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军事 > 春秋战国 >

长平之战:赵括死于何处?(2)

http://www.newdu.com 2018-01-14 黄河新闻网 佚名 参加讨论
老背坡发现尸骨和佩剑
    1951年4月20日春夏之交,高平釜山老背坡发生牛气肿疽死的疫情,当时身为高平县兽医总站站长的李玉振老人和兽医王海顺、王乐义在对死牛进行深埋时,发现一具男性骨骼。李玉振对任何事都愿搞个水落石出。他发现胸膛内有二枚扁型三菱青铜箭头,从箭头方向看,是从背部射入体内。从牙齿磨灭面分析,死者年龄在30岁左右,骨骼加肉体分析,身高在1.75左右。腰间右侧有一把佩剑。剑长52厘米,格卫宽5厘米,重610克,青灰色长锷,无绿锈斑,坚韧锋利,格卫两面为“虎头纹”和“兽形纹”;铸工考究,纹刻深明清晰,富有神韵,剑刃有撞击痕迹。李玉振走访当地老人,传说当年赵括指挥战争,在釜山地夺掌战役中负伤救治途中死在这里,老背坡故此得名。
    既有地名的传说为证,又发现了做工精致、高等级的佩剑和秦箭头,人们大胆猜测,这具尸骸便是葬送了赵国的赵括。
    
    从老背坡发现尸骨上取下的箭头
    没有铭文“虎头纹”的佩剑依然可以告诉我们很多
    有人说没有“铭文”怎么认出是赵括之剑?是的,如果这把剑有“马服君”或“赵括”之类的铭文,也不至于用54年时间对此进行研究。事实上,有铭文反而是不可能的。长平之战历时3年,在战争接近尾声时,赵王中反间计后,临危急用具有相当水准的军事辩才,有理论而无实践的赵括。此时,赵括没有资历和时间,为刚刚世袭其父马服君封号专门铸剑。在战国时期刻制铭文的惯例,多为王侯将相,而且王侯将相多是在政治上有杰出贡献,有自己的封地,有长期固定的官爵。年轻的赵括显然不具备这种条件。2005年4月间,笔者带着这把剑,到长治、太原、邯郸等博物馆考证,从这把没有铭文的佩剑上依然看到了历史的蛛丝马迹。
    古代《考工记·桃氏为剑》中说:“剑分上、中、下三制。剑身长五倍于其茎长谓上制,身长四其茎长谓中制,身长三其茎长谓下制”。在老背坡发现的这把剑属于“茎长五倍”的上制剑,上制剑为将军的佩剑。当时普通士兵使用戈、矛、弩等兵器,剑多用于指挥官佩带。战国时期剑身长于50厘米的不多见,一般多为 30-40厘米,再长极易折断。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才出现70-90厘米的长剑。举世无双的越王勾践剑,身长55.6厘米,宽5厘米。格卫刻有“虎头纹”和“云龙纹”,与此剑基本相同,不同的是越王勾践剑为“礼仪剑”,而此剑为“实战剑”。
    邯郸博物馆专家认为,冠绝中华的铸剑技术在吴越之地,所产宝剑自然受到各诸侯的珍视,日常佩带彰显高贵,实战也是难得利器,但普通人是无此“待遇”的。赵括是直接指挥战争的前卫将军,从地位上讲,所用应是吴越宝剑,从功用上,应当是实战剑。在老背坡发现的这把剑,为典范的“吴越之剑”,而且属于上制“虎头纹”战剑,既有级别讲究,又有实用价值,笔者收藏了数把长平之战赵军剑种,都不能与之媲美。在赵军中,有资格使用这把剑的人理应不会很多。退一步讲,即使是普通的将领所用,这样难得的利器是否会随主人被埋葬呢———当时,两军激战可正酣呢,有此宝剑,生存的希望会大很多。         青铜“扁型三菱秦箭”也可作为补充证据
    赵括中箭而死,这是各种史书共同的记载,而从老背坡男性骨骼中,也正好发现了两枚秦军所用“扁型三菱带后翼箭”,这使得笔者更加确信老背坡便是赵括葬身之所。
    笔者珍藏多种秦赵箭头,有长有短,有扁有方形不等的箭种,赵国箭比秦箭头结构较单调,种类不多。赵箭头容易腐烂,说明配方和铸造工艺不如秦,而秦种类较多,青铜质量好,入土不烂,擦拭如新。箭杆容易分离,箭头入体不易拔出,铸造工艺上领先于赵。
    经过反复研究,老背坡发现的这具尸骨,其死在秦军最先进的“弩机”兵器之下。弩机早在春秋时期业已出现,到了战国,秦发明了远程连发数枚弩机,射程可达 300-600步开外,有极强的杀伤力。用弩机发射这种扁型三菱带后翼箭,命中率高,飞行速度快、平稳,空中阻力小,穿透力强。这种兵器在远距离射杀敌人上很有优势,估计在长平之战发挥过极大的作用。
    我们可以合理地推测,赵括带人突围未果,无奈想退回临时堡垒,秦军追击,弩机连射。仓皇之间,赵括后背直中两箭,贯胸而入,勉强来到老背坡,终于伤重不治。还要继续作战的赵括的部属甚至来不及把箭头拔掉,就把他连同心爱佩剑匆忙掩埋。也许为防止秦军挖掘,连封土墓志也不敢留。不久,这些部属或战死,或降后被坑杀,终于再也没有人能够确切得知赵括死于何处。
    这个秘密在历史中尘封了近2300年。1951年,在一次不经意的挖掘中,赵括重见天日。然而他的亲人、他的战友还有他至死都不能释怀的仇敌都跟他一样,成为久远的故事,连同他的时代,也只在发黄的故纸堆中闪着微弱的光芒。 
    (合理的推测仍然是推测,要确定赵括死于何处,还有待于更多的证据被发现、更多的专家进行论证。本文仅代表作者的观点,但我们依然对他的研究探索保持敬意———编者)
    山西日报 李俊杰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