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定远”舰的沉没,百余年前闻名遐迩的中国海军旗舰似乎再少有人问津。 如今,很少有人知道,一艘重生的“定远”号复制舰,正停泊在水色碧蓝的威海湾。 7月,山东威海海滨北路。《法制晚报》甲午遗证报道组记者逢甲子两度轮回,一睹“定远”的陨没与重生,感应这艘巨舰的铮铮铁骨。 除了忠烈祠,舰上的现代展厅中还展示了“辽宁”号航母的模型,讲解员说,这正是为了提振士气,强我海防。 机缘巧合的是,德国多特蒙德LWL工业博物馆首席馆长辛克尔在10多年前发现了当年定远舰在德国的出厂图纸,并将它赠送给了中国。今年7月,辛克尔在接受法晚记者采访时说,重建“定远”不只是回望过去的战争,更是要告诫所有人,珍视未来的和平。 “眼前的‘定远’号纪念舰是目前国内的第一艘纪念舰。定远舰诞生于19世纪后期的洋务运动,清政府用150万两白银在德国建造,被称为亚洲第一巨舰……”通过悬于腰间的扩音器,讲解员开始带领游客登舰游览。 作为战舰,定远舰的武器都位于甲板之上的三层。游客们迫不及待地爬了上去。登上武器层,首先看到的是4门75mm口径的克虏伯舢板炮,船身两侧各两门,成矩形分布。这种火炮主要供海军陆战队上岸后使用,也可临时布置在舰上的适当位置。 沿舢板炮看向船尾方向,是舰上射程最远的克虏伯150mm口径火炮。定远舰首尾各装备有一门。大炮有效射程1.1万米,被安在一个可以转动的封闭炮塔内,火炮的转动、弹药装填完全依靠12名水兵完成。 值得一提的是,黄海海战中,定远舰尾炮的弹片,击中了日本赤诚舰舰长长坂元八郎太头部,使其当场毙命。 游客跃跃欲试 欲转舵轮却纹丝未动 从船尾沿甲板往前,在头顶上方悬挂着两艘小艇。往前,头顶即出现一座4平米左右的露天指挥台,上面装有辨别方向的罗经、传话筒等设备。1895年2月5日凌晨,日本鱼雷艇发动偷袭,外籍顾问戴乐尔就在这里目睹了“定远”被鱼雷击中的全程。 继续向船头行进,即能看到与指挥台配合使用的备用人力舵轮组——3个被串在一起的直径1.9米的轮盘。“它的作用,是在军舰上的水压舵轮失效后,由6名强壮的水兵分列两旁转动人力舵轮,从而来扳动水底巨大的舵叶操纵军舰。”讲解员说到这里,不少游客都上前试图转动舵轮,却纹丝未动。 舵轮前方,是黑色的37mm口径的哈奇开斯五管速射炮。这种射程2778米、射速每分钟60发的武器需要3个人操作:一人摇动把手、一人装填炮弹,第三人射击。有游客饶有兴致地用肩膀顶住速射炮后面的木制炮托,指扣扳机,朝着大海的方向做瞄准射击状。 登上一架短梯,出现一个长廊般的甲板层,便是军舰上的指挥所——飞桥。“甲午海战中,提督丁汝昌就是在飞桥指挥作战时身负重伤的。”讲解员向游客介绍。 站在飞桥向两侧张望,左右两侧各一块圆形炮塔下,分别伸出两杆车轮般口径的炮管。这就是定远舰的4门主炮,在军舰两侧成斜对角布局。大炮可以240度旋转,射程7800米。而4门炮操作,共需128人。 沿飞桥继续向前,即是与尾炮一样的克虏伯炮。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