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子,名孙武,春秋末年人,是诸子百家中兵家代表人物。他所著的《孙子兵法》一书,也是兵家学术著作的代表作。 为了证明孙子军事理论的伟大,20世纪90年代盛传一种说法,1990年的海湾战争中,美军人手一册《孙子兵法》。有人觉得这个说法,和“联合国大厦大厅里挂着孔子语录”、“100名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巴黎发表声明推崇孔子学说”这两条一样,不论其真假,都有借洋人抬祖宗之嫌,这反而证明了国人对国学的不自信——要待洋人认可才放心。 中国历史上战争频繁,因此,中国盛产军事家,其中春秋战国时代,因为战事最频繁,所以,军事家也最多。比如,当时有名的政治家,如管仲、吴起、商鞅等,都是有名的军事家。另外,姓孙的职业军事家,就有两个,以至于另外一个晚出的人,人们只能直呼其名——孙膑。其实,那个人名字本来也不叫“膑”,他只是因为受了“膑”刑。膑,是膝盖骨的意思,膑刑,可能是打碎膝盖骨、断足一类的酷刑。由此,人们又揣测这位孙子,可能也不叫武,武,只是表明他的身份而已。 不过,如今流传下来的军事著作《孙子兵法》,确实是最为博大精深、体系完备的。虽然它现在只有十三篇,据说只有原创的三分之一不到。所以,我们在本书里,就兵家这一方面,只谈谈孙子。 按《史记》的说法,孙子本是齐国人,公元前532年,齐国发生内乱,孙子避难隐居在吴国的都城姑苏,并潜心研究兵法。后来,伍子胥把他推荐给吴王,其推荐辞说孙子: 精通韬略,有鬼神不测之机,天地包藏之妙,自著兵法十三篇,世人莫知其能。诚得此人为将,虽天下莫敌,何论楚哉! 伍子胥先后七次向吴王推荐孙武,吴王便让伍子胥拜请孙子出山。 孙子晋见吴王,呈上所著兵书十三篇。吴王看后,赞不绝口。由此看来,孙子的兵法,属于“学院派”——不是实践的总结。 孙子的第一次实践,是拿吴王180名宫女进行排兵布阵。据说,孙子在训练时,这些宫女只当是游戏,一个个笑得前仰后合,根本不配合,直到孙子斩杀了两位领头的美女,众人才在吓昏了头之后认真操练。孙子斩美人之际,吴王还派人来下特敕令,孙子的回答是: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 吴王那时求才心切,等他到现场一看,那些吴国美女到孙子旗下,都能变成威武之师,也就放心地任他为大将了。 孙子果然不负重托,“西破强楚,入郢,北威齐、晋”,一时间,“显名诸侯”,其中,仅公元前506年冬的伐楚之战,因采取“迂回奔袭、出奇制胜”,吴军溯淮河西上,过淮河平原、越大别山脉,长驱深入楚境千里,直奔汉水,重创楚军于柏举,接着五战五胜,一举攻陷楚国国都郢。 功成名就之后,孙子又再一次隐居起来,“不知所终”。 《孙子兵法》在军事思想上,有三点伟大之处,第一,孙子把军事置于政治之下,这符合当今人们所说的“军事是政治的延续”。孙子认为,国与国之间,政治来往,手段有两个:外交与军事,二者都服从政治。所以,三者的关系是: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 第二,孙子将战争分为正义和不正义两种。要打正义战争,不打非正义战争。不过,有时,这事真不好断定。一定要弄清战争的正义与否,一半是很容易的,一半是很难的。比如,秦国打楚国,对秦而言,是统一战争,更何况,楚国当时很腐败,用周朝时的道德标准,也可以叫“伐无道”;但对楚国而言,则秦国发动的战争,是侵略战争;楚国则成了保卫战。 第三,不要轻易发动战争。“兵者,国之大事也,不可不察”,所以,面对战争,一定要在战前,充分考察这场战争胜利有多少把握,不打无准备之战。考察战争胜负的内容有五个方面,即“道”(道义)、“天”(天时)、“地”(地利)、“将”(将帅)、“法”(有关制度)。五方面都有利,再精心谋划。 第四,孙子强调“兵者,诡道也”,并说,“兵不厌诈”!也就是说,在战争中,一切阴谋诡计,都可以运用!而且,就怕你用得还不够多、不够深!《孙子兵法》在战略战术上的“诡道”,主要是运用了《老子》中所说的一些“以柔克刚”、“将欲取之,必先与之”、“示之以弱”等辩证法原理。 《孙子兵法》在战略战术上,有许多闪耀千古的地方,不妨举几则: 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以消灭敌人有生力量为目标: 全国为上,破国次之;全城为上,破城次之;全军为上,破兵次之。 集中兵力打歼灭战,能打胜则打,打不胜就不打: 故用兵之法,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战之,敌则能分之,少则能逃之,不若则能避之。 兵贵神速: 其疾如风,其徐如林,侵掠如火,不动如山,难知如阴,动如雷震。 出其不意,攻其无备。 寻找薄弱处突破: 避实就虚。 避其锐气,击其惰归。 要随机应变、善攻善守: 故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 不可胜者,守也;可胜者,攻也。守则不足,攻则有余。善守者,藏于九地之下;善攻者,动于九天之上。故能自保而全胜也。 胜利首先来自知己知彼: 知彼知己,百战不殆。 要利用敌人的东西来装备我们——粮食,要让敌人为我们送来;武器,要让敌人为我们造: 善用兵者,役不再籍,粮不三载;取用于国,因粮于敌,故军食可足也。 故智将务食于敌,食敌一钟,当吾二十钟;杆一石,当吾二十石。 (作者:周非)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