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责这项工程的,是主持修建明孝陵的李新,他选定运河穿越胭脂岗方案,但是凿山开河却有一定难度:先用铁钎在岩石上凿缝,将黄麻嵌在缝中,再浇以桐油点燃焚烧,待岩石烧热、烧红,突然用冷水泼浇,岩石因热胀冷缩而崩裂,再用铁钎将裂开的岩石撬开、搬走。“焚石凿河”使得山岗岩石夹杂着紫红,犹如妇女用的胭脂,胭脂河之名便由此而来。其实,这是由于岩石中含有的铁质被氧化的结果。今天的胭脂河全长7.5公里,其中5公里左右为凿石断山而成。 而天生桥实际是凌空飞架在胭脂河上的一块巨石,巨石与河岸浑然一体,宛若天生。原来,开河前李新便考虑到,运河一旦开成,东西两岸通行便是个问题,两岸悬崖峭壁,架桥、渡河都不可能,因此他在开凿河道时便留下巨石为桥。当年的天生桥有两座,但在开河的100多年后,“南桥崩摧,独北桥仅存”。 按理说李新为漕运作出巨大贡献,本应嘉奖,然而在河成(1391年)后第二年,李新便被朱元璋砍了脑袋。其原因有两种说法,一是说李新收了溧水农户的好处,为不毁农田而开山凿岩,役死者上万,朱元璋微服私访时“立诛之,以报役死者”,还有一种是他知道太多明孝陵的秘密,朱元璋怕泄密而灭口。但《明史》上只有“因事诛”,却未解释,因此李新之死也成了一个谜。 昔日国家命脉 今日黄金水道 说到漕运留给当代的遗产,就不能不提到大运河。大运河沿线22个城市联合申遗已经启动,扬州则是牵头城市。 据顾风介绍,大运河是世界上开凿最早、规模最大、里程最长的运河。自公元前486年吴王夫差开凿邗沟起,以古运河、隋唐大运河、京杭大运河为主要形态的大运河在中国大地上先后驰骋奔流了2500年之久;从空间上看,无论是以洛阳为中心全长2700余公里的隋唐大运河,还是元代经过截弯取直之后全长1794公里的京杭大运河(是苏伊士运河的10倍,巴拿马运河的20倍多),其规模与里程在世界上都是绝无仅有的。 虽然现代交通工具日益发展,但水路运输还是具有很大的优势和发展空间。在鲁、苏、浙三省的整治下,古代作为国家大动脉的千年古运河已成为仅次于长江的第二条“黄金水道”。连接淮河、长江两大水系的京杭运河江苏段,常年有13个省市的船舶往来,一直承担着长三角地区大宗物资中转集散和北煤南运的战略任务。其中苏北运河是京杭运河上等级最高、最繁忙的河段,年货运量接近1.2亿吨,苏南运河则是大宗建材、生产资料的主要运输通道,仅2006年就相当于沪宁铁路四五条单线或六条沪宁高速公路的年货运量。在国家实施的南水北调工程中,大运河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我们有理由相信,千年古运河定会在中国21世纪的经济发展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本版图片选自刘士林、李正爱等著《中国脐带——大运河城市群叙事》)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