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军事 > 春秋战国 >

很傻很天真:刺秦不成刺死自己的燕太子丹(2)

http://www.newdu.com 2018-01-14 中华网论坛 佚名 参加讨论
眼看着秦国军队打到了家门口,燕太子丹很着急,他的计划一定要尽快实施,否则一切都来不及了。可怎样才能接近秦王嬴政呢? 
    荆轲为燕太子丹出主意说,当年秦将军樊於期败于赵国,逃到了咱们燕国请求政治避难,您收留了他。秦王嬴政一怒之下杀害了其父母宗族,并悬赏捉拿他。如果咱们能拿着樊於期的脑袋,再带着燕国督亢等地的地图去秦国,肯定能得到秦王的亲自接见,到时就可成大事了。
    燕太子丹不同意,他说樊於期是来投奔我的,我怎么可以为了自己的事害了人家的性命呢?
    荆轲知道燕太子丹不忍心害樊将军,就自己去见樊於期。当年樊於期叛逃到燕国,秦王嬴政把他的父母宗族全给杀了,樊於期对嬴政恨之入骨。当他知道了荆轲的计划后,毅然决然地抽出宝剑抹了脖子。
    之后的事大家就都知道了,荆轲是提着樊於期的脑袋和燕国割让给秦国的土地的地图去见秦王的,也差一点杀了嬴政。只可惜最后功败垂成。
    死在亲爹手里
    暗杀只有两种结果,一种是成功,一种就是失败。荆轲刺杀行动的失败,会为本来就弱小的燕国带来什么?
    荆轲临行前,他的朋友高渐离匆匆赶来,为朋友击筑唱歌送行。荆轲知道此去有来无回,心中不禁悲伤,唱道:“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这一曲悲歌不只是对荆轲“不复还”悲叹,似乎还预示着燕太子丹今后的命运。
    其实燕太子丹早就应该想到,就算武功再高强的勇士,在执行暗杀计划时也可能会失败,所以他应该预见到如果失败将会有什么结果。
    荆轲刺杀秦王失败,嬴政大怒,于第二年派大军进攻燕国。积贫积弱的燕国,哪里挡得住大秦铁骑,没几个月就把首都蓟给丢了。燕王喜、太子丹带着燕国的残余力量逃到辽东一带,负隅顽抗。
    燕王喜在逃亡的时候收到代王嘉的来信。代王嘉说,秦国之所以攻打你们燕国,不就是因为燕太子丹惹的祸吗?只要你把太子丹杀死,把他的首级献给秦王,秦王一定会饶你不死。本来就糊涂的燕王喜一想,嗯,是这么回事!于是派人到太子丹躲藏的地方——衍水———刺杀他。
    燕王喜美滋滋地把燕太子丹的脑袋献给了秦王,可秦王怎么会因为太子丹的脑袋就放过燕国。经历了之后五年的征战,燕王喜被秦军抓获,燕国灭亡。
    其实单就燕太子丹的计划来说,还是比较完美的。可从这件事本身来说,却是一个巨大的错误。燕国的衰弱早就不是一年两年的事了,秦国的强大与历代秦王的努力也是分不开的,所以凭他一个弱国太子的一己之力怎么可能阻挡一个强大的秦国?他想用暗杀的方式去扭转燕国的命运,实在有些很傻很天真。
    成本计算的失败
    燕太子丹在行动前似乎只想到了如果暗杀成功,将解决燕国的最大问题,可他最大的失误是没计算好失败的最坏结果——那就是不仅没有拖住秦国的统一步伐,反而激怒了秦国,并加速了秦国对燕国的进攻速度。
    所以,如果说燕太子丹失败的“壮举”为世人留下些什么,那就是无论对于谁,在做出任何重大决定之前,都应该有个“成本计算”——如果成功最少能得到什么,如果失败最糟将失去什么!
    出手之前的犹豫不是胆小,不是懦弱,而是人们需要在心里权衡一番,最好的结果自己肯定能接受,可最坏的呢?如果那个最坏的结果都能接受,那就没什么可犹豫的了,该出手时就出手吧!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