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信军 “仙道贵生,无量度人”,“重生、乐生、养生”,是道教的基本教义。为此,道教认为只有能够做到祛病强身才可能延年益寿,从而达到“长生久视”。因此,祛除疾病才是“益寿”和“延年”的必要前提和基础。因此重视养生、重生的道教就必然要同医药学发生密切的关系。 如出自黄老道家之手的《黄帝内经》、医家之手张仲景的《伤寒论》。东晋著名高道葛洪的《抱朴子·仙药》、《金匮药方》、《肘后备急方》等书最早发现并记载了“尸瘵”(肺结核),有病变36种至99种,并认定为传染性疾病。 古代著名医学家张仲景(资料图) 南北朝时期陶弘景撰著《本草经注》、《名医别录》、《效验施用药方》等,首创按药物性质分类法,改《神农本草》的上、中、下三品分类为玉石、草木等七部分类,并对药物名称、来源、产地、形状、药性、鉴别、功用、炮制、保管等进行了详细记述,为我国药物学留下了珍贵的资料。 唐朝著名道教学者、医学家孙思邈则广泛搜集民间验方、秘方和偏方,并精心研究药物及治疗,写下了不朽名著《千金方》,对祖国医药学的发展及临床治疗贡献卓越,以致被后世尊为“药王”。 唐朝著名道教学者、医学家孙思邈(资料图) 道教医学除在医理、脉象、针灸、草药(包括植物类、动物类、矿物类)等之外,还对其它方面作出特殊贡献。如: 1、解剖学。《黄帝内经》说:“夫八尺之士,死可解剖而视之”。关于此,早在魏晋时期道教就有解剖观察的记述及经典传世;而宋朝吴筠的《欧希范五脏图》和杨介的《存真环中图》,则被公认为是最早且详尽的“人体解剖图”。 人在气中,如鱼在水中(资料图) 2、生理学。道教认为构成人体的最基本的物质是“气”,故有“人在气中,如鱼在水中;得之则生,失之则死”的论断。并以此提出养生所贵必“宝精”、“爱气”,道教的这一种“元气论”,不但有助于养生、重生,而且还对我国传统医学的“病者观气,以知虚实”的理论,奠定了基础。 3、经络学。在道教文化宝库《道藏》中,保留着许多有关经络学方面的著作,如《黄帝内经灵枢集注》、《黄帝八十一难经纂图句解》、《渊源道妙洞真继篇》,都是关于论述针灸及经络的理论与阐释。 通过以上可以清晰地看到,道教医学从一开始就在“仙道贵生”的教义下,积极探索、研究并在各方面发挥着巨大作用。而像《黄帝内经》、《抱朴子》、《本草经注》、《千金方》等名著,至今仍被国内外医学界、学术界研究、学习并广泛应用。 著名学者卿希泰先生(资料图) 但值得深思的是,长期以来,道教文化由于受到西化的影响,一直处于鲜为人知或遭排贬的境地。正如著名学者卿希泰先生所说:“道教医学对中国传统医学的发展曾做出过巨大贡献。然而过去学术界受形而上学思维方式的影响和束缚,在论及中国医药学的史实时,往往有意无意地回避、掩盖道教对中医发展的影响和积极作用,更有甚者干脆一笔抹煞道教医学的存在。这种状况不能不说是中国医学文化史研究中的一大缺憾。” (编辑:景卿) 本文为李信军授权腾讯道学编辑发布,文/李信军,未经原作者授权不得转载。喜欢该类内容欢迎上微信关注“腾讯道学”微信公众号!(文章作者观点与立场,不代表腾讯媒体的观点与立场。)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