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军事 > 清朝 >

乾隆初定金川战争钩沉(4)

http://www.newdu.com 2018-01-15 中华文史网 佚名 参加讨论
闰七月,乾隆皇帝接到讷亲、张广泗二人意见向左的奏疏。张广泗认为:“(大金川)目下已日食不继,将来必益无以为生,可以坐待其毙。……今冬明春当不难犁庭扫穴矣”。而讷亲认为:“我兵果能奋勇争夺数处,贼必内溃,然尚有不得不过虑者。贼巢食用果否至于匮乏,究难臆揣,而我兵攻剿以来,一无可乘之机,且卡撒、昔岭二路,尚系臣亲临督战,乃攻扑数次,未见得寸进,朝夕筹商,终无善策。迨至冬寒春冷,士气恐益不扬……如至冬间,尚然顿阻,似应减撤久役汉土兵丁,令留驻官兵时用炮击碉卡,则贼亦不得休息。俟明岁再加调精锐官兵三万,厚集军威,于四月进剿,则我兵丁足以分布直捣,扫穴犁庭最迟不逾秋令”。接着,讷亲又在另一奏疏中否定了自己的方案:“来岁加调官兵,计增粮饷,需费数百万……若将我兵酌留万余名据守要害,相机随时用炮攻击贼碉,使之不得休息。其接壤土司,令各于本境自为防御,似狡寇亦能坐困。第久驻终非长策,若俟二三年后,再调集官兵乘贼疲困,全锐进捣,自必一举成功,此二三年内,或有机会可乘擒获贼酋,亦未可定”。同时,还奏告张广泗偏袒贵州籍将领,“其好恶每多不公,人心不能悦服”,且“兵虽四万有奇,分路太多,在在势微力弱……臣与督臣势难共事”。可见,两位主帅之间的分歧很大,对敌情的估计不一,对战略选择和战争进程的看法都不尽相同,以至有了很难共事的无奈表白;讷亲前后所奏不一,已是胸无谋略,方寸大乱,而且把劳师糜饷的责任全部推到张广泗的身上,作为经略,却似毫无责任可担,其原因则是 “与督臣势难共事”。 
    乾隆皇帝阅过奏折后,既气愤又忧虑。他批到:“岂有军机重务,身为经略而持此两议,令朕遥度之理?如能保明年破贼,添兵费饷,朕所不惜。如以为终不能成功,不如明云臣力已竭,早图归计,以全始终。”又说:“览所奏军营现在情形各折,几于智勇俱困,金川小丑,不意负固难于剿灭遂至于此。官兵攻扑进不能前,退不能守,即小小获胜,尚未伤彼皮毛……卿等身在戎行,目击不能确有成算,游移两可,朕于数千里外,何从批示?何从传谕?且大兵有四万之众,彼止三千余人,何以彼应我则觉有余,而我攻彼惟虑不足?日久悬望军营消息,而奏到乃复如是,殊非所料”。乾隆皇帝对平定金川的必胜信心开始动摇了,对讷亲更是失去了信心和耐心。“大学士心膂重臣,诸务资其赞襄,岂可久留远徼,即如所云,须俟一、二年后成功,亦无在彼坐待一、二年之理,应即还朝办事”。在此,乾隆皇帝给爱臣一个十分合理的台阶,欲让讷亲从金川军务中极合机宜地、及早地抽身出来,也给自己的用人失误一个冠冕堂皇的解释。对于金川军务,乾隆皇帝只能焦急而又无可奈何地关注和等待着。 
    八月初八,乾隆皇帝接到岳钟琪两份参奏张广泗的奏折。其一,奏陈总督张广泗调度错谬且不分兵予他;其二,张广泗重用小金川叛逆良尔吉和汉奸王秋。同时,乾隆皇帝又接到了讷亲、张广泗战败的奏报。乾隆帝得悉后,批道:“今据奏进攻喇底二道山梁,统领之副将、游击等员,仅至沟口而止,带兵之备弁,又复落后,忽闻贼番数十人应援,我兵三千余众遂俱奔遁。闻之数为骇听。凡为将弁,理当身先士卒,乃畏缩不前,转至落后,无怪士卒之不能催锋陷阵。即使从后督战,亦无见险而止,身住沟口,但令士卒前进之理,又无怪其令之不从矣。即不能以一当十,亦何至以三千之众不能敌贼番数十人,而至闻风远遁,自相蹂践。此事实出情理之外……卿等在彼日久,岂彼中情事,竟不得其虚实耶?……今览奏又失所望,将来此事兵力何所倚仗?军务何所调度?日复一日,师愈老而气愈怯,岂能久顿坚碉之下,坐待成功?” 乾隆皇帝对讷亲、张广泗彻底失望了。九月初十,乾隆帝传谕召讷亲、张广泗驰驿来京,川陕总督印务命傅尔丹暂行护理,所有进讨事宜会同岳钟琪相机调度。十三日,又命尚书班第即赴军营,与傅、岳同办军务。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