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阳门“走桥摸钉”习俗 东岳庙号称有“三多”:一是塑像多,二是石碑多,三是楹联多。据1972年的统计,东岳庙内尚有塑像1316尊,现仍存近千尊。石碑的数量之多更流传着“东岳庙的石碑数不清”的说法。据上世纪末的统计,尚有石碑138通,其中元碑1通,明碑32通,清碑99通,民国时期的石碑6通。老北京有句顺口溜叫“机灵鬼儿、透亮碑儿、小金豆子、不吃亏儿”,指的是东岳庙的“四宝”。其中 “机灵鬼儿”指东岳庙东碑林的顺治《重建东岳庙金灯碑记》碑,碑座两侧各刻有一个小道童提着灯笼。由于雕工精湛,不论从哪个方向看去,都像道童用眼睛看着人笑。“透亮碑儿”指的是西碑林炳灵公殿前的一通石碑,碑首刻有两条蟠龙。此碑采用透雕的手法,在龙身处镂刻出六个孔,人们透过碑首,可以看见碑后的天空,因此得名“透亮碑儿”。“小金豆子”是铺在岱宗宝殿月台西侧的一块青白石条,上面镶嵌着一粒粒如豆状大小的金点。有人以为是金子争相抠取,实际上这些亮点儿只不过是自然形成的铜矿脉点罢了。“不吃亏儿”指的是一个石碑座,刻画的是一群淘气、顽皮的小猴捅蜂窝,马蜂飞来,小猴们抱头逃窜,神态生动逼真。此外,楹联多也是东岳庙的一大特色。几乎每座殿宇前都挂有白底黑字小篆体的楹联,这些楹联大多意蕴悠长,寓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 不过,过年时东岳庙最吸引人的内容还是摸铜特。铜特被安置在建于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的康熙御碑碑亭前,这座御碑记述了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东岳庙失火后皇家出帑银重修的经过。所谓铜特,其实是用铜铸造的“特”,这种“神兽”生活中并不存在,相传它是文昌帝君的坐骑。“特”的形状为骡身、马头、驴尾、牛蹄,因此,还有“四不象”之称。又传康熙皇帝巡幸江南时骑过它。民间传说抚摸这只“神兽”能治病,非常灵验。据说它之所以叫“特”,正是缘于它有一种奇特的功能,若人的身体不舒服,只要先摸摸自己的病处,然后再摸摸它的相同部位,即可手到病除。如今,这只铜特头部、腹部、尾部甚至鼻子都被摸得黄亮黄亮的。 正阳门城门上有多少颗门钉? 到正阳门“走桥摸钉”也是老北京过年的习俗之一。清《月日纪古》卷一中记载:“燕城正月十六夜,妇女群游,其前一人持香辟人,名辟人香。凡有桥处,相率以过,名走百病。又暗摸前门钉,中者兆吉宜子。”正月十六日走百病,盖因妇女藉此节日可以走较远的地方,实为一种健身活动。已婚不孕的妇女,摸城门钉,“钉”谐音“丁”,取“添丁”之意,寓意家中人丁兴旺,希望来年生子。清李孚青《都门竹枝词》:“女伴金箍燕尾肥,手提长袖走桥迟。前门钉子争来摸,今年宜男定是谁。”众所周知,明清时期的北京城城门为“内九外七皇城四”,每座城门上都有门钉,为什么一定要到正阳门来摸门钉呢?据传是因为正阳门是北京城的城楼中最高的一座,通高43.65米,所以摸正阳门的门钉最灵验。 正阳门屹立在天安门广场南端,是中国明清两朝都城的正南门,坐落在老北京城的中轴线上,俗称前门。正阳门始建于永乐十七年(公元1419年),最初沿袭元大都的正南门之名,称为丽正门,明正统四年(公元1439年)改称正阳门并沿用至今。历史上正阳门本是一个包括城楼、箭楼、瓮城及庙宇在内的古代群体建筑,但在朝代更迭和岁月风雨的销蚀中,如今仅存城楼、箭楼两座主体建筑,为1906年的遗存。 门钉是古建筑的一种构件,大门上装门钉,是用来加固门板的。最初主要用于军事防御,起加固城门的作用,后逐渐倾向于装饰。老北京很多城门上的大门钉都是铜制的,外镀一层镏金。关于门钉使用的数量,明代以前并无明文规定。到了清代,才把门钉数量和等级制度联系起来。《大清会典》规定,门钉只用在皇宫、坛庙和皇室成员府第。皇宫、坛庙大门,每扇门板门钉九行,每行九枚;亲王九行,每行七枚;郡王、贝勒、贝子、镇国公、辅国公九行,每行五枚。皇家建筑上的门钉数目都是横九竖九,共81颗门钉,象征帝王最高的地位,体现古代所谓“九五之尊”的观念。据说在京师九门中正阳门规模最大,正阳门门洞是京师九门中唯一箭楼开门洞的城门,所以,到正阳门摸门钉是老北京女子的首选之地。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