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军事 > 明朝 >

大明军队在平壤教训日本:光荣属于大炮(2)

http://www.newdu.com 2018-01-15 中华历史网 佚名 参加讨论
日军在平壤城内外建筑了大量叫作“土窟”的工事,建筑这种工事时要首先掘地,然后再用石块及泥土筑成墙,上面穿有很多为了方便射击的洞穴,密密麻麻,就象蜂窠一样。土窟规格不一、有宽有窄——据说宽的甚至能容纳万人,大量日军藏身于这样宽的土窟之内,就可以布阵。因为当时的鸟铳装弹速度慢,为了连续射击,所以将射击队员分为几行——当第一行射击完毕,再轮到下一行,周而复始,便保持了密集的火力。
    四.战火燃烧的平壤
    1593年七月,明朝以游击史儒、副总兵祖承训率骑兵五千为先头部队,进入朝鲜,直薄平壤。当时,平壤城内的日军有二万余,统帅为小西行长。
    明军在雨天中突入平壤七星门,然而城内却是一片泥泞,骑兵的活动受到了很大限制。前来迎战的日军人马全部披上鬼面、狮头等饰物,使明军的马匹受到惊吓。陷入泥淖中的明军骑兵遭到日军用鸟铳从左右两个方向进行夹击。日军几轮齐射之后,明军损兵折将——史儒及两名千总均中弹而亡,祖承训不得不引兵退回境内。 
    
    火铳 明代制式的早期轻型火器,铸造精良,设计精巧,和元朝的火铳比较,所需火药大大减少。明代作为标准武器,曾生产达九万余,1449年的北京保卫战广泛使用
    明朝接受因轻敌冒进而受挫的教训,作了两手准备,一面派人与日军和谈,一面重新调兵遣将,准备再战。
    日本在和谈中坚决不肯撤军,而导致战火重燃。明朝于同年八月,任命宋应昌为经略,李如松为提督,再次挥师入朝。李如松率兵马四万人渡过鸭绿江之后,在部分朝鲜军队的配合之下,向平壤进军。
    李如松为了迷惑日军,令使者到日军统帅小西行长处,进行议和。小西行长错误地认为议和有望。时人赋诗一首云:“扶桑息战服中华,四海九州同一家,喜气还消塞外雪,乾坤春早太平花(川口长孺《征韩伟略》卷二)”。
    小西行长派遣牙将二十人来迎接李如松,这些人当场被李如松捉获了三人,其余的或死或逃。李如松为了避免打草惊蛇,对再度前来质问的日军使者好言相慰,稳住了局面。
    1594年正月六日,平壤城内的日本人华衣夹道,小西行长准备在平壤风月楼迎接前来议和的李如松。这时候,大队明军兵临平壤城下,气氛紧张,日军方才醒悟,闭城拒守。至此,平壤之战正式爆发,鉴于日军之中混有朝鲜伪军的事实,明军在平壤城前坚立了一面白旗,上面写道:“朝鲜军民自投旗下者免死。”
    配合明军作战的朝鲜军队在李益、金应瑞等人的带领下进攻城东,被日军守将宗义智击退。当时,小西行长被困在平壤城外的牡丹台,但明军并没有得到这一个有价值的情报,只派出一部分兵力佯攻牡丹峰上的一千多名日军,日军用鸟铳还击,明军马上退却,平壤城内日军蜂涌而出,抢夺明军掉下的十余面铁盾,乱成一团。明军乘机回击,日军慌忙逃窜入城。小西行长亦借机乘乱从牡丹峰突围而出,回到了平壤城内。当晚,明军用火箭击退了夜袭的日军。 
    
    明朝时期的火箭兵
    正月初七,三营的明军又向平壤的普通门发起试探性的攻击,用佯退的战术吸引部分日军出城追击,然后再回师,斩首三十余级。
    正月初八,明军环绕着平壤城的西北面向日本发起总攻,诸军鳞次渐进,尘土飞扬。其中,游击吴惟忠、副总兵查大受攻牡丹峰;中军杨元、右协都督张世爵攻七星门;左协提督李如柏、参将李芳春攻普通门;副总兵祖成训、游击骆尚志与朝鲜兵使李隘、防御使金应瑞等攻含毬门等等。副将祖成训利用日军轻视朝鲜军的心理,故意伪装成朝鲜军,企图打日军一个措手不及。
    各路明军相继用大炮及火箭一齐射击敌人的阵地。佛郎机、虎蹲炮等大炮的炮声“响如万雷,山岳震摇”,硝烟弥漫数十里,天地晦暗。火势随着西风漫延入平壤城内。明军发射的一些火箭据说是有毒的,有的日军闻了毒烟会头昏呕吐,而攻城的明军则含了解药。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