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军事 > 清朝 >

非创以兵威 则罔知惩畏:正义的雅克萨攻城战(2)

http://www.newdu.com 2018-01-15 春秋战国 佚名 参加讨论
[1] 高士奇:《扈从东巡日录》,卷下,第6页。
    [2] 《八旗通志》,初集,第153卷,第14-15页。瑷珲城初设在黑龙江北岸,位于精奇里江口附近,后迁到南岸。额苏里也设在江北,位于瑷珲西北八十里。见《黑龙江志稿》,第3卷,第15页。
    [3] 戈尔德:《俄国在太平洋的扩张(1641-1850)》,第57页。
    一六八二年九月,康熙帝为了掌握雅克萨俄军的动向,派副都统郎谈和一等公彭春前往调查,指示他们说:"罗刹犯我黑龙江一带,侵扰虞人,戕害居民。昔发兵进讨,未获翦除,历年已久。近闻蔓延益甚,过牛满、恒(亨)滚诸处,至赫哲、飞牙喀(即费雅喀)虞人住所,杀掠不已。尔等此行,......沿黑龙江行围,迳薄雅克萨城下,勘其居址形势。度罗刹断不敢出战,若以食物来馈,其受而量答之。万一出战,姑勿交锋,但率众引还。"[1] 郎谈等调查归来,奏称:"攻取罗刹甚易,发兵三千足矣。"康熙帝同意这种估计,但他仍然不赞成马上诉诸武力,主张"暂停攻取",希望瑷珲等处建城后,可以迫使雅克萨俄军撤走。[2] 正如
    俄国历史学者达维多夫所指出,中俄双方的"态度完全相反";沙俄所持的态度是"掠夺加杀戮",而中国则"真心地爱好和平"。[3]
    一六八三年七月,雅克萨的沙俄侵略军又蠢蠢欲动,由梅勒尼克带领六十七人,分乘船只六艘顺江而下,企图到牛满河地区进行劫掠。当他们行至精奇里江口时,被驻泊该地的中国兵船截获,沙俄侵略军三十多名被俘,余众四散逃命,有二十多人向乌第堡逃窜,在中途又被达斡尔等族人民击毙十五人。[4] 清军趁胜溯精奇里江而上,生俘盘踞新结雅斯克堡的全部沙俄侵略军,平毁了德隆斯克和昔林宾斯克等堡寨。附近的中国各族人民纷纷拿起武器,积极配合清军作战。居住在牛满河地区的奇勒尔人,在奚鲁噶奴带领下同沙俄侵略军展开激战,"杀十余罗刹"。[1] 居住在精奇里江地区的鄂伦春族人民在朱尔铿格率领下,协助清军追歼逃敌,"杀五罗刹,并获其鸟枪来报"。[2] 亨滚河一带的费雅喀族人民也积极投入战斗,"击杀罗刹甚众"。[3] 到一六八三年底,黑龙江中、下游地区基本上已无俄军踪迹。但俄国在黑龙江流域主要的侵略据点雅克萨仍在哥萨克军队占领之下,严重地破坏中国的领土主权,威胁中国边境的安全,因此,收复雅克萨便成了清政府面临的一项刻不容缓的任务。
    ___________
    [1] 《清圣祖实录》,第104卷,第9页。
    [2] 《八旗通志》,初集,第153卷,第14-15页。
    [3] 达维多夫:《满洲和蒙古东北部的殖民》,第13页。
    [4] 巴赫鲁申:《哥萨克在黑龙江上》,第76-78页。
    一六八三年秋,在清军击溃梅勒尼克所部沙俄侵略军以后,康熙帝又作了一次谋求和平解决的努力,谕理藩院尚书阿穆瑚琅说:"鄂(俄)罗斯国罗刹等,无端犯我索伦边疆,扰害虞人,肆行抢掠,屡匿根忒木尔等逃人,过恶日甚。朕不忍即遣大兵剿灭,屡行晓谕,令其自释过愆,速归本地,送还隐匿逃人。前次所差彼使尼过来(即尼果赖),亦经晓谕。但罗刹尚执迷不悟,反遣其部下人,于飞牙喀、奇勒尔等处,肆行焚杀,又诱索伦、打虎儿(达斡尔)、俄罗春(鄂伦春)之打貂人额提儿克等二十人入室,尽行焚死。此曹虽经晓谕,藐不畏法,因特遣将军统兵驻守黑龙江、呼玛尔等处,不许罗刹仍前恣意妄行,遇即擒杀。顷者罗刹诸人,经过黑龙江地方,遇我将卒,降其三十余人。奏至,朕体好生之德,未戮一人,皆加豢养,使各得其所。今雅克萨、尼布潮罗刹等,若改前过,将根忒木尔等逃人送来,急回本地,则两相无事,于彼为益不浅;倘犹执迷不悟,留我边疆,彼时必致天讨,难免诛罚;如路远难归,倾心投诚者,朕亦纳之,必加恩恤,使各得其所。尔院即遵旨,明白具文,遣招降罗刹内宜番、米海罗莫罗对,执书晓谕。彼有何言,令其回奏。"[1] 清理藩院遵照上述谕旨拟就文书,派遣俄俘前往雅克萨等处投递。但沙俄不仅不予答覆,反而蓄意进一步扩大对中国的武装侵略,急忙由沙皇颁发一道特别诏书,命令从西伯利亚各地招募一千名哥萨克兵,携带枪炮弹药前往黑龙江地区增援。[2] 同时,沙俄政府还决定在雅克萨建立所谓统领辖区,妄图把这片中国领土正式并入沙俄的版图,并任命有作战经验的贵族士官阿列克塞.托尔布津(旧译额里克谢)为第一任统领,到雅克萨指挥作战。[3]
    ___________
    [1] 《清圣祖实录》,第113卷,第9页。
    [2] 同上。
    [3] 同上。
    一**年,沙俄侵略军又屡次窜到黑龙江中、下游进行骚扰。清黑龙江将军萨布素[1] 力主出兵雅克萨,认为"若不速计剿抚,则赫哲、飞牙喀、奇勒尔人民必被残害,且恐罗刹复增发前来。"[2] 副都统马喇也建议一面敕令喀尔喀车臣汗禁止所属商民与俄人贸易,一面派人到雅克萨割其田禾,断其粮源,然后"量遣轻骑"攻取。[3] 清政府多年来不断呼吁和平,希望劝说沙俄侵略军自动退出中国领土,但结果适得其反;面临着这一严酷的事实,它终于不得不接受沙俄的狂妄挑战,决定行使自卫权利,以反侵略战争来抗击沙俄的武力侵略。一六八五年二月,康熙帝下令由都统公彭春、副都统郎谈、班达尔沙、黑龙江将军萨布素等统兵,水陆两路进取雅克萨。三月初,达斡尔副头目倍勒儿率领本族健儿三十多人先赴雅克萨侦察,在城北"生擒罗刹七人",[4] 探明了城内俄军设防的情况,为清军提供了十分重要的情报。四月,清军自瑷珲出发,六月二十三日抵雅克萨城下,当即向托尔布津发出分别用满、蒙、俄三种文字书写的通牒,警告他们说:"前屡经遣人移文,命尔等撤回人众,以逋逃归我,数年不报。反深入内地,纵掠民间子女,遘乱不休。乃发兵截尔等路,招抚恒(亨)滚诸地罗刹,赦而不诛。因尔等仍不去雅克萨,特遣劲旅徂征。......尔等欲相安无事,可速回雅库,于彼为界,捕貂收赋,毋复入内地遘乱,归我逋逃,亡亦归尔逃来之罗刹。
    ___________
    [1] 《清圣祖实录》,第112卷,第4-6页。
    [2] 随后从托博尔斯克派出军役人员六百余人,由杯敦率领开赴雅克萨,"一路上兵士到处乱窜,跟当地土著居民不断发生武装冲突"。人民抗俄斗争打乱了侵略军的日程表,当一六八五年六月清军进攻雅克萨时,这支沙俄增援部队尚未赶到。在一六八六年第二次雅克萨战役中,他们是沙俄侵略军的主力。参看巴赫鲁申:《哥萨克在黑龙江上》,第81、87-88页。
    [3] 戈鲁勃佐夫:《阿尔巴津古城史》,第15页。
    ___________
    [1] 一六八三年十月,萨布素由宁古塔副都统升任黑龙江将军,驻守瑷珲。
    [2] 《清圣祖实录》,第114卷,第3页。
    [3] 同上书,第115卷,第19页。
    [4] 同上书,第120卷,第19页。
    果尔,则界上得以贸易,彼此晏居,兵戈不兴。倘执迷不悟,仍然拒命,大兵必攻破雅克萨城,歼除尔众矣。"[1] 沙俄侵略者恃强负固,对通牒置若罔闻。二十五日晨,俄军一股从上游乘筏赶到雅克萨增援,"持兵器来犯",中国士兵"直跃上筏",把他们全部歼灭。当晚,清军开始攻城,一面"于城南进兵,设挡牌土垄,施放弓弩", 一面"潜进红衣炮于城北攻之",并"于两翼设神威将军炮夹攻"。同时,彭春、郎谈等还在城东南江面密布战船,以防敌人从水上逃走。经过彻夜激战,沙俄侵略军死伤累累,力竭势穷。第二天清晨,郎谈又下令在"城下三面积柴,将焚城"。托尔布津走投无路,于是出城到清营乞降。
    ___________
    [1] 《清圣祖实录》,第119卷,第7页。
    彭春等给予投降的敌人宽大待遇,"愿归者六百余人,并其器物,悉与遣归",[1] 甚至准许携带随身武器(大炮除外)回尼布楚,并供给他们马匹和食物。[2] 托尔布津等感激涕零,"稽颡而去",答应今后不再到雅克萨骚扰。有四十五人要求留在中国,彭春也准其所请。雅克萨被沙俄侵略军窃据二十年之久,至此遂告克复。
    在这次战役中,清军至多不超过三千名,其中有满人、汉人、蒙古人、达斡尔人等,是一支由许多民族组成的反侵略队伍。他们的武器除了若干门铜炮以外,只有刀、矛和弓箭,连在这次战役中号称劲旅的四百名前明郑成功"藤牌兵",也只有藤牌和片刀。反之,雅克萨俄军城防坚固,他们不仅有大炮,而且普遍地使用火枪和手榴弹等新式武器,装备远较清军精良。但是,清军进行的是反侵略的义战,得到各族人民的有力支援,士气高昂,作战勇敢;同时,康熙帝吸取一六五五年明安达礼攻打呼玛尔斯克时"轻进"的教训,在这次战争前进行了周密的准备工作,所以,清军虽在武器方面处于劣势,却终于打败了全副武装的沙俄侵略军。
    雅克萨收复后,清军当即将沙俄强建的堡垒焚毁,然后撤退到瑷珲等地,而没有继续在雅克萨设兵防守,也没有割取雅克萨附近的田禾,断其粮源。这显然是一个严重的战略错误,以致不久以后沙俄侵略军又卷土重来。
    ___________
    [1] 《八旗通志》,初集,第153卷,第17页。
    [2] 戈尔德:《俄国在太平洋的扩张(1641-1850)》, 第59页。
    正当清军从雅克萨撤退的时候,沙俄尼布楚统领乌拉索夫却在千方百计地集结兵力,准备反扑。一六八五年七月,乌拉索夫派遣哥萨克兵七十人赴雅克萨侦察,获悉清军已经撤走。八月,大批沙俄侵略军在托尔布津率领下再次窜到雅克萨,在旧堡的废墟上重建了一座城堡,
    四周围以方形土墙,宽四俄丈,高一俄丈半,上面架设大炮。城堡中修盖了火药库、军需仓库和粮仓。建堡工程从一六八五年秋开始,历时半年始告完成。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