢夺高分落榜考生来校复读。
    对成绩特别好的学生,各校都开出种种优惠政策吸引他们。有的学校规定,上了重点线的考生一律免收复读费,有的学校承诺只要明年考上排名前十名的名牌高校便发放奖学金。
    重庆市去年参加高考的复读生高达3.5万人,约占考生总人数的两成。在高考升学率变化不大的情况下,估计今年的新增复读人数不会低于3万,他们中的大部分人都愿进公办学校插班复读。
    教育部“棒喝”高考复读
    教育部部长周济日前说,公办高中办复读班,是利用国家资源收费,不利于教育公平。
    有关人士分析,从这个规定本身内容来看,一、禁止对象是公办普通高中,而民办高中以及社会上其他形式的高考复读班还允许存在;二、公办普通高中虽然不可以办复读班,但可以插班复读的形式继续招收高三复读生。显然,此规定对于插班复读这种情况,并没有明确禁止。
    记者了解到,早在2002年,教育部就曾发出《通知》,纠正基础教育办学中出现的混乱行为。该《通知》称:“为扩大普通高中招生规模,从2002年秋季开学起,各地公办高中不得占用学校正常的教育资源举办高中毕业生复读班,也不得招收高中毕业生插班复读。”在教育部发出此通知之后,各地都出台了具体规定,禁止公办校办复读班。此次教育部不过再次强调该禁令而已。
    据调查,公办高中大办复读班,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为了提高学校升学率,二是收费创收。以重庆市为例,主城区的公办高中一般没有单独设立复读班,但是复读插班生现象十分普遍。已经从巴蜀中学毕业两年的邓顺生告诉记者,在巴蜀中学的每个非实验班都有5个左右的复读生,“复读插班生是十分常见的”。
    8月7日,记者采访了重庆市大足中学高中部的一位老师,据他介绍,区县办复读班的现象也十分普遍,“刚毕业的这届本来计划招生人数是50人~70人,实际却招了100人左右。”
    “插班到公办学校的复读生大量增加,会造成国家教育资源的浪费。”8月6日,重庆市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孙元明教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高分高考生选择复读的心理不外乎3种:发挥失常,心有不甘;身有潜力,蓄势再发;不满现状,追求更高。
    在孙教授看来,迫于就业压力等原因,一些家长、学生对好学校、名学校产生了一种强烈依赖感,他们非名校不上的心态是促成这一现象产生的深层次原因。
    重庆市教委主任彭智勇8月5日表示,明年起重庆要执行教育部有关政策,将对插班复读的情况进行研究,并做出相应的规定,原则上是不允许插班生复读的。
    还应出台刚性政策
    重庆市民李俊认为,复读生占用了国家资源,应届生被复读生挤掉高考名额,这对应届毕业生显然是不公平的。“如果想复读,就最好别占用国家资源!”
    另一位市民张林表示,教育部这一做法是明智之举。他说,随着就业压力的增大,复读生的数量还可能会上升。如今日益增加的复读生,导致每年都有相当比例的应届生不能在当年被高校录取,只能沦为下一届的复读生,从而形成恶性循环,造成社会资源浪费,这完全是一种不好的社会风气。
    大家普遍的看法是,如果拿出大量的优质教育资源用来培训复读生,不仅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教育公平,也造成了对公共资源的浪费。拿着通知书却不去上,既剥夺了本届考生的升学机会,又挤占了下届考生的录取名额,因此有必要以适当的刚性政策来规范。
    刚从高中毕业的李露对记者说:“复读简直就是多浪费时间,每年都在招生,这一年考差了不走,下一年还不知道能不能考上呢。再说,大学生活那么丰富多彩,何必在高中阶段浪费青春和金钱呢?”
    重庆育才中学副校长赵建也肯定了这一举措。他表示,育才中学今年已没有招收复读生了,但他不排除其它高中仍然有悄悄变相开设复读班的可能,包括以所谓插班生的方式。“复读不失为一种有效的补偿”。
    但在肯定的同时,也有部分人士对此提出了质疑。重庆的李先生对此规定的可行性提出了质疑:“没有了复读班,但终究还是有落榜的学生。这些学生怎么办,复读是为了考一个理想的分数,选择一个更好的学校,考生本身并没有错,为什么一定要禁止?”
    “公办高中办复读班的确是在利用国家资源收费,但这显然不足以成为禁办复读班的理由,我认为复读班无损教育公平。更何况每个公民都有受教育的权利和选择受教育的方式。”今年儿子刚毕业的赵女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既然把一个年轻人改变命运的机会系于一次考试很不公平,那就允许他们第二次、第三次参加高考,多给几次改变其命运的机会。由于年龄和学习经验优势,复读生参考对于应届生是不公平的,但为了补偿高考‘一考定终身’那种僵化的公平,复读不失为一种有效的补偿。”
    正读高二的李雷认为,作为来自农村的孩子,读书是走出大山的唯一出路,公办复读班取消了,民办复读班的费用又太高,这无疑是阻断了他们的出路。这位同学还表示,禁止公办中学办复读班,在一定层面上会让民办学校获益,到时候收费没有一定的标准,复读班这个市场会越发混乱,更加难以管理。
    此间部分业内人士透露,虽然从严格意义上讲,在公办高中高三年级插班复读并不允许,但目前仍有部分示范高中打“擦边球”,在高三年级安排插班复读生,教育部重申这一禁令,可能会使得一些民办复读班将更加蓬勃发展起来。(记者 李国 实习生 周凤 张先 张延)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