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崇祯十六年(1643年)七月至九月,在明末农民起义中,李自成率起义军在汝州(今河南临汝)地区与官军进行的一次决战。 十五年,李自成部获朱仙镇大捷后,攻占河南大部和湖广北部。十六年正月于襄阳(今湖北襄樊)设置任官,被拥为奉天倡义文武大元帅。五月,召诸将议定先取关中,再攻山西,后取京师(今北京),推翻明王朝的作战方略。明廷为阻击农民军攻势,命陕西总督孙传庭为兵部尚书,调集陕西、河南、湖广、四川等7省官军10余万人分进河南。李自成闻讯,于七月进兵河南。旋派兵一部赴阌乡(今灵宝西)诱明军主力至河南中部决战,自率主力屯于宝丰、襄城待机。八月初十日,孙传庭率师入潼关抵阌乡。农民军且战且退,先走陕州(今三门峡西北)、渑池,继经洛阳向郏县、襄城转移。九月初八,官军进抵汝州,农民军都尉四天王李养纯以城降,供出农民军主力屯地。初十,官军进攻宝丰,数日不克。孙传庭恐误战机,亲督诸军破城,击杀农民军州牧陈可新等。旋又袭陷唐县(今唐河),尽屠农民军随从眷属。李自成为创造歼敌条件,于襄城坚壁清野固守不战,并遣一部袭取汝州西北之白沙,切断官军粮道,孙传庭求战不得,欲退不能,完全陷于被动。十四日,官军破郏县,只获骡羊200多头,分食立尽。二十一日,因缺粮,汝州官军哗变。孙传庭被迫移师筹粮,留总兵陈永福守营。李自成乘机发起攻击,获得大胜,旋克汝州。后又向汝州、郏县间的各路官军发起猛攻。官军败逃南阳,遭农民军伏击,争道北退。农民军乘胜一日夜疾驰400里追至孟津,歼灭官军4万余人。孙传庭只率少数随从渡黄河,回守潼关。 点评:此战,李自成以诱敌深入,疲惫敌人,伺机反击的战术,消灭了官军在关中的最后一个主力集团,不仅为李自成军进占关中扫除了障碍,也为尔后进军北京,推翻明王朝奠定了基础。 (责任编辑:admin) |