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平谷渔子山,定要去轩辕庙。轩辕是黄帝的名,本姓公孙,因有“土德之瑞”,土为黄色,故称黄帝。身为炎黄子孙,不能忘祖。 轩辕庙在渔子山,志书上载,此山“冈阜隆然,形如大冢”。远望,确是圆圆的山形。山北紧靠连绵的山峰,地势良好。好的地方有很多,为何轩辕庙建在此地?《长安客话》上载:“世传黄帝陵在渔子山,其下旧有轩辕庙。”原来,因传说有陵,才建了庙。 不禁令人产生疑问,黄帝陵几个省份都有,约7处之多,一般认为在陕西,到底依从哪个?寻根,追查《史记》,上面说得很明确:“黄帝崩,葬桥山。”桥山又在哪里?对于种种疑问,古人做过有益的探索和考证。 朱彝尊关注过此事。他在所著《日下旧闻》中,列举了几种说法:地理志上说在“上郡同阳县”,括地志上说在“宁州罗川县东八十里子午山”。因此,一些人怀疑,渔子山的黄帝陵可能流传有误。不过朱彝尊认为:既然黄帝建都城在涿鹿,距离不远,葬在这里也有道理。另外还有一种可能,黄帝的衣冠冢可能有多处。当年汉武帝巡视北方祭祀黄帝后问:听说黄帝不死,为什么会有陵墓呢?公孙卿回答说:“黄帝已仙上天,群臣思慕,葬其衣冠。” 既然是对原书的补充和考证,这等大事,后来的于敏中没有回避。他在所著《日下旧闻考》中,又做了进一步的考证,认为黄帝葬于桥山是实,只不过桥山有多处,而且历史上多个皇帝在不同的地方祭祀过黄帝。比如汉武帝到过上郡的桥山、北魏明元帝到过涿鹿的桥山、北魏太武帝到过妫州的桥山等。如果朱彝尊的假设成立,也可能葬在妫州,那里离都城不是更近吗?所以他认为,还是要以《大清会典》为据,祭轩辕陵,“本朝仍旧制在今陕西鄜州之中部县境”。后来的《光绪顺天府志》中在记黄帝陵时,也引用于敏中的观点至此,以后的补充和考证没再引用。同属大清一朝,搬出法典就够了。 黄帝陵虽无充足的依据,渔子山的传说也不是子虚乌有空穴来风。黄帝在京都北部一带肯定留下过足迹,产生过影响,比如黄帝战蚩尤就在“涿鹿之野”。 《长安客话》上说:“涿鹿山在城西,黄帝破蚩尤之所。”文天祥有《过涿州》一诗:“我瞻涿鹿野,古来战蚩尤。轩辕此立极,玉帛朝诸侯。历代迁关河,雁风吹寒秋。迩来三百年,王气钟幽州。” 同样好追根求源的孙承泽在《天府广记》中也记述了渔子山:上有大冢,旧传有黄帝陵,上有轩辕台,下有轩辕庙。同时还记下“旧传黄帝尝问道于崆峒”。崆峒山虽非一处,而书中所指则在蓟州城东北5里。盘山在蓟州城西北25里,平谷又在盘山西北,因此以前也称盘阴。渔山在蓟州城西北3里,因在渔山南面,故此地称渔阳。志书上称渔阳为古郡,蓟州城也是古城。蓟州城曾是渔阳郡治所在。秦汉以前,这一带包括平谷、密云等地都曾隶属渔阳郡。古城古郡古到何时,不好确定。有观点认为,渔阳古城的历史,可追溯到黄帝时代。相传,黄帝迁居北方后,他的一个部落来到这一带定居。之后,这里的先民开始取土垒城。 从都城涿鹿至古城渔阳不过几百里,崆峒山距渔子山也只几十里,距离并不遥远,属黄帝正常活动范围。孙承泽在此还引用了唐代诗人陈子昂《轩辕台》一诗:“北登蓟丘望,求古轩辕台。应龙已不见,牧马空黄埃。尚想广成子,遗迹白云隈。”蓟丘的位置也有不同观点,而诗人不论何处登高,所望在于搜寻遗迹,广成子曾在崆峒山学道,抒发黄帝向他“问道”的怀古之情。 轩辕庙建在渔子山下的小山上,当地人俗称庙山,地图和县志上并无此名。山旁就是山东村。关于黄帝陵,村里人确有许多传说,而且认为就在这里,陕西的才是衣冠冢。问起轩辕庙,更是滔滔不绝。解放前存有旧庙,日本鬼子在庙里驻扎过。那时,他们在山下挖过壕沟,防止老百姓给八路军运送物资。山是孤山,地势又高,下望三面,犹如炮楼,一目了然。 旧轩辕庙有大殿三间。日本鬼子走后,村里人怕小日本儿再回来,就把大殿炸了,只存山门。村里人还说,山门是在解放前后逐渐风化而拆掉的。庙里当年有一棵槐树,要近两人才能抱过来,算是老树了,上挂一大钟,可能时间久了,树长空了,渐渐枯死了。 近些年重视文化,村里人把轩辕庙重新建起,比当年更具规模,面积大了一倍多,大殿也建成五楹。尤其山门,修得高大壮观,颇有汉代建筑的风格。村里人还把能找到的旧物全都保存起来,有建庙用过的砖、瓦当、残碎石材等。相对完整的当属石碑。碑身已无,碑首放在配殿里,上面隐约看出重修轩辕庙的字样。根据上面的篆字,村里老人认定,碑是汉代旧物。不论此说是否有据,从放置院落中的碑座看,已经风化得很严重,表面粗糙,无平滑之处,只有底部还能隐约看出雕刻的花纹,年代不会近。平谷在汉代设县,不知是否会受影响。人们的文物意识确实强了。 黄帝的活动范围遍布中华,创造了中华文明,品德更是“仁化广及”。中华民族用多种形式祭祀祖先,也是不忘根本。(高文瑞 文/摄影)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